立方数和问题,别人的算法需要130万个机时,周神的算法只需要36万机时!】
这个标题,立马就吸引来了相当多人的关注。
发帖人就是华清超算团队的一名博士后,他在论坛上面也算是挺有名的。
【你们可能不知道发生了什么,前天的时候我们华清超算团队去燕大参观了一下他们的未名一号超算,然后刚好在那里遇到了周神,就是那位证明了孪生素数猜想,前段时间还中了NeurIPS的Oral的周淮,当时了解到他在那里是和燕大计算中心合作,研究一个三立方数和问题,尝试找到114的解,据了解,在这个算法问题上,最新的成果是国外安德鲁·布克和安德鲁·萨瑟兰合作搞出来的42的解,人家为了找到这个解,共花费了130万个机时。
结果就在今天早上,我们的钱教授告诉我们,周神的那个算法出结果了,经过验证,确认无误,而周神的那个算法只在未名一号上面花了36万多点的机时,真的是无敌了!】
随着这个帖子发出来之后,很多论坛上面的用户,甚至是其他的一些大神也都加入到了这个讨论之中。二楼:【先占个沙发!卧槽,真的假的?36万机时_vs 130万机时?这已经不是优化了,这是重构了吧?】
三楼:【130万机时是Charity Engine平台的数据,那个平台汇集的是全球各地普通PC的闲置算力,CPU型号、网络延迟都参差不齐,和超算的“机时”不能一概而论。不过,就算把这个因素考虑进去,能在不到两天内跑出结果,也绝对是算法上的碾压。】
四楼就是一位论坛里面的一位大神了,本身是算法竞赛的金牌选手,目前更是在国内某大厂任职:【回复三楼:说得对,不能简单对比机时,但核心问题是计算复杂度。
我看了一下,安德鲁·布克他们的算法本质上还是基于数域筛的优化搜索,复杂度极高。如果周淮能在这么短时间出结果,说明他的算法在理论层面就有了突破,可能找到了某种方法,极大地剪枝了搜索空间,这比找到解本身牛逼一万倍,我现在是坐等预印本,希望能学到点东西,不过话说回来,周淮可是证明了孪生素数猜想,感觉他在这种数字问题上有着先天的优势啊!】
五楼:【大家冷静一下,会不会是114这个数的解本身就比较小,或者说结构比较特殊,所以才搜得快?也许换个数就不行了呢?(小声BB,求别喷)】
六楼:【回复五楼:不可能。如果解很小(比如在10~15范围内),早就被之前的全局搜索给扫出来了。能在现在才被找到,说明解的规模至少和33、42是一个数量级的,甚至更大,不然的话国外那位布克教授不可能这么久都还没有做出新成果。所以,绝对是算法的功劳。】
这个帖子在短短几个小时内,就被顶上了论坛首页最热门的位置,回复数和浏览量呈指数级增长。而各种截图也被转发到浪博、逼乎等更大的社交平台,开始引发更大范围的讨论,从学术圈内部,逐渐进入到了大众当中一一当然,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就不是因为这个问题有多么吸引人,更多的就是因为周淮的名头了。
这就是浪博五百万粉丝大v的实力一一是的,自从周淮创号之后,他的粉丝几乎每天都在以六位数的增加,虽然近期已经放缓,不过粉丝数量也已经到了500万以上。
当然,以十九岁的年龄接连解决这么多的世界级难题,也确实值得这么多人的讨论。
而国内的热议,也很快就跨越了国界,开始在国际学术圈扩散。
在MIT的BBS、普林斯顿大学的内部邮件列表,以及一些国际数论或者是算法之类的研究频道、论坛上,这个消息也开始了流传。
【听说,那位证明了孪生素数猜想的周好像解决了三立方数和问题中的k=114。据说的计算时间低得吓人,只有36万个机时。)
这个消息一出,立刻在这些小圈子里引起了震动。
牛津大学,一个属于教授们的公共休息室里,几位教授正端着咖啡,讨论着一个拓扑学难题。其中一位教授忽然在手机上看到了这条消息,他扬了扬眉毛,看向了旁边的一位教授,正是詹姆斯·梅纳德。
“詹姆斯,你那位年轻的天才朋友又搞出了新动静。”
梅纳德一愣,随后就意识过来对方说的是周淮。
如今在他们数学界,最众所周知的年轻天才,也就只有周淮了,更不用说还是他的朋友。
他和周淮的关系也确实算是不错。
“周淮?他又搞出什么成果了?”
那位教授念着手机上的信息,“他似乎……解决了三立方数和问题里的114,据说用的时间不到两天。”休息室里安静了一瞬。
“三立方数和?”梅纳德一愣,倒是略微皱起了眉头,他当然是知道这个问题的,甚至也研究过,只不过没有取到过什么成果。
当然,他研究的是怎么证明那个问题的猜想,而不是寻找单独某个值的解。
所以他对周淮怎么在这个问题上做出成果感到有些疑惑,“那是计算数论的范畴,他怎么会突然对这个产生兴趣?我以为他的方向是解析数论和代数几何一一当然,还有偏微分几何方向。”
旁边的另外几位教授也都是点点头,同样对这件事情感到有些疑惑。
对他们,或者对于整个数学界来说,周淮应该是解决那些更加抽象问题的专家,而不是这个问题。这种问题,在他们这些厉害的数学家眼中,终究只是一种暴力搜索问题,虽然在暴力搜索的方法上面可能需要一点技巧。
那名教授耸了耸肩,说道:“谁知道呢?说不定是这位天才正要尝试研究这个问题的时候,突然就凭借他惊人的注意力发现了一种新的搜索方法呢?”
在场的几位教授都是哈哈大笑起来。
“换成拉马努金来的话倒是有这个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