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天然小说>其他类型>从小镇做题家到首席学霸> 第180章 多方反应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80章 多方反应(1 / 3)

虽然詹姆斯·梅纳德的嘴上抱怨着,脚步却异常诚实,甚至比平时走得更快一些。

穿过学院古老的走廊,他返回了自己的办公室。

对于他这样的数学家来说,此时此刻,没有什么比一篇可能解决了数论领域一个重大难题的论文更能让让他为之感到心潮澎湃的了。

他坐回书桌前,打开电脑,熟练地进入arXiv网站。

果然,在数学版块math.NT,也就是是数论领域显眼的位置,那篇新上传的论文正静静地躺在那里,仿佛一块投入平静湖面的巨石。

《On the Sum of Three Cubes: A Proof of the General Conjecture via Morse Theory on AdeleSpaces》(三立方数和:一个基于阿代尔空间上莫尔斯理论的普遍猜想证明)

Author :HuaiZhou

也不知道这篇论文已经给数学界带来了怎样的震动,指不定这篇论文的下载量可能都已经突破了几百上千,并且还在继续上升当中。

不过,这就和梅纳德没有关系了。

他现在只想知道,周淮的这篇论文到底怎样,以及,他是如何在短短一个月的时间里,就从之前只是找到了两个数字的三立方和数解,变成了证明三立方数和问题。

梅纳德的目光在标题上停留了数秒,特别是那几个关键词“莫尔斯理论”,“阿代尔空间”。他的表情瞬间变得严肃起来。

“他不是在开玩笑……”梅纳德喃喃自语。

这几个词的组合,对于一个顶尖的数论学家来说,信息量是巨大的。

这说明周淮并没有采用传统的解析数论或者代数几何的硬攻方法,而是选择了另外一条更加困难,但若是成功了,却也能够造就一个重大新成果的路!

“微分拓扑啊……没想到他连这个方向的方法都敢于尝试,数学界人人都说他是新世纪的全才,现在看起来这话也是变得越来越正确了啊……”

梅纳德在心中感慨一声,而后深吸一口气,点开了PDF文件。

论文的引言部分,周淮清晰地阐述了他的整体思路:从一个巧妙的参数化变换开始,将问题提升到阿代尔空间,并最终诉诸于莫尔斯理论来解决无穷远素点上的拓扑障碍。

“果然……”梅纳德的眼神亮了起来,“他找到114和579,根本就不是目的!这么看来,114和579的解,真的都只是他顺带解决的!”

实则不然,周淮是从解决114和579的方法中,逐步领悟出了这个全新的思路。

但是对于此时的詹姆斯·梅纳德来说,他反正是想象不出来还能有这种倒反天罡式的解题过程。此时的他,心中全是:原来如此,我终于明白了一切。

周淮之前的行为,并非是“顺带”解决了几个数字,而是在进行一次关键的“实验验证”。他在验证自己的参数化模型在实际计算中的有效性,在为后续更抽象的理论构建,寻找最坚实的基石。嗯,肯定是这样。

梅纳德对此保持着相当的自信。

当然,或许此时此刻有其他相当多正在看着周淮这篇论文的学者们,现在的心中也都是同样的想法。大概没有人会想到周淮的思路完全是反着来的。

接下来,梅纳德继续看着这篇论文,很快,就到了论文的核心部分。

当他看到周淮如何构建那个阿代尔空间上的代数簇,并定义那个关键的、测量曲面到整数格距离的莫尔斯函数时,他不由得前倾身体,几乎把脸贴在了屏幕上。

“Incredible. . . Absolutelyincredible.”

那个莫尔斯函数的构造,堪称神来之笔。

就像是一座桥梁,完美地连接了代数簇的离散算术性质和它的连续几何性质。

通过分析这个函数临界点的莫尔斯指数,周淮巧妙地绕开了直接证明整数点存在性的困难,转而证明了一个等价的、但更容易处理的拓扑问题。

“他把一个“存在性’问题,转化成了一个“必然性’问题……”梅纳德在心中惊叹着,甚至都觉得自己的思维有些颤抖了起来。

那个家伙……

真的是越来越厉害了啊。

作为数学家,一般来说最巅峰的时期就是前四十年,像是张唐那种六十岁左右的年龄还能够做出重要成果的数学家实在是太少了。

而周淮现在才19岁,也就是说他的巅峰期还能够持续二十年,甚至……现在可能都还不算是他的巅峰期呢。

想到这一点,詹姆斯·梅纳德就感觉有些可怕。

“未来至少二十年,数学界都将会是属于他的了。”

随着论文被翻了最后一页,那个简洁而有力的“Q.E.D.”,代表着证明完毕。

办公室里一片寂静,只有电脑风扇的轻微嗡鸣。

梅纳德缓缓地靠回椅背,闭上了眼睛。

虽然原本计划的悠闲下午就这样被打搅结束,不过他也没有感到丝毫的被打扰,反而心中涌起一股强烈的兴奋和满足感。

这是一种身为同行,在见证了人类智慧边界又一次被拓展时,最纯粹的喜悦。

他睁开眼,拿起手机,找到了怀特教授的联系方式,发了一条短信过去。

【斯特尔特,你是对的。我想他真的做到了。另外,谢谢你,毁了我一个完美的下午,但也算是给我带来了一个令人惊叹的下午。】

然后又找到了周淮的联系方式,也给他发了一条信息过去:【恭喜你,又做出了一项重大的成果。】放下手机,他再次将目光投向那篇论文。

刚才只是快速浏览了一遍,接下来,他要开始逐字逐句地,重新研读起来,这里面的每一个引理,每一个推论,都值得他反复品味。

毫无疑问的是,整个数学界也不平静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