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各方面考量,方冬升最终还是定下潘越明作为男主角。
“越明,我不管你用什么方法,这个角色明年四月份开拍之前,你必须得给我吃透。”
京城师范大学。
方冬升正面色认真的叮嘱潘越明。
“您放心,我一定不会辜负您的期望。”
潘越明满嘴京腔的点头,他从小长在西城区大栅栏一带的胡同。
“你台词也得练,到时候麻利点。”
“好。”
虽然没在专业院校学习,但他从小担任过京城电视台少儿节目《七色光》的主持人。
1995年由于拍戏耽误了学业,文化课未达标,选择报考北电失利。
同时也失去了中戏破例录取的资格,随后被京城师大艺术系影视制作专业录取。
在他还未踏入演艺圈的时候就曾在多个剧组跑过龙套,出演过几十部儿童剧。
还被94版《三国演义》剧组邀请,出演了吴景帝孙休。
他们家是书香世家,有人说他父亲是京城高官,也有人说是大学教授。
他的祖父母是京剧世家,所以他从小受戏曲文化熏陶。
某种方面来说,他只要伸伸手,还是能触碰到一些影视资源。
交代好一些演戏的事情后,方冬升在京城注册了一家公司:
冬方映像。
好吧,他实在是个取名废。
叫什么无所谓,能让人记住,朗朗上口就行。
目前冬方映像还只是个皮包公司,租个工区作为注册地,再外包个代账会计,就能接活了…12月初,京城进入寒冬。
路人缩着头将自己包裹在棉服里,行色匆匆。
“葛忧+徐凡,爆笑演绎异国恋曲!”
“12月25日,我们《不见不散》。”
街上、公交站台上已经张贴着《不见不散》的宣传海报。
看来小钢炮最终还是相信“改名即改命”的玄学。
《甲方乙方》宣传之前改名。
现在《不见不散》临到宣传物料出街之后,再次改名。
包括明年的《一声叹息》都得改名上映。
不改不行啊,老大哥硕爷都去美国避难了,作品当然也得避嫌。
当然,《不见不散》是原创剧本,没硕爷啥事儿。
不过,依旧冯氏幽默,只是将故事发生地改在洛杉矶的特浓京味电影。
冯小钢的喜剧,主要受欢迎地区是北方,在北方之中又以京城为主要票房阵地。
《空房间》在珠影厂的运作下,也于国庆节时上映。
按照方冬升提的建议,《空房间》着重于高校附近营销宣传……
果然,成绩斐然,两个月的时间票房已然达到三千万。
要知道顶着威尼斯电影节获奖作品的称号,在国内简直就是大杀四方。
尤其是这年头文艺青年群体众多,一刷二刷三刷都是常态。
三千万的票房,足以让各方震动。
这年头,谁也不能保证自己的电影绝对能拿到两千万以上的票房。
就算是冯大炮也不敢拍胸口保证。
所以,像方冬升这样既能刷奖还能拿票房而且又这么年轻的导演………
哪个电影厂不想拉拢?
哪个投资方不爱?
哪个演员不想合作?
于是,当方冬升将《我的野蛮女友》剧本递上去审核备案之后,他手机就在不停的响着。
“冬升啊,我是八一厂的李贺,拍新电影怎么不考虑我们八一厂呢?
啊,爱情喜剧,不合适?没有什么不合适,军中男儿也有铁汉柔情嘛。”
“阿拉上影的李萍呀!冬升导演侬晓得伐?要讲拍爱情电影,还是阿拉魔都灵呀!
侬看看那高楼大厦,还有马路上一辆辆锂亮的豪车,时髦的美女一抓一大把。
特别是外滩,吹吹江风,荡荡马路,小情侣谈情说爱不要太适意哦!
“方导啊,类型化的电影,还有比我们北影厂更适合的么?
我们各种类型的电影都做啊,相当有经验……”
电影厂属于半个官方身份,消息灵通也就算了,可偏偏一些院校老师也给方冬升打电话。
“方导啊,我是中戏常丽啊,听说你有一部新电影要开拍了,有没有适合我们班上孩子的角色啊?大一大二不能接戏?呵呵,这明年不就是大三了嘛,再说了,你可是威尼斯最佳导演…”
“方导您好,我是北电黄垒,冒昧给您打电话,听说您要开新戏了,请问有意向来我们北电选演员么?我们这一届有不少的好苗子,像黄怡(海青)黄海柏、温峥荣都挺不错的?
什么,豆角熟了没?您是方冬升导演么?喂,喂?”
“老弟啊,我姜闻,你小子拍个电影惊动了这么多人?有人托我问一嘴,你那还缺演员不?没有结算了,找关系走后门的能有什么能耐?我啊,正在山沟沟里拍电影呢,不说了,信号不好。”与此同时,徐才人约着小钢炮到咖啡馆里见面。
“小钢,你认识方冬升吧?”
“认识啊,怎么了,那孙子欺负你了?嘿,他要是敢打你主意,我不弄他都对不起王硕!”冯小钢半开玩笑半认真的说道。
还别说,这女人长着双狐狸眼,一看就是乱勾人的主儿。
王硕在的时候还好,可他现在远遁国外。
这女人啊,离了男人的灌溉,土地就慌裂了,急需甘霖。
“不要胡说八道啦,我听说他要开新电影了,你不是认识他嘛?
可以帮我介绍一下,出演他的电影么?”
徐婧蕾捧着腮帮子,看着小钢炮问道。
闻言,冯小钢仿佛吃了苍蝇一般恶心。
你让我去求他,给你个角色?
你是我妈啊?!
冯小钢强忍住内心的不快,面无表情道:
“不熟。”
“不熟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