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天然小说>都市言情>没钱当什么导演啊> 第143章 楚女之夜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43章 楚女之夜(2 / 3)

这场海边的戏……

在不久之后的某一天,一家六口结伴去了海边。

大家穿着泳衣在海边嬉戏泼水,开心玩耍。

“好,你们继续玩耍,镜头里能拍到你们。”

方冬升拿着喇叭走在松软的海边。

这里是被誉为“东方夏威夷”的港岛浅水湾。

沙滩宽阔、水清沙细,是港岛最具代表性的海湾之一。

而且周边还有高级住宅区和历史建筑等。

“丽姐,老太太,接下来你们的对话,一定要“稳住’就像我们剧本围读时说的那样,慢下来。”方冬升看着两人叮嘱道。

“行,导演,我们走一条试试。”

满头白发的金雅勤笑呵呵的说道。

“好,走一条。”

“各部门准备,开始!”

“开机!”

海风吹来,巩丽坐在沙滩上,先看了会正在玩水的花儿和天祥。

当听到花儿喊“妈妈”的时候,她笑着应一声“慢点跑”。

声音微哑,像被海风刮过。

方冬升盯着监视器,前面这段剧情剧本上没有,属于巩丽在铺垫自己的情绪。

“没有血缘的家人是不是更好?”

巩丽这句话说的很轻,自然的带入进来,像怕被海浪听见,但每个字又清清楚楚的被人听见。金雅勤没有立刻回答,让海浪声先盖过她的话两秒,转过头看着巩丽。

眼神悠远,仿佛在像看远处的船。

她慢悠悠地说:

“这种一般都不会长久”。

语气平淡就像说“天要黑了”一样平常。

之后,她的视线视线落回自己的腿上,盯着老年斑看:

“别太抱有期待。”

她这句话不是在劝春梅,而是说给自己听的。

她早年间经历的那些事情,让她对某些人或事不再抱有过高期望。

而当她的视线落回腿上的老年斑时,意识到了自己的衰老。

内心有着复杂的情绪,可能是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对未达成心愿的遗憾。

或是对接下来要发生的一切坦然接受。

巩丽离开之后,老太太一个人孤独的坐在沙滩上。

风吹乱了头发,她抬手用拇指和食指轻轻按一下腿上的老年斑,像在确认它又大了一圈。

这时候她脑海里过往的事情如同跑马灯一样闪过。

想到前夫家人递钱时那副客气又疏离的脸。

想到儿子走的那天没回头的背影。

再想早上天祥偷塞给她半块糖的温度。

她慢慢眯起的眼睛,眼尾的皱纹堆起来。

不是哭,是被太阳晒得有点涩……

思绪漂浮很久之后,桂枝奶奶忽然做了一个奇怪的举动。

她看向正在海边玩水的家人们,脸上带着笑意,无声的说了一句:

“谢谢·……”

看到这里,方冬升只觉得头皮发麻。

老太太的演技真是强的没话说,就算是面对巩丽,也丝毫不落下风。

尤其是含笑看着远处的“亲人们”时那句无声的感谢。

不刻意煽情,但却让人不自觉红了眼眶……

从海边回来的几天后,桂枝奶奶在一个有着蝉鸣的午后停止了呼吸。

玉洁坐在奶奶身边不停哭泣,刘杰出想打电话给医院。

春梅表示叫救护车已经没用了。

因为付不起丧葬费和买墓地的费用,也为了能继续领养老金。

刘杰出和春梅把奶奶的遗体埋在了老房子的地下……

此时,内地突然传来一则消息,老太太赵丽容因肺癌逝世,享年72岁。

方冬升有些戚戚,想着之前他还打算邀请赵丽蓉饰演桂枝奶奶。

在得知对方身体不好之后,就断了这个念头。

没想到电影里的桂枝奶奶刚杀青,老太太也流然长辞。

“世事无常,生老病死都是必然要经历的过程,躲不掉也推不开。”

在得知此事后,金雅勤感叹道。

方冬升记得金雅勤也是得癌症走的,而且还是双癌。

但具体什么时候得的,什么时候走的,他不清楚。

所以连忙劝老太太去医院检查一下身体。

“好,我这不刚杀青,回京城就去做个体检。”

老太太满口答应。

接着,港岛这边连续上映了两部重量级的作品。

《卧虎藏龙》《花样年华》。

李铵亲自来到港岛宣传,正在拍摄的方冬升被银督机构特别邀请作为嘉宾参加首映活动。

他也见到了号称导演界的“软饭王”的李铵本人。

“方导,久仰大名,今天总算是见到面了。”

李铵握着方冬升的手,笑着说道。

“李导,我也非常喜欢你的电影,尤其是《喜宴》。”

《喜宴》93年是柏林电影节金熊奖的得主。

方冬升是今年凭借《一次别离》拿到了金熊奖。

两届金熊奖得主,属于华语影坛导演历史性的碰面。

不对,这个通稿好像之前在老谋子和方冬升见面时用过了?

嗯,内地电影行业好像确实发展起来了。

港人同仁们,赶紧带上麻袋去内地装钱!!!

这场首映典礼方冬升见到了港岛许多明星和导演。

主演周闰发、杨紫茕等核心主创出席是必然。

emm……这主创怎么有种全员恶人的感觉。

对了,还有章子仪小姐姐。

对于没能出演方冬升的电影,章子仪心里一直都很不爽。

本来想好好跟方冬升“打个招呼”的,炫耀一波。

结果看到不仅导演李铵对他客客气气。

就连投资方哥伦比亚的制片人都主动跟他攀谈,询问他的新电影发行事宜。

章子仪抖尾巴的心气儿一下子就变得偃旗息鼓。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