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苏长空彻底愣住了。
“老周,你这话……太过了吧?”
“航母设计,跟导弹发动机,那不是一个领域啊!”
“陈星再天才,也不可能跨领域还这么……”
周云涛苦笑一声。
“苏所,你还没明白吗?”
“陈星的很多理论和技术,是具有普适性的!”
“你看看他拿出来的东西。”
“碳纤维材料,用在导弹上,能不能用在战机上?能不能用在航母上?”
“他那个变态的稀土提纯技术,解决了多少材料瓶颈?”
“还有那个固体燃料,你以为只能用在导弹上?”
“他现在拿出的这个双脉冲涡轮发动机,你说,如果把这个设计理念放大,用到大型舰船的燃气轮机上,会不会带来革命性的突破?”
苏长空被周云涛一连串的反问,问得哑口无言。
他仔细一想,还真是这么回事!
陈星拿出来的东西,看似分散在不同领域。
碳纤维外壳是新材料。
砷化镓雷达是电子信息。
九马赫导弹是武器系统。
固体燃料是化学能源。
现在这个双脉冲涡轮发动机,更是尖端动力。
但这些东西,很多底层逻辑是相通的。
尤其是他对材料学、能量学、控制学的理解,简直达到了一个匪夷所思的高度。
苏长空额头渗出一丝冷汗。
“老周,你的意思是……”
周云涛凝重道:“陈星这个人,本身就是龙国最重要的战略资源!”
“他的大脑,比我们任何一个院所,都更有价值!”
“保护他,就是保护龙国的未来!”
“不止是他个人,还有他的红星科技,也必须纳入最高级别的保护序列!”
苏长空深吸一口气,用力点了点头。
“我明白了。”
“这件事,我会立刻向上面汇报!”
陈星的这场“讲解”,或者说“知识灌输”。
足足持续了一周时间。
每天上下午各一场,每场三小时。
饶是如此,也只是把双脉冲涡轮发动机的宏观设计和关键技术点讲了个大概。
陈星自己都没想到。
系统一瞬间灌输到他脑子里的知识,真要掰开了揉碎了讲给别人听,居然需要这么长时间。主要还是龙国现有的发动机技术,跟这款双脉冲涡轮发动机,代差太大了。
至少落后两代。
很多基础理论和配套工艺,都需要从头补课。
陈星肚子里也只有这款发动机的完整知识。
对于更早期的技术,他反而不甚了了。
这就好比一个会开汽车的人,不一定会修拖拉机。
所以讲解起来,格外费劲。
他需要不断地打比方,不断地从最基础的原理开始解释。
饶是如此,听课的专家们还是感觉云里雾里,需要大量时间去消化和理解。
一周后。
当陈星终于结束了最后一部分内容的讲解。
他感觉自己像是被掏空了一样。
比连续指挥几场战斗都累。
苏长空和刘云、周云涛等人,再次对陈星表达了由衷的感谢。
“陈星,辛苦你了!”
苏长空递过来一杯热茶。
“这一个星期,真是让你费心了。”
陈星摆了摆手,苦笑道:“苏老,您可千万别这么说。”
“能为国家的空天战机项目出份力,是我的荣幸。”
“只希望我讲的这些,对大家能有所启发。”
刘云感慨道:“何止是启发啊!”
“简直是为我们打开了一扇新世界的大门!”
“有了你这些理论和技术打底,我们后续的研发工作,至少能缩短五年,不,十年!”
周云涛也点头道:“陈星同志,你放心。”
“我们一定会尽快消化吸收这些知识,把真正的国产双脉冲涡轮发动机给搞出来!”
苏长空笑了笑,从随身的公文包里,拿出几张大幅面的图纸。
在会议桌上摊开。
“陈星,你来看看这个。”
陈星好奇地凑过去。
图纸上,是一架充满了科幻感的飞行器。
流线型的机身,巨大的三角翼,以及机腹下若隐隐现的武器挂载点。
最醒目的,是机身后部那两个硕大的,明显是矢量喷口的发动机。
“这是·……”
陈星眼中闪过一丝惊讶。
苏长空脸上带着一丝得意。
“这是我们根据你提供的各项技术,初步构想的空天战机预想图。”
“你看看怎么样?”
陈星仔细看着图纸上的标注。
【机身主要承力结构:T-1000级碳纤维复合材料】
【动力系统:双脉冲涡轮发动机】
【雷达系统:砷化镓有源相控阵雷达】
【主要挂载武器:BPL-15型远程空空导弹,小型高超音速打击单元】
【特种燃料:红星科技特供高能固体燃料】
陈星.…….…”
他看着这一连串熟悉的名称,嘴角忍不住抽了抽。
碳纤维外壳,是他的。
双脉冲涡轮发动机,是他的。
砷化镓有源相控阵雷达的核心技术思路,是他提供的。
BPL-15导弹,那是九马赫导弹的军方编号,也是他的。
就连那个固体燃料,都是他红星科技的拳头产品。
好家伙!
这空天战机,从里到外,从壳子到芯子,除了那个飞行员,还有什么是他陈星没掺和的?
陈星无奈地叹了口气,看向苏长空。
“苏老,我能不能提个小小的要求?”
苏长空心情大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