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形式促成两家巨头的合并。双方都对这次合并寄予厚望,渴望通过优势互补,扩大在全球金融市场的影响力。
这件事已经进入初步接触阶段,是花旗现阶段的头等大事。
如果两家巨头合并成功,新成立的花旗集团资产总额将达到7000亿美元,年营业收入超过500亿美元,业务遍及全球100多个国家,客户数量约1亿人。
这会让花旗集团超越大通曼哈顿,成为全球最大的金融服务性企业。
同时,新花旗集团也将成为美国金融业第一家实现一站式购买的金融巨头,能在一个营业点为客户提供从储蓄、消费信贷到证券、保险等全方位的金融服务,从而实现交叉销售带来的经营协同效应。而对约翰·里德来说,新花旗集团CE0的位置,他志在必得。
虽然目前有消息称,他将和旅行者集团的CE0桑迪·威尔共同执掌新花旗集团,但明眼人都知道,这不过是整合期的过渡罢了。
一旦两家集团度过磨合期,必然会有一人黯然离场。
这段时间,谁能为花旗做出更大的贡献,谁就能占据上风。
恩斯特的横空出世,无疑给了约翰·里德一个巨大的筹码。
一家谷歌或许不足以改变局势,但如果有更多像谷歌这样的企业出现呢?
如果他能主导花旗参与到这些企业的发展中,在董事会眼中,他的分量无疑会大大增加。
因为自身利益的考量,约翰·里德改变了对恩斯特的态度。
而在华尔街上,另一家金融巨头高盛,也在密切关注着这位年轻的大亨。
高盛首席运营官亨利·保尔森的办公室里,气氛同样凝重。
一直负责谷歌项目、与恩斯特有过接触的罗伯特·鲁宾也在场。
“运气?”亨利·保尔森看着手中的报告,语气中充满讥笑。
罗伯特·鲁宾也绝对有些人把恩斯特的成功归结为运气,实属可笑。
“一次成功可能是运气,两次或许也能勉强归结为运气,可三次、四次呢?米高梅、谷歌、花花公子,还有现在的跃动游戏公司,就算是上帝之子,也未必有这样的好运”。
保尔森当然明白这个道理,他只是觉得恩斯特之前的说法有些可笑。
花花公子成功后,有记者在公共场所询问恩斯特,他主导的项目接连成功,是否有什么秘诀。当时恩斯特只是笑了笑,轻描淡写地说了两个字“运气”。
“天才?”保尔森又抛出一个词汇,说完自己都忍不住笑了“美利坚最不缺的就是天才”。“天才或许能取得成功,甚至能取得更大的成功,但绝对不可能像恩斯特这样,在跨行业领域连续创造奇迹。”罗伯特·鲁宾语气肯定地说道。
比尔·盖茨怎么样?全球首富。
可他的成功是怎么来的?就算微软后续又发布了不少成功的产品,可都是依托于微软这个平台。你让他现在夸行业,开发一个和互联网完全不相关的项目,他未必就玩的明白。
“有些邪门了”。
这就是两人最后下的定论,和约翰·里德一样,感到不可思议。
都说成功是成功之母,可也没有像恩斯特这样,随便涉足哪个行业都能掀起惊涛骇浪,推出的产品都能震惊全美甚至全球的。
“听说谷歌马上就要发布自己的邮箱了?”亨利·保尔森话锋一转。
作为谷歌的股东之一,高盛对谷歌的内情要了解得更多一些。
“没错,时间就定在一周后。”罗伯特·鲁宾点头回应,他一直密切关注着谷歌的动态。
“我记得你跟我说过,在花旗的慈善晚宴上,恩斯特提到谷歌已经找到了盈利模式,而且还是开创性的?”亨利·保尔森眼中闪过一丝期待。
罗伯特·鲁宾再次点头“是的,但具体是什么样的模式,目前谁都不清楚。据说知道这份计划的人,在谷歌不超过五个,我们费了不少力气也没能打探到消息。”
亨利·保尔森身体后仰,靠在办公椅上,陷入了沉思。
办公室里一时安静下来,只有墙上的挂钟在滴答作响。
两分钟后,他坐直身体,双臂放在办公桌上,眼神坚定地看着罗伯特·鲁宾。
“如果谷歌邮箱的市场表现超出我们的预期,你就告诉恩斯特,高盛支持他的决定,我们愿意作为一个单纯的投资者参与谷歌的投资,并帮他搞定华尔街的其他机构”。
亨利·保尔森顿了顿,补充道“不过我们也有条件,那就是谷歌上市前必须再经过一轮融资”。谷歌A轮融资时,虽然在市值问题上恩斯特占据了上风,但在组建董事会的问题上,双方依旧存在分歧。华尔街的投资者们肯定希望能参与到公司的管理中,可恩斯特却只想让他们成为纯粹的投资人。也正因为这个分歧,恩斯特找借口拖延了谷歌董事会的建立。
如今看着恩斯特不断抛出的一个个蛋糕,高盛选择妥协了。
华尔街的投资者们渴望进入董事会,无非是想通过影响谷歌管理层来实现利益最大化。
但现在的恩斯特,让他们越来越看不懂了。
或许他选择的方式才是正确的,谷歌似乎一直走在一条铺满金条的道路上。
如果真是这样,那也就没有必要非得进入董事会了。
罗伯特·鲁宾认真地记下亨利·保尔森的指示,心中感慨万千。
在华尔街摸爬滚打这么多年,他还是第一次见到能让高盛主动做出让步的人。
华尔街的震动还在持续,关于恩斯特和他旗下公司的讨论,成为了各大金融机构茶余饭后的焦点。有人羡慕他的好运,有人佩服他的眼光,也有人在暗中提防。
堤防的不是恩斯特,而是华尔街的同行吗。
但无论如何,一个新的时代,似乎正在因这个年轻的新贵而缓缓拉开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