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供养,下官不过是尽了本职工作而已,不敢居功。”
“本职?”
陆云盯着陈彦文,着重咬了这两个字,目光灼灼道:“陈副尉乃府兵副尉,职责是统帅府兵。这里训练的兵马,都是本将麾下的奋威军与居风县的地方乡勇。
训练他们,可不是你的本职。
陈副尉确定自己没有功劳吗?”
顺天道谋反之日将近。
陆云也不知道,这个祸乱,是会在今年爆发,还是明年?
但总之,时间不会太长。
而顺天道一旦反叛,越国南疆就要大乱。
受此影响,九真郡的局势肯定也会跟着大变。
那个时候,局势剧烈变化,说不定陆云也要跟着改变计划,跟着举旗造反。
留给他的时间,并没多少了。
为了保证到时做出决策,可以不受其他因素干扰,陈彦文这些不确定的因素,现在就要解决了。所以陆云此时也不再遮掩,开始明牌,逼着对方做出个选择。
看着他这咄咄逼人的态度,陈彦文脸上挂着的笑容一僵,再也维持不下去了。
此人沉默了一阵,终于还是回道:“县尊乃奋威将军,奉命统管一府兵事,我身为府兵副尉,也须听将军管辖。
此时奉将军之命,训练奋威军与乡勇,也在职责之中。
不敢称功。”
纠结良久,陈彦文还是做出了自己的选择,认同自己的朝廷身份,而不是投靠陆云。
他如今已是从八品的副尉了。
以这个品级,哪怕按照先前裁撤九真郡府县的惯例,边郡官员将两级调回内郡任用。
回去后,也能得一个从九品的官位,依旧还能保留官身。
所以,陈彦文是有着退路的。
甚至抛开这退路不讲,在其心中,朝廷的威势也依旧如日中天。
最简单一点,去年朝廷一口气就征募了五十万新军,将十二卫兵马扩充到了一百二十万之众。作为京营出身,陈彦文是很清楚京营精锐的战斗力的。
只要朝廷狠下心来整训京营,这120万大军,哪怕只有一半能训练成精锐,也是一股难以想象的力量。这几年陆云在山中的经营情况,游离于核心之外的陈彦文确实不怎么清楚。
可他知道,就算陆云积攒的实力再怎么多,也不可能比得上朝廷的底蕴的。
甚至别说朝廷了,就连郡城的实力也比不上。
况且短短两三年时间,又能积累出多少实力?
更不用说,陆云不过区区一流武者,放到内郡,也就只能在一府称雄。
而朝廷,可是有12位先天宗师的。
无论是兵力,还是个人武力,怎么看,这两方面陆云也不占优势。
这种情况下,自己有着退路,拼搏一辈子好不容易走到如今升到了从八品的官位。
陈彦文自然不可能放弃自己的一切,把脑袋别到裤腰带上,跟着陆云一起去造反了。
此时被逼着选择,只是稍加犹豫,便站在了朝廷一方。
“是吗………”
听到这个回复,陆云说不上是喜是悲,又扭头看向旁边的季羡云、林安平等人,问道:“你们呢?训练兵马,是职责,还是功劳?”
这四人被质问,不由互相对视,也是一阵沉默。
最后,季羡云和杨泽开口:“我以为,是功劳。”
这二人,在朝廷和陆云之间,选择了陆云。
闻言,陆云面色稍缓,点了点头道:“既是功劳,那自然当赏,稍后我会有任命下来的,不会辜负你们。”
作出许诺后,他视线又移向了另外两人。
林安平和王泰,沉默许久,艰难道:“我以为,是职责。”
这二人的想法,与陈彦文差不多相似。
唯一的区别,就是他们只是正九品官,降两级回内郡之后,可能保不住自己的官位。
可现在九真郡处于战时,在战场上建功立业的机会很多。
两人只要立下功劳,有很大概率升官。
他们也不求自己官做到多大,只要像陈彦文一样,再向上升那么个一级,那么后半辈子的富贵就有了保证。
怀着这个想法,他们自然不愿意跟陆云造反,一条道走到黑。
至此,当初随陆云赴任的五位元从,便各自做出了自己的选择。
“好。”
陆云看了两人一眼,冷冷道:“我知道了。”
既然已经挑明了立场,那自然也没什么好客气的了。
陆云立刻道:“陈彦文、林安平、王泰,这四千新军,既已成军,也不需你们再帮着协助训练了,我会找人接手。
你三人既是府兵之官,那就回归本职吧。”
说完,他也不看三人难看脸色,面色和缓的对着投向了自己的另二人道:“季羡云、杨泽,你们继续留在新军,协助本官。
另外,统计一下军中所有将官名录,我要进行调动。”
对于新军的那些军官,陆云已经无法完全保证信任。
也没那个耐心,去进行筛选验证。
所以,他选择一刀切。
将新军中的所有军官,下至队副,上至卒长,全部轮换。
把这些军官及其家眷,全都调动到大山之中,然后再从山中调一批新的军官过来,两边来一次轮换。这样调过来的军官,家眷在山里面,又与陆云相处的时间更久,也知道他如今实力的强大,背叛的可能性降到了极低。
而调入山中的新军军官,脱离了原有的关系,家人也进了山,便只能选择依附陆云,同样杜绝的反叛可能。
新军则经过一轮军官轮换后,大幅度排除了陈彦文的影响力,加上陆云已将此人调走,基本可以保证自己对这支军队的控制力。
只是几次人事调动,原本陆云失去的权力,便又重新拿了回来。
“是!”
季羡云、杨泽二人,听到陆云这个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