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天然小说>武侠修真>从县令开始建立仙朝> 第200章 月产十万铁器 工坊产能大爆发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00章 月产十万铁器 工坊产能大爆发(2 / 3)

民已经户均二十两存款。

新搬迁来的百姓,在工地干上的数月,也有户均数两银子的存款。

这么多的钱财,总是要用出去的。

哪怕老农吝啬,舍不得乱花钱,可买农具来种地,这总舍得吧?

哪怕一时舍不得买这么多,等日后这些农民存的钱越来越多,工坊出厂的铁器农具越来越便宜,后面总也会舍得买的。

而且陆云后面还准备大量移民,开发九德、日南二府,这又是一个不断增长的市场。

对于铁器农具的需求,哪怕保持现有领地规模不变,未来两三年内,也是不会萎缩的。

至于军械方面的产能安排。

陆云现在正筹备着推行全民兵役,准备将领地内所有男丁,都纳入乡勇、乡兵体系之中。

虽然这些民兵,不需提供多好的装备。

但人手一杆长枪、一把军刀,还是要给人家配齐的。

现在陆云领地的总人口,已经几近四十万之多。

并且在今年,可能会增长到五十万、六十万。

到时候,把所有男子都作为预备役,届时预计可得乡勇十余万。

这就是十几万把长枪、军刀。

同时陆云还要考虑到,今后人口继续增加,会编练出更多乡勇。

以及各种训练中、以及战争中的军械损耗。

所以此时将长枪、军刀,各自储备二十万件,便很有必要了。

只是骤然要储备这么多的刀枪,哪怕以工厂如今的产量,也差不多要花两年时间才能完全筹齐。这注定需要耗费大量时间。

甲胄方面,陆云掌握的数量极少。

在发动南征之前,他全军铁甲不过八千套。

南征之后,之前驻守在光安、朱吾二县的王庭禁军,都是披甲精锐,从他们身上,陆云获得了三千余套铁甲。

然后又扫灭其他蛮军,陆续也得到了数百铁甲。

以上加起来,获甲约四千套。

而这几月,铁器工坊生产的甲胄,差不多也有三千套。

把这些全部算上,陆云掌握的铁甲,也不过一万五千套而已。

可如今陆云麾下的军队,经过陆续扩充,仅是常备军,便已有一万八千之众。

就这点铁甲,连人手一套都做不到。

而铁器工坊的铁甲产量也很低。

如今每月不过产甲胄一千套,即便通过调整工匠产线,进行重点生产,预计也只能将甲胄的产量提升到两千套罢了。

但这显然是不可能的。

相比起甲胄,工坊还要生产大量农具,以及进行刀枪这种基础军械的储备。

在领地对于上述几样器械的需求饱和之前,工坊是不可能倾注太多资源到甲胄的生产上的。所以整个铁器工坊,依旧只能维持月产一千套甲胄的产能,一年下来,年产量不过一万两千套罢了。陆云此时强调,也不过是抱着能多一点产能,就多一点产能的打算罢了。

“各类农具,刀枪甲胄的生产,倒是没什么问题。只是找驮山会购买牲畜筋腱、肠道等弓材,这确实不那么容易的。”

提到购买弓材,吕启功面露为难:“将军也知道,现在顺天道叛乱,北边的江南四郡,正爆发战乱,上百万军队交战,对于各种军需物资的需求是极大的。

驮山会的那点弓材,此时估计早就被朝廷强征,并且严格管控,是很难流落出来的。”

陆云闻言,微叹道:“试着去问问吧。能买多少就买多少,也别怕价高,本将不缺钱。”

吕启功点头:“是,属下会尽力去办的。”

谈完了铁器工坊的事情,陆云又开始说起另一事:“既然山内的垦荒基本结束,那山中多出来的人口,你这边也安排一下,尽快点计出来。

我准备在春耕之前,将他们全都搬迁到外面的九德、日南二府,进行安置。

还有东江、红岩二军的家眷,我也要把他们迁出去。”

东江、红岩二军作为陆云手中最精锐的兵马,自然要安排在山外,用于威慑周边视力,现在基本都要常驻九德、日南二府了。

这种情况下,为了让这些兵马能够与家人时常团聚,不至于分隔数月、一年都不能见面。

把他们的家人迁出来,就近安置,便很有必要了。

好在九德、日南二府,闲田颇多,府城附近,有足够的田地可以安置这些军属家眷,不至于委屈了他们吕启功道:“此事属下已有准备。经过统计,山中约可安置二十六万人,而东江府人口,有三十万之数。

其中有两万人,是垦荒队奴工。

而东江、红岩二军家眷,也约在万人左右。

剩下仅有万余百姓,需要一同搬出。”

陆云道:“既然你已有准备,那便快些施行吧。”

吕启功领命:“是!”

至此,政务方面的事情,基本就谈完了。

吕启功很快去忙碌移民之事。

陆云这边,则又叫来了指挥使李通,开始询问东江府的军事。

“东江府的乡勇操练,进行的如何了?”

李通恭敬答道:“回将军,去年末,十一、十二两月,下官召集了南部四县的七千乡勇,对他们进行操训。

经过两月训练,这些乡勇已初具模样,基本识得一些基础的旗号军令。

不动的情况下,能列好军阵。

只是武艺方面,因为学习时间太短,都不怎么熟练,还需要更多时间继续操训。”

“两月时间,能训练到这个程度已经不错了。”

听到这个进度,陆云微微满意,但也没有完全听信对方所言,又道:“这次我既回来,正好检阅一下兵马。你即刻召集西江县乡勇,到府城这边集合,我要检阅大军。”

“是!”

面对突击检查,李通丝毫不惧,立刻应命:“下官这就去点兵。”

而后,整个西江县衙,便立刻动了起来。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