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天然小说>历史军事>朕,朱厚照,开局大杀四方> 第41章 阁老顺帝意,笔帖式不解生怨怼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41章 阁老顺帝意,笔帖式不解生怨怼(2 / 3)

目光中充满了“信任”,指尖往门口指了指:

“有什么难处,随时来商量。

咱们一同想办法解决,别让陛下等急了。”

“记住,优先抓私分军粮的,盐商可以缓一天,但绝不能放跑一个。”

韩文抱着账册。

心情愉悦地离开了值房。

脚步轻快得像踩了风,连官袍都飘了起来。

走到门口时。

还忍不住回头望了一眼。

见刘健正低头对账册上的名字做标记。

才敢咧开嘴笑一这位新皇是真有本事,连老狐狸似的首辅,都乖乖低头配合了。

看来大明的贪腐,这次真能刹住了。

韩文刚走不久。

值房的门就被“砰”地推开了。

四个笔帖式匆匆涌了进来。

袍角都沾着灰,鞋上还带着泥点。

像是一路从文书房跑过来的。

他们皆是内阁的老文书。

跟随刘健、谢迁多年。

平日里负责抄录奏折、整理档册。

深得信任,算是阁老的心腹。

为首的笔帖式叫周文。

三十多岁,是刘健的远房侄子。

胆子比较大,向来敢说敢言。

一进门就急得直跺脚,官帽都歪了:

“首辅!次辅!你们怎么能轻易答应韩文查人?

这不是把咱们内阁的人往火坑里推吗?”

他一脸焦急,额角渗着汗。

眼中满是担忧,声音都带着颤:

“那些人里,好多都是咱们的门生故旧!

周通判是您的同乡,去年还来看过您;

李盐商给您送过砚台,王福是次辅的表亲!

真要是查下去,内阁的脸面往哪搁?

以后六部还会服咱们管吗?”

另一个笔帖式也跟着附和。

搓着手指,眼神中透露出一丝惶恐:

“是啊首辅!以前查账,您不是总说“点到为止’吗?

还说“文官体面比什么都重,不能让锦衣卫随便拿人’。

这次怎么突然改变了主意?就因为韩文拿了陛下的旨意?

陛下年轻,说不定是被韩文撺掇的!”

谢迁放下手里的茶杯。

杯盖“叮”地碰了下杯沿。

他轻轻抿了一口凉茶。

神色从容,却没直接回答。

反而反问:

“以前是以前,现在是现在。

你们知道张锐怎么死的吗?知道王逊在诏狱里咬了多少人吗?”

“怎么了?不就是贪了点钱吗?”

周文不服气地梗着脖子。

满脸的不解,下巴都抬了起来:

“哪朝哪代没有贪腐?

至于动这么大的肝火?

难道新皇就能不顾咱们文官的体面,肆意妄为?”

他小声嘀咕着,语气中带着几分不屑和怨怼。

“依我看,陛下就是被陆炳那些锦衣卫挑唆的,不信任咱们文官!”

“放肆!”

刘健的脸色瞬间沉了下来。

猛地一拍桌子,“啪”的一声脆响。

案上的砚台都跳了跳,墨汁洒了半杯。

声音如雷贯耳,震得笔帖式们都缩了缩脖子:

“陛下的名讳,也是你能随意议论的?

锦衣卫的坏话,也是你能随便说的?

张锐在诏狱里咬了三十多个文官,从主事到知府都有!

你当陛下不知道?

王逊的供词里写着“内阁有人默许贪腐’,你当那账册是韩文凭空编的?”

周文被吓得缩了缩脖子。

身体微微颤抖,往后退了半步。

却还是有些不服气,梗着脖子小声反驳:

“可……可那些人都是咱们自己人啊!

都是读圣贤书出来的文官,抬头不见低头见的。

把他们都抓了,以后谁还跟咱们一条心?”

“自己人?”

刘健冷笑一声。

眼神中充满了不屑,抓起账册往他面前一摔:

“你自己看!周通判私分了五万石漕粮,卖给灾民赚了三倍价!

王福收了盐商三千两,帮着改账册!

他们拿着朝廷的银子,在江南买田置地,娶三妻四妾。

却让边军在寒风里啃冻馒头,连弓都拉不开!

这叫自己人?这叫蛀虫!”

“出事了,想让咱们顶着,为他们背黑锅?没门!”

谢迁叹了口气。

眼神中透露出一丝无奈。

拉了拉刘健的袖子,示意他别动火:

“行了,跟他们置什么气。

他们没见过诏狱的刑具,不知道厉害。”

他转向几个笔帖式。

语重心长地说道,仿佛一位长者在教导晚辈:

“周文,你们还年轻,不懂朝堂的凶险。

陛下刚登基,锐气正盛,一心想要整顿朝纲。

手里还握着张锐的供词、王逊的密信,铁证如山。

这个时候跟他对着干,不是明智之举,只会自讨苦吃。

张锐就是例子,昨天已经押赴刑场斩了,你们没听见动静?”

“那……那咱们就眼睁睁看着他们被抓?

连周通判都不保?”

周文不甘心地问道。

眼神中充满了不甘,拳头都攥紧了,指节发白。

“不是眼睁睁看着。”

刘健深吸一口气,压下火气。

目光坚定,语气沉稳:

“是该抓的抓,该罚的罚,绝不姑息。

但咱们可以从中周旋,保住一些“罪轻’的。

比如那个周通判,他只是收了礼,没贪军粮。

可以从轻发落,贬为庶民,不送诏狱。

总比一锅端了强,以免引起文官集团大乱。”

周文似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