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天然小说>历史军事>朕,朱厚照,开局大杀四方> 第42章 出殿心潮涌,阳明沉思帝意深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42章 出殿心潮涌,阳明沉思帝意深(2 / 3)

回去。心里虽憾,却也明白,急事得缓办,不能急功近利。

“明天去营里报到,一定要找机会跟陛下说清楚,把我的想法全告诉他。”

“得把“知行合一’的道理,融到操练里一一光练花架子没用,得让士兵知道,他们为何而战,是为了自己的家人,还是为了大明的江山。”

他暗暗下定决心,脚步又快了些,砖地上的影子被夕阳拉得老长,像个巨人,跟着他往前挪,仿佛在给他壮胆。

不知不觉中,王守仁已经走出了宫门。

街上行人众多,熙熙攘攘,比宫里热闹百倍。

挑着担子的小贩,吆喝着“冰糖葫芦”;骑着驴的书生,背着书箱赶路;还有牵着孩子的妇人,在布店前挑拣布料。

各种叫卖声、谈笑声撞在一起,像一锅沸腾的粥,充满了烟火气。

一个卖糖画的小贩,眼尖地看到了他身上的青袍一一袍子领口绣着的“翰林院”三字虽小,却是绫罗所绣,跟普通书生的粗布袍子不一样。

他脸上立刻堆起笑,举着个糖做的老虎喊:“大人,来个糖画?刚做的老虎,威风!保准您官运亨通!”

那声音甜乎乎的,像裹了蜜。

王守仁摆了摆手,目光却被街对面的布告栏吸引了一一那里贴着一张泛黄的京营募兵告示,字迹都褪了色,上面写着“招募士兵,要求身强力壮”,可下面连个报名的人都没有。

“不了,谢谢。”

此刻他满脑子都是操练章程、军纪整顿,哪有心思顾糖画。

回到翰林院的小院,暮色已经开始降临。

只见几个同僚正蹲在石桌前,围着棋盘对弈。

老翰林李东阳的门生张聪,正抓着棋子皱眉,额角都渗了汗;对面的王鳌之子王延,则咧着嘴笑,手里的“车”已经逼到了对方的“帅”前,完全沉浸在棋局里。

见他回来,张聪先抬起头,手里的棋子“啪”地掉在桌上,滚出去老远:“守仁,你去哪了?刚才见锦衣卫的人来找你,穿飞鱼服的那种!吓了我们一跳,还以为你犯了什么事,跟张锐案扯上关系了。”他的眼神里透着好奇,还有丝后怕一一张锐案牵连了不少文官,翰林院的人都怕被波及。

王守仁笑了笑,伸手拍了拍石桌上的灰,神色轻松:“没什么。陛下找我,说点京营的事。”他没多说,这种事,没定下来前,少张扬为好,免得被人说“攀附陛下”。

王延凑过来,眼睛亮晶晶的,像发现了新大陆:“陛下找你说京营的事?是不是要给你升官啊?我爹昨天还说,新皇登基,肯定要提拔像你这样敢说真话的新人,替换那些老油子。”

他的眼神里满是期待,像等着听故事。

王守仁没直接回答,只是拿起石桌上的一颗废棋子,在手里转着,棋子是酸枣木做的,磨得光滑:“还不知道。明天可能要去京营那边待一段时间,帮着整肃军纪。”

语气平静,指尖却把棋子转得飞快,泄露了他心里的不平静。

“去京营?”

张聪愣住了,手里的棋盘都歪了,棋子掉了一地:“你去那干嘛?咱们是文官,舞文弄墨、编修史书还行,去军营跟那些丘八打交道?别被他们欺负了,那些人粗得很,一言不合就动手!”

在他认知里,文官去军营,就像书生进铁匠铺,格格不入,纯属自讨苦吃。

王守仁看着他,目光坚定而自信,把棋子往桌上一放,发出“咚”的一声:“不懂,可以学。京营的操练,确实该改改了一总不能真让士兵拿着长矛,去跟蒙古人的马刀拼,那不是送死吗?”

他的声音不高,却带着一股不容置疑的力量,让两个同僚都静了下来,不再嬉闹。

张聪和王延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里看到了惊讶,没再多问,低下头默默捡棋子,只是手里的棋子,没刚才挪得勤了一他们突然觉得,眼前的王守仁,好像跟以前不一样了,眼里多了股他们没有的锐气。王守仁回到自己的房间,反手关上门,门门“咔哒”一声扣上。

屋里顿时静了下来,只有窗棂透进来的夕阳,落在桌上的宣纸上,给白纸镀上了一层金。

他坐在桌前,从抽屉里翻出纸笔一一纸是上好的宣纸,是他省吃俭用买的;笔是狼毫,还是中进士时父亲送的。

砚台里的墨还没干,是前几天研的,他蘸了蘸墨,开始认真书写,写的是《五军营整顿疏》,关于京营操练的具体建议:

“一曰明心志:需让士兵知为何而战,每月宣讲边镇战况,让他们明白操练是为了保家卫国,而非应付差事……”

“二曰练实战:废除“排阵迎驾’等花架子,改练短兵相接、骑兵冲锋之术,每日至少两个时辰实战演练……

“三曰严军纪:凡吃空饷、旷操者,轻者杖责,重者除名,将领徇私者同罪……”

“四曰优待遇:每日需有一餐肉食,冬衣需厚实,军饷按月发放,不得拖……”

每一条都写得极细,连士兵的饮食、冬衣厚度都考虑到了一一他知道,士兵吃不饱、穿不暖,再怎么练也没用,心散了,队伍就难带了。

他写得专注,笔尖在纸上划过,“沙沙”响,像春蚕啃桑叶,又像战场上的脚步声。

写着写着,天色渐渐暗了下来,窗外的天空被夕阳染成了一片橙红,云彩都像着了火,映得屋里也暖融融的。

他点亮油灯,灯芯“噼啪”炸了个火星,照亮了他的脸,也照亮了纸上密密麻麻的字。

他抬手揉了揉眼,眼里布满血丝,却没停笔一一他要赶在明天去京营前,把这份疏奏写好,呈给陛下,让陛下知道他的决心。

窗外的月光,悄悄爬进来,像银纱一般,落在纸上,也落在他专注的脸上,把他的影子投在墙上,像幅剪影,挺拔而坚定。

他知道,明天去五军营,等着他的,怕是一堆软钉子,甚至是明刀暗箭一一那些勋贵将领,绝不会轻易让他一个文官动他们的“蛋糕”。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