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43厂成立后天色阴沉,像是预示着什么。
“作战指挥室”内,气氛凝重得能拧出水来。
昨天庆功宴上的酒气和喧闹早已消散得一干二净,取而代之的,是压在每个人心头的、名为“铁砧之足”的沉重使命。
陈明站在那张巨大的图纸前,四大攻关小组的负责人和核心成员围坐四周,每个人的脸上都带着一丝被强行压抑的兴奋,以及更多的茫然。
“同志们,这是我们第一次全体会议。”
陈明开口,声音不大,却清晰地传到每个人耳中。
“我们的目标,就是这张图纸上的东西。”
“从今天起,忘记‘朝阳01号’,忘记卡车,我们脑子里只能有这一个东西。”
“我宣布,‘铁砧之足’项目,正式启动。”
话音刚落,办公室的门被推开了。
厂长赵兴国走了进来,他的身后,跟着两名抬着一个沉重木箱的军人。
“砰。”
木箱被放在了办公室中央的空地上,发出一声闷响。
“这是军区后勤部连夜送来的第一批样品材料。”
赵兴国的脸色有些难看,他挥了挥手,让那两名军人出去,然后亲自上前,用一根撬棍,费力地撬开了木箱的盖子。
“吱嘎——”
所有人的目光都汇聚了过去。
箱子里,整整齐齐地码放着几块厚重的钢板,表面涂着一层防锈的油脂,泛着幽暗的青光。
王大锤第一个走上前,他戴上厚手套,从中抽出一块约莫有二十毫米厚的钢板。
只掂了掂,又用手指在上面敲了敲,听了听声音,他的脸色瞬间就变了。
“不对!”
“这他娘的不是装甲钢!”
他的声音像是一声炸雷,在安静的办公室里炸响。
“这就是比45号钢好一点的锰钢!韧性是够了,可硬度差远了!”
王大锤像扔一块烫手山芋一样,把钢板“哐当”一声扔回箱子里。
“拿这玩意儿做装甲?别说步枪子弹了,我怕是拿个大点的凿子都能给它凿个窟窿!”
刘师傅也走上前,他仔细地查看了一下钢板的切面和质地,脸色变得和赵兴国一样难看。
“王师傅说的没错。”
他声音干涩地说道:“这种钢,做大梁,做承重件,是好东西。”
“可要做成能抵御枪弹的防护装甲……以我这点热处理的本事,就算是拿仙丹给它淬火,也做不到啊。”
李卫国的心也沉到了谷底,他喃喃道:“图纸上要求的关键部位厚度是二十毫米,如果用这种钢,要达到同等的防护效果,厚度至少要翻一倍,那……那车还跑得动吗?”
“跑不动。”
一直埋头计算的王浩抬起头,他的脸色有些苍白,扶了扶眼镜,说出了一句让所有人绝望的话。
“我刚才粗略计算了一下,如果车体装甲的重量翻倍,整车的总重将突破六吨。”
“别说爬三十五度的坡了,在平地上,我们那台‘朝阳一号’发动机,都会直接拉缸爆瓦。”
办公室里,陷入了死一般的寂静。
所有人都看着那箱钢材,仿佛看到的不是希望,而是一口已经为他们准备好的、名为“失败”的棺材。
“军方……军方怎么说?”
孙教授看向赵兴国,问出了最关键的问题。
赵兴国长长地叹了一口气,声音里充满了无力。
“我问了。”
“何司令的回复是,这就是我们国家目前能批量生产的,最好的钢材了。”
“真正的轧制装甲钢,整个华夏,现在一条能用的生产线都没有。”
王大锤一屁股坐在椅子上,烦躁地抓着自己的头发。
李卫国低着头,一根接一根地抽着烟。
连一向沉稳的孙教授,此刻也陷入了沉默。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没有合格的材料,再高明的理论,再精妙的设计,都只是空中楼阁。
整个项目,仿佛在正式启动的第一天,就被宣判了死刑。
陈明站起身,他拍了拍手上的灰尘,目光扫过众人。
“各位师傅,各位专家,这才刚开始就放弃了吗?”
我承认确实很难,但是,谁说,装甲就必须是一整块实心的铁疙瘩呢?”
陈明拿起一支铅笔,走到那张巨大的图纸旁,在空白处画了起来。
“子弹为什么能打穿钢板?”
他自问自答。
“因为它足够硬,速度足够快,把所有的能量,都集中在一个点上,像一根针一样,刺穿了我们的防御。”
“那我们,要怎么防御?”
他看向王大锤。
“王师傅,如果有人拿一柄锋利的长矛刺向你,你是会用一面同样坚硬的铁盾去硬扛,还是会用一面柔韧的藤牌,让他的长矛陷进去,卸掉他的力气?”
王大锤一愣,下意识地回答:“那得看情况,要是躲不开,最好是先拿个硬东西挡一下,把他的矛尖给磕断了,再用软的缠住他!”
“说得太对了!”
陈明眼中爆发出强烈的神采,他在纸上画了两条平行的线。
“这就是我的思路!”
“我们没有一块既坚硬又柔韧的完美钢板,那我们就自己造一个!”
“用两块,甚至三块薄钢板,来组合成我们的新式装甲!”
他指着纸上的第一条线。
“最外面这一层,我们叫它‘迎弹层’。”
“刘师傅,我需要你用你最大胆的淬火工艺,把我们能拿到的最薄的钢板,处理成一种硬度极高,但非常脆的‘玻璃钢’!”
“它的作用,不是挡住子弹,而是像王师傅说的那样,在子弹接触到它的瞬间,用自己粉身碎骨的代价,把子弹的尖头给磕碎,让它翻滚,让它变形!”
刘师傅听得目瞪口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