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
赵兴国猛地一拍桌子,将所有人的目光都吸引了过去。
“任务已经明确,责任已经到人。”
“我只有一个要求。”
“两个月!”
“我只要两个月的时间!”
“两个月后,我必须在试车场上,看到一辆能跑、能打、能承载我们希望的样车!”
“有没有问题?!”
“没有!”
众人齐声怒吼。
“好!散会!”
李卫国、王大锤、刘师傅和孙教授等人立刻转身,带着满身的硝烟味和沉重的使命感,大步走出了办公室。
他们知道,一场前所未有的硬仗,已经打响。
办公室里,瞬间安静了下来,只剩下陈明和林雪,以及那张铺满了整个桌面的巨大图纸。
空气中,仿佛还残留着刚才那股紧张到极致的气息。
林雪看着那几个大步离去的背影,又看了看桌上那复杂到令人眼花缭乱的悬挂系统草图,忍不住深吸了一口气。
“陈总工,这套悬挂系统的图纸,我初步估算了一下……”
她的声音有些干涩,“光是零件图,可能就要超过三百张,装配图和工艺流程图还不算在内。”
“三百张,只是开始。”
陈明没有看她,目光依旧锁定在那张巨大的总图上。
“最难的,还不是它。”
“啊?”
林雪一愣,在她看来,这套复杂到极致的扭杆弹簧悬挂,已经是这个时代工业制造的天花板了,还有什么比它更难?
陈明的手指,缓缓地移动到了图纸的中央,那个标注着“动力舱”的区域。
“这才是最难的“
“按照‘朝阳一号’的需求,现在的发动机完全够。”
“但‘铁砧之足’它需要的,不是平顺,而是暴力!”
“不是省油,而是能在瞬间压榨出每一滴燃油的潜力,爆发出最强的力量!”
林雪的心猛地一颤,她明白了。
“所以……发动机也要重新设计?”
“不是重新设计,是……进化。”
陈明拿起铅笔,在另一张空白的绘图纸上,画出了“朝阳一号”发动机的截面图。
“我们的基础很好,但还远远不够。”
“孙教授的增压方案,是解决动力问题的核心,但增压器不是凭空产生动力的,它只是一个放大器。”
“它放大的,是发动机本身的基础性能。”
“基础越强,放大的效果就越好。”
陈明用铅笔在发动机的几个关键部位重重地点了点。
“所以,在孙教授他们攻克增压器的同时,我们两个,要把这台发动机的潜力,给我压榨到极限!”
“我们要让它每一次呼吸,都更顺畅,每一次心跳,都更有力!”
林雪的呼吸也跟着急促起来,她知道,真正核心的战斗,现在才开始。
“我们……从哪里开始?”
“从‘呼吸’开始。”
陈明的手,落在了发动机的进气歧管上。
“你看,‘朝阳一号’的进气歧管,为了铸造方便,内部的管路又长又曲折,还有很多粗糙的边角。”
“空气从化油器进来,要拐好几个弯才能进入气缸,中间的损耗太大了。”
“这就好比一个人跑步,非要让他戴着一个呼吸不畅的口罩,他怎么可能跑得快?”
“我明白了!”
林雪立刻反应过来,“您是想重新设计进气歧管,让管路更短,更平直,减少进气阻力?”
“没错。”
陈明赞许地看了她一眼。
“我要的,是一个全新的、拥有等长、圆滑管路的进气歧管,让每一个气缸吸入的空气量,都完全相等。
“可是……”
林雪的眉头立刻蹙了起来,她指着图纸说道:“陈总工,这样的结构,内部管路几乎都是独立的曲线,用我们现有的砂型铸造工艺,根本不可能一次成型,废品率会高到无法想象。”
这就是理论和现实的差距。
“谁说要一次成型了?”
他飞快地在纸上画出了新的设计。
“你看,我们可以把歧管的主管和六根支管分开铸造。”
“每一个支管,都可以设计成最简单的直管或者微弯管,这样加工难度就大大降低了。”
“然后呢?”林雪追问道,“分开铸造,怎么把它们连在一起?”
“焊接。”
陈明的回答简单而有力。
“用王师傅他们正在攻关的特种钢焊接技术,把这七个独立的零件,完美地焊接成一个整体。”
林雪的眼睛瞬间亮了,这个思路,再次为她打开了一扇全新的大门。
“我明白了!”
“那排气端呢?”
“一样!”
陈明在图纸的另一侧画了起来。
“我们同样采用等长化设计,保证每一个气缸的排气都互不干涉,减少排气阻力。”
“更重要的是,”他的笔尖重重一点,“排气歧管的末端,我们要预留出一个标准的法兰接口。”
“法兰接口?”
“对,这就是为孙教授的宝贝——废气涡轮增压器’。”
“我们要让发动机排出的每一股废气,都毫无损耗地,吹到涡轮叶片上,将废物的能量,转化为澎湃的动力!”
林雪一边飞快地记录,一边感觉自己的大脑都在燃烧。
这已经不是在画图纸了,这是在用智慧和想象力,对一块冰冷的钢铁,进行脱胎换骨的重塑。
“解决了呼吸,接下来,就是‘心跳’。”
陈明的手,移动到了图纸最核心的位置——燃烧室。
“燃烧室的形状,直接决定了油气混合、火焰传播的速度和燃烧的效率。
“‘朝阳一号’的平顶活塞和碗型燃烧室,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