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天然小说>历史军事>大明:朱元璋懵,老四千古一帝?> 第51章 四个千古一帝,凑不出太子顺位继承?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51章 四个千古一帝,凑不出太子顺位继承?(1 / 2)

离了太子府,许易将马皇后请到了自家客厅。

路上,顺带问了这半年间发生的事。

最早成功的是琉璃。

那些如梦似幻的琉璃一经问世,就引发了江南富庶一带的地震。

赏宝会那日,诸多富家豪绅对那些琉璃赞不绝口。

尤其苏州沈家,豪掷百万两白银,买下了一尊琉璃金蟾和一棵琉璃摇钱树。

沈家,沈万三的家族。

沈万三本名沈富。

万三者,万户之中三秀,故而叫沈万三。

电视剧里,常出现沈万三“修南京城”、“犒赏三军”,彰显其富可敌国的财富。

可沈万三死于元末,与老朱他们没有什么交集,是次子沈旺参与拍卖,拍下了两件琉璃。

至于长子沈荣,去岁(洪武九年)就已经去世,终年七十岁。

听到琉璃卖了四百万多万两,能分得二十万两黄金,许易心头也十分高兴。

天花的事也初步成功,朱元璋拿牢狱中死囚做的实验。

能成功抵御天花的,老朱直接饶恕了他们的死罪。

并且已经在向小皇子接种,效果貌似还不错。

种痘之法不过从“人痘”变为“牛痘”,于太医而言并不算难事。

只是太医院得了不少医书,甚至就连青霉素工艺,许易也带了相关资料过来。

至于无菌环境什么的,他们估计有一段时间忙的。

一切步入正轨,许易也就放心了。

嗯?

刚坐在沙发上,马皇后不禁惊咦了一声,感觉整个人都要陷下去。

皇宫丝绸之类的坐垫虽然不错,但哪比得了这般又软又舒服的沙发啊。

“尝尝燕窝吧。”

将保鲜碗从冰箱端出来,许易每人给倒了三碗。

“我们后世季节刚好是夏天,所以弄的是冰镇的,春天估计有点凉。”

许易分别递了一碗给马皇后和玉儿。

他自己也坐下拿起勺子舀着吃,里面加了蜂蜜,吃起来挺甜挺滑的。

入口味道确实不错,比宫里的燕窝要强,马皇后笑道:

“不得不说,你们后世人倒是会享受生活。”

燕窝可是宫里药膳食材,价格不低。

哪怕她也不常吃,在生日或者生病等时吃一些。

许易坦然回道:“这口舌之欲,在后世确实最常见。”

“人么,只要活着,谁想吃亏,而不是拥抱更好的生活?”

“朱熹说,存天理,灭人欲,人的欲望宛如洪水容易肆意泛滥,可只要个人欲望并未危及社会,甚至有利,欲望再大又有什么关系?”

“这话倒是不假。”马皇后微笑点头表示认可,继续品尝起来。

食不言寝不语。

她们倒不像许易这般,喜欢边吃边谈话。

二人在略微寒暄后,也是谈论起了正事。

唰!

一箱一箱的香水被许易给取了出来。

这些都是低端和中端的便宜货,且都是花香型的香水,价格并不贵。

古人为保持身体香味,或“焚香熏衣”,让衣服散发香味。

或“佩带香囊”,头发里裹着一些香草。

当然,最为常见是“沐浴香身”。

香汤沐浴历史久远。

如:用薰草杂合各种香料,制作成汤丸;用兰草煮水,或是水里撒些花瓣。

道家沐浴用五香汤,五香一般指白芷、桃皮、柏叶、零陵、青木五种香料。

明初也有香水,从阿拉伯波斯等地进口的蔷薇水,又称“古剌水”。

“古剌水”通过蒸馏技术而来,价格比龙涎香还贵,动则千两银子,且为皇宫贡品。

毫不客气的说,这一箱一箱的香水,那就是白花花的银子。

“香水只是日常的消耗品,并不需要琉璃那般搞噱头,我挑选的这些只是一般香水。”

“这些都是拿出去卖的,给娘娘你用的,自然不是这些。”

见马皇后面色满是好奇,许易当即又拿出来了一箱。

他不太懂香水,买的是网上女孩常用的香水,叫什么迪奥甜心,一瓶两千块。

“对了,香水孕妇最好别用,容易对胎儿有影响。”

“娘娘,玉儿,你们闻闻。”

许易打开轻轻一按,喷了一些出来。

甜甜的花香,有柑橘的清新,也有牡丹和玫瑰的柔美,属于优雅少女风。

女子都是爱美的,对于香水少有抵抗力。

扑鼻的香味淡雅柔和,马皇后扇动手掌,凑近闻了闻,喜悦的表情看起来相当满意。

许易知道稳了,笑道:“娘娘,你觉得这香水多少钱一瓶合适?”

“你的意思,还是打算直接卖给我?”

马皇后眼神有些发热,自从几百万两白银入库,宫里可算富裕不少,不用扣扣搜搜过日子。马皇后一眼就明白这些香水的回报会有多么丰厚。

哪怕说香水,光是那包装的琉璃瓶,都不便宜。

许易摇头,“不不不,我的意思是,以后我负责供货,你们负责分销。”

“还是以前那样,咱们对半分钱,你们拿翡翠抵账,您觉得如何?”

药品之所以直接卖给马皇后,是因为牵扯的东西太多,许易单纯图省事。

可随身空间越来越大,往后能带的东西越来越多,少不了那些日用品。

每次都要谈价实在太麻烦,不如入股,更加省事。

许易的想法是搞一个大明皇商组织,类似后世零售超市那种,后面还可以在各地开连锁店。听到这些,马皇后虽然意动,可此事她确实不好拿主意,悠悠回道:

“官不与民争利,更别说皇家。”

“放心吧,此事我会与重八谈谈,询问一下他是什么意思。”

这不单是“皇商”的问题,更关系大明国策。

朱元璋对商人“不事生产”、“巧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