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史慈投靠刘备后。
刘备本想给太史慈一个别部司马的职位。
从严格意义上来说,太史慈是无法担任别部司马职位的。
因为他不是带人来投靠刘备的,而是自己一个人投靠刘备。
曹操起事的时候,曹仁去找曹操,曹操给曹仁一个别部司马的职位,那是因为曹仁除了自己之外,还带了一千多人去投靠曹操,所以才有资格担任别部司马。
所以刘备让太史慈担任别部司马,最少要给太史慈补一千人,这一千人还和刘备没有太大的关系,太史慈要是想要拉走的话,还可以拉走。
太史慈选择了拒绝,原因就是自己寸功未力,怎么可以一上来站在其他那些立下功勋的士卒头上呢?他太史慈愿意先为一小卒,凭借自己立下的功勋再升迁官职!!
刘备闻言对太史慈更加的喜爱了!
拉着对方抵足而眠。
最后安排到了刘平的帐下。
刘平接纳太史慈之后,让对方暂任都尉一职。
虽然人家太史慈说自己要从小兵当起,但你如果真给对方安排成小兵,那就是你不懂事了。在刘平这里太史慈暂任都尉一职是没有问题的。
太史慈虽然没有立下功勋,但他骑术、箭术高超,武艺高强,识文认字,有一定军事才能。来历清白!
凭借自身能力自然能胜任都尉一职。
整肃了一番兵马。
如今刘平是刘备麾下的最强战力,拥有两千骑兵不说,还有两千步兵,共四千人。
有都尉两人,田豫和太史慈。
剩下的关羽、张飞、牵招各自麾下连一千人都没有。
而且,现在他们也不能随意扩充人员。
因为支出负担不起。
兵马整顿好之后,关羽、张飞留下来保护百姓。
刘备则是带着牵招、刘平、赵云、田豫、太史慈,一共近五千人前去都昌县救援孔融。
从济南国到北海国,首先要穿过齐国,相较于青州其他郡国来说,齐国的面积并不大,乃是故齐之地,临淄就在这里。
前往都昌的路,刘备其实还算熟悉。
因为都昌县旁边有一个县城叫做下密县,刘备曾经干过下密县丞。
说起来,这孔融自从到了北海之后,一路被黄巾追着跑,先是在国治剧县,而后跑到朱虚县,这会又跑到都昌县去了。
北海国有世家豪强,首先就是北海王刘氏一脉。
再之后有,剧县滕氏,世二千石。
菑氏,以邑为氏。
剧县辟闾氏
北海国这边因为黄巾动乱实在是太过严重了,别说中小世家了,甚至有些大世家都顶不住了。比如管氏的管宁,邴氏的邴原,直接跑辽东去了。
世家更加注重“经学传家”,也就是做官。
他们的武力并不是很出众,无法同黄巾抗衡。
也只能被迫到处跑。
所以这会能够在当地存活下来的,都是拥有坞堡,实力相当强大的豪强。
青州的黄巾渠帅和其他地方的黄巾渠帅不太一样。
他们不是底层出身,而是青州本地的豪强。
这一次攻击孔融的黄巾贼有两股,其中一股领头之人名为“张饶”,是北海国本地的豪强之一。另外一人名为管亥,领兵数万。
除此之外,还有隔壁东莱郡,还有一伙黄巾贼,领头的人名为管承,徒众三千余家。
青州故齐旧地,又姓管,显然并不是一般人。
管姓乃是北海郡望。
包围都昌县的黄巾贼张饶与管亥在听说刘备率兵前来救援孔融之后,出现了意见的分歧。
张饶并不想交战。
他久闻刘备名声,也知晓刘平的厉害。
此前公元191年,前往冀州渤海郡的那股黄巾就是他率领的,然后被公孙瓒击败,狼狈逃回来。所以他知晓公孙瓒军的厉害,而袁军可以击败公孙瓒军,说明袁军更厉害!
但在袁军更厉害的基础上,刘平又可以数次击败袁军,这足以说明刘平的恐怖!
他来此的目的只是为了掠夺粮食,他的目的已经达成了。
准备溜了,不和刘备交战。
而管亥则是不怕,他自持武艺高强,打遍青州黄巾无敌手,他倒想看看,威震大河两岸的刘平刘子安到底有几分本事!
见管亥非要找死,张饶劝说不动,就率众撤走了,两人本就是合作关系,他也奈何不了对方。管亥虽然兵少,只有万余人,但管亥本人勇武,因为这支黄巾的战斗力很强!!
都昌县。
十数万黄巾围城,孔融心急如焚,召集左右议事。
“子义离开也有一段时间,可有消息了?”孔融连忙望向自己的左右心腹。
王子法、刘孔慈。
两人都摇了摇头。
此外在场的人还有治中左康左承祖,主簿王格,功曹孙邵。
除此之外还有平原人祢衡、彭璆、刘义逊等人。
这时有士卒冲了进来,“报一”
“禀国相,黄巾贼正在撤退!”
“什么!”孔融等人闻言神色大喜,一下子站了起来,“全部走了?”
传令兵摇了摇头,“大部分走了,还有万余人。”
孔融的两个心腹王子法、刘孔慈,连忙吹捧:“黄巾贼兵,定是害怕国相大人的威名,所以特此退走。”
在场的孙邵、左承祖、刘义逊等人闻言都无语了。
怕孔融的威名?
那对方还敢带兵来攻?
而后两人给孔融建议道:“主公,现在贼军败退,莫不如率兵击之,必能趁混乱破贼!”
孔融闻言神色大动。
左康立马站了起来,“国相,不可!”
“城中只有新兵五千,光是守城已经很费力了,黄巾凶猛,恐不是对手啊!”
孔融闻言脸色难看,当即下令:“命武安国率兵三千出城破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