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此众人也没有太好的办法。
刘备又望向了刘平。
刘平也无奈苦笑,他也不可能凭空变出粮食来。
不过刘平还是想了一个办法,“大哥,根据我们在济南国清扫黄巾的经验来看,黄巾的手中是有粮的。“想要渡过今年,就只有从黄巾身上想办法了。”
袁谭给的粮食还剩了一些,再加上济南国清扫黄巾得到的十万石,如果可以再得到一部分,省吃俭用应该可以撑到秋天。
到时候春耕的粮食成熟,就算熬过去了。
只是. .现在流民的数量还在增加,这个数据具体要多少,谁也不知道。
对于刘平说的办法,刘备点了点头,现在确实只有这样办了。
不过这其中有一个问题.
那就是,刘备如果想要征讨北海黄巾,是需要孔融同意的。
毕竟他的名头是平原相,而不是北海相。
现在涉及北海国的事务,他并没有决断的权利。
他现在应该算是寄人篱下,要是随便动兵的话,会引起孔融的猜忌。
所以在征讨黄巾之前,刘备先派是仪过去和孔融通一下气,双方可以联合平定北海国的黄巾。还北海国一个朗朗乾坤!
另外一边。
北海国南边的高密县。
先是在国治剧县,被黄巾攻破。
然后去朱虚县又被黄巾攻破,跑来东边的都昌县,结果又被黄巾围城,要不是刘备的话,恐怕又被攻破了。
孔融就只能跑来南边的高密县,这里紧挨着徐州,要是再碰上黄巾的话,可以向陶谦求助。孔融虽然人本事不行,但心气却高的很。
才器粗略,思想空乏。
认为自己才华盖世,非当世俊杰不能比,胸怀大志,欲图举兵耀武,与群贤争功,以海岱为根基,不肯碌碌做一国相。
所以自己虽然被黄巾追的到处跑,但对于刘备入驻到自己的北海国,心中还是出现一抹忧虑,很担忧害怕刘备在北海国做大,到时候威胁自己的国相之位。
心腹王子法、刘孔慈看出了孔融心中担忧的事情。
于是给孔融出了一个主意。
“主公何不如让刘玄德率兵平定北海黄巾?”
“平定北海黄巾?”孔融闻言一惊,“这不是将声望拱手相让吗?”
“主公多虑了,刘玄德麾下的士卒的确强悍,在济南国也横扫黄巾。”
“但我北海国的黄巾可远非济南国黄巾所能比的,济南国的黄巾散乱没有头目,且多逃遁兖州为曹孟德所败。”
“而我北海黄巾大大小小数十股,其中更是不乏张饶、公孙犊等辈,拥兵十余万。”
“刘玄德兵不满万,且又在平原新败,士气低下,又如何是黄巾的对手?”
“刘备如今实力弱小,开始定然不会去找张饶公孙犊等人动手,而是先灭小股黄巾,如此必然引起黄巾的恐慌,届时必将群起而攻之!”
“刘玄德必不能挡也!”
孔融听完之后点了点头。
而后孔融召集自己麾下文武,将自己准备打算让刘备征讨北海黄巾想法说了出来。
孙邵闻言一惊。
“这孔融怕不是脑子有毛病吧?”
“这不是白白给刘备送名望吗?”
“你孔融治民不如刘备,现在要是再让刘备平定北海黄巾,名望也不如刘备了,到时候整个北海国谁还知道你才是国相?”
左承祖、王修、刘义逊等人。
左承祖闻言立马站起来表示反对,“国相不可啊!”
“刘玄德仁德宽厚、治民有术,关羽、张飞虎狼之将为爪牙,刘子安更是不世出之名将,北海黄巾必不是其对手,届时其得黄巾之钱粮必然成尾大不掉之势啊!”
“这左承祖到底是什么意思?”
“一个劲在这夸刘备,我孔融都办不到的事情,他刘备就可以办到了?”
“你的意思是他刘备一个从小织席贩履之徒要比我这个饱读诗书的孔圣人之后,还要厉害吗?”“你已有取死之道!”
孔融神色阴郁。
此时功曹孙邵站起来道,“主公英明!”
“刘备乃主公请来之客,届时就算其平定北海黄巾,首功也定是主公!”
孔融点了点头,看来自己身边还是有明事理之人的。
“这件事就这么定,你们谁去告知一下刘玄德?”
“邵愿望。”孙邵道。
孙邵还没有出发,是仪就到了。
是仪到了之后,并没有马上去找孔融而是先去找了孙邵,两人此前同在孔融麾下有交情。
原本是仪为了防止孔融猜忌刘备,准备一大堆说辞,结果双方一通气才知道,根本不用。
孔融已经准备让刘备打黄巾了。
是仪有些懵了,这孔融到底怎么想的?
“孔文举实在是太精明了,一时间我竟无言以对。”
而后两人又闲聊了一会。
孙邵问起了自己一个关心的问题,“子羽,刘玄德如何?”
“吾主刘备当世之人杰也!”
说起刘备是仪显得有些激动。
孙邵则是面露思索之色,或许刘备麾下是一个不错的好去处,但可惜啊.没什么本钱,好像翻不起什么浪花啊?
一想到这里,他心中还是有些犹豫。
翌日是仪找到孔融,孔融听说之后大喜,本来还想着怎么劝说刘备去和黄巾拼呢,没有想到对方居然主动送上门来了。
这如何不算是双向奔赴呢?
当即孔融就写给了刘备征讨黄巾的手令,并且生怕刘备不去,又昭告整个北海国!
让北海国世家好强予以粮草支持。
有了孔融的手令,刘平自然就可以肆无忌惮,率兵在北海国四处征讨!
一月破下密贼蔡晟,而后又连破周围数股黄巾,甚至都打到东莱郡去了,破东莱贼管承,还将太史慈的母亲一道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