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平点了点头。
“这鲁肃不是一般人。”
“这东城县其他的世家豪强都在兼并土地,但这鲁肃却反其道而行之,大量施舍钱财,卖出土地,以周济穷困,结交贤者。”
郭嘉闻言,颇有些惊讶,“如果是真的,那么此人乃是有德之士。”
“子龙,带他来见我。”刘平吩咐道。
“诺!”赵云退出去。
外边。
鲁肃内心七上八下。
实际上前段时间,袁术派人来招揽他,让他出任东城长。
东城县因为户籍人口没有一万户,所以只能称东城长,而并不是东城令。
鲁肃就在袁术的边上,对方的恶臭行径,淮南的民不聊生,看的一清二楚。
他认为袁术不是成大事的人,直接拒绝。
其实这个时候,鲁肃就在考虑一件事,是北上还是南下。
刘备在徐州干的有声有色,就连名士张昭都倾倒在对方帐下,鲁肃心中也十分仰慕,想去一观。但自己和刘备又没有深交,甚至就连张昭、陈登、糜竺、刘平等刘备近臣也一个不认识。
去投靠刘备,担心无人引荐,无官可做。
南下则是收到了好友周瑜的邀请。
心中正忧虑的时候,没有想到刘平居然来到东城并占据了这里。
鲁肃对刘备多有了解,知晓刘平和刘备关系亲近,是兄弟关系,亦是第一大将,所以特来拜见!正担心刘平会不会见自己的时候,赵云走了出来,恭敬的对鲁肃行了一礼。
鲁肃连忙还礼,他是见过袁术麾下那群垃圾的,和刘平麾下的军士比起来,简直一个天上一个地下!心中赞叹:“久闻刘子安治军有术,如今观之所言不虚!”
而后赵云带鲁肃去见刘平。
“草民鲁子敬见过安汉将军!”鲁肃行礼道。
刘平过去扶起鲁肃,“久闻东城鲁子敬赈济百姓仁义之名。”
经过一番交流,刘平对鲁肃印象极好。
同样鲁肃也是。
两人引为好友!
而后刘平直接辟鲁肃为自己的长史,同时兼任东城长,等后面引荐给刘备。
鲁肃大喜过望。
而后他开始利用自己在东城周围积攒下来的名望帮刘平吸纳九江郡的流民。
在鲁肃的号召下,有数千人来投。
刘平安排把人送到张飞所在的睢陵去。
某一天宴会的时候。
刘平对鲁肃道:“淮南袁术横征暴敛,天怒人怨。”
“子敬,你久居东城,不知可有同样不满袁术之人推荐于吾?”
他之所以南下,一方面是收揽流民,另外一方面就是为了招揽贤才,而鲁肃性豪爽,好施舍,结交众多贤士,或许认识其他的人才。
鲁肃沉思一下,回答道:“子安,吾有两位大才可以推荐给你!”
“只是他们两人也有大志”
说到这里,鲁肃就没有再继续说下去了,意思很明显,自己这两位好朋友志向远大,有自己的判断,会不会前来投靠刘平就不一定了。
“还请说之。”刘平直接道。
鲁肃点了点头,开口道:“庐江周瑜周公瑾,出身庐江周氏,文武兼备,有雄才大略!”
“周瑜!”刘平闻言眼神一亮,但随后心中有一丝疑惑,“那就是这会周瑜到底有没有跟随孙策?”很多人可能觉得,像是周瑜和孙策那种好朋友关系,其他人招揽不到周瑜。
但这完全就是误解。
朋友归朋友,关系好归关系好,但事关自己的前途、未来,是不能混为一谈的。
历史上刘备和牵招关系那么好,为刎颈之交,牵招还不是没有去帮刘备,而是投靠了袁绍。周瑜和孙策关系再好,能有刘备和牵招刎颈之交,还好?
说到底,周瑜之所以跟随孙策,其实和现在牵招跟随刘备是一样的道理。
对方先和孙策干了一会,孙策有起势的迹象,再加上两人关系好,所以就顺势投身到对方麾下了。这个时候孙策本钱还很小,甚至可以说没有本钱,招揽周瑜还是有一定的可能的。
当然也要看是谁招揽周瑜。
袁术也看出了周瑜的才能,想要征辟对方,结果周瑜直接跑了。
“吾即刻安排。”刘平立马道。
能不能成先两说,至少先把态度摆出来让别人知道。
“不知第二位贤才是?”刘平问道。
“淮南刘晔刘子扬,汉室宗亲之后,汝南许子将曾评:佐世之才!”鲁肃道。
“喔!”刘备眼神中又射出一道精芒!
果然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这鲁肃朋友的质量都很高啊!
高质量交友!
要是可以捞到周瑜、刘晔其中一人,这一次都大赚,要是两人都捞到了,绝对不虚此行,“血赚!”除了这两位大才之外,鲁肃又给刘平推荐了一些其他的人才。
不过这些人都是史书上没有留名字的人,刘平就不好判断了,得见一见才行。
同样这部分人,没有周瑜、刘晔那么大的咖位,就在东城周围,想要见他们倒是简单一些。刘平立马遣使带着礼物去拜访刘晔和周瑜。
而他自己则是在鲁肃这个本地人的带领下,开始探查这东城的情况。
刘平其实有想法,将行伍给移到东城来。
这样未来和袁术交手就可以御敌于外,将战争的范围控制在九江郡之内,这样就可以减少战争对徐州百姓的影响。
在侦查过后,刘平神色大喜过望!
合适!
简直太合适了!
东城县境内有一条名为“池水”的河流,联通淮河。
这样运送粮草就可以走水路。
下邳的粮草可以通过泗水汇入淮河,再从淮河到这池河,其中泗水一段乃是顺流而下,淮河和池河就没有办法,逆流而上,依靠纤夫。
但都不用计算,因为肯定要比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