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别担心。”贵妃低声劝慰,“事情绝对不会按照他们所设想的那样发展,知行那个孩子既然把你放在本宫的身边,不管怎么样,本宫都不会眼睁睁得看着你踏进火坑里去。”
“多谢娘娘。”苏曦尧颔首。
有了贵妃的这句话,她确实是放松了许多。
等再回到宫中的时候,李知行已经不见了。
“刚刚常公公来过了,把李大人又请走了。”青儿知道贵妃会问,便主动开口。
既然是常公公来找人,那必然是皇帝那边有事。
贵妃想了想,觉得苏曦尧的这件事情,也只能够再去找皇帝。
明明先前皇帝已经答应了李知行,只要李知行愿意与那位公主成婚,他就放过苏曦尧。
如今,他却要出尔反尔么?
这样的事情,若是让李知行知道了,还不知道那个小子会有什么样的反应。
“母妃。”
然而——
就在贵妃准备转身去找皇帝的时候,却被陆景翊喊住。
陆景翊显然是专门在这里等她们回来的。
“苏姑娘和大哥之间的事情,我们也都已经知道了。”陆景翊说着,视线掠过一旁的苏曦尧,看到她银牙紧咬,也知道她在因为这件事情而感到害怕。
从先前的事情中完全可以看出来,陆承干和李知行早就已经闹得水火不容了,现在若是让苏曦尧嫁过去,还不如直接要了她的命来的更加痛快一些。
“知行已经去处理了,所以母妃和苏姑娘就在自己的宫里等消息,千万别做出什么其他的事情来。”陆景翊这话,显然更多是对他的母妃说的。
贵妃愣了一下。
她自然相信李知行能够处理好这件事情,但是她没想到李知行居然会想到直接要把她从这件事里摘出来。
这恐怕也就意味着,他所要使用的手段,不会是什么正大光明的东西。
“本宫知道了。”贵妃思绪万千,最终还是点了点头。
这些事情说白了,到最后也都还是他们小辈之间的事情。
皇后非要在这些事情上横插一脚,那么到最后,就注定得承接李知行的怒火。
以她对李知行一贯的了解,这个孩子虽然看着是个沉稳的,可若是真的被惹急了,必然不是个什么易相与的。
果不其然,消息很快传来。
但这一次的消息,却跟红事没有关系,而是白事。
白事的主人公,便是那位在三司会审上,替陆承乾抗下了所有事情的那位前任吏部侍郎的小儿子——胡喜。
朝野震动。
“诏狱到底每天在做什么?连个犯人都看不住么?”大理寺卿严康本来就因为这件案子根本没有抓到真正的幕后主使而觉得生气,这会儿甚至都还没有结案,人就已经先在狱中暴毙了。
他在朝堂之上,自然要对着诏狱的那几位管理人破口大骂一番。
那几位管理人也是无奈,“你们送胡喜进来的时候,根本就没有说过他有旧疾,人是半夜发病的,没多久就死了,这样的事情,只能说那小子倒楣,跟我们又有什么干系!”
“你们这是强词夺理,推卸责任!”严康继续质问。
那几位管理人也干脆就不说话了,一切都等着皇帝的裁决。
皇帝自然能够猜得到这些事情的来龙去脉,所以并没有在朝堂上当场给出判决,而是摆了摆手,“你们都先下去吧,这件事情让朕好好想想。”
“是。”几人立刻都领命下去,唯有李知行还是被留了下来。
常公公也被喊了进去,当然只是吩咐他去吧一直禁足在大皇子府中的陆承乾去带过来。
殿中,很快又只剩下了皇帝和李知行两个人。
“不是你做的吧?”皇帝甚至都没有多问几句情况,而是直接来了这么一句话。
李知行拱手,神色不变,“此事与微臣无关,微臣也不清楚这到底是什么回事,皇城司的人,并没有参与到这一件案子里来。”
这一点,皇帝是都知道的。
至于原因,自然是因为李知行这一位皇城司统领,绝对不能够陷入到任何一件与夺嫡有关的事情中去。
“最好是跟你没关系。”
显然,皇帝并不完全相信李知行。
或许是从一开始,皇帝就从未完全信任过。
毕竟统领皇城司的人,知道皇帝太多的秘密。
李知行也早就应该做好随时都被皇帝处理掉的觉悟。
“陛下,大殿下来了,正在外面候着。”
常公公的声音很快就从外面传来。
陆承乾并没有在外面站多久,就在常公公的陪同下,走入了御书房。
“参见父皇!”陆承乾朗声。
这几日的紧闭倒是没有怎么让他觉得磋磨了自己,反而是神采奕奕,显然是觉得自己已经成功逃过了一劫。
皇帝扫了陆承乾一眼,将面前的折子扔到他面前,冷声道,“看看吧。”
那奏折,正是严康所写。
奏折之中,极力陈说陆承乾跟这件案子脱不了干系的疑点,显然是早就认定了陆承乾才是整一起诬陷郡王府事件的主谋。
“父皇!这件事情儿子是真的一点都不知情!所有的事情,都是胡喜那个小子干的,儿子要是早知道的话,是绝对不会允许他做出这样的事情来的!”
陆承乾一边说,一边开始给皇帝磕头。
一下重过一下,看在不知情的外人眼里,还真的觉得他能够有多冤枉。
皇帝撇过眼去。
“胡喜怎么说也算是你的小舅子,你就真的一点话都不帮他说?”皇帝嗤笑了一下。
太子不是没有听出来自己父亲话里的不对劲,但是事已至此,他也就只能继续这样硬着头皮演下去。
“这小子做了这么多那祸国殃民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