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快,这酒就起了效。
苏曦尧只觉得自己的意识在一点点得被抽离,随后,她直接就软软得倒了下去。
一个黑色的身影悄然出现,直接接住了倒下去的她。
“表哥。”陆景翊似乎早就知道李知行会出现,在这个时候也一点都不觉得惊讶,“她就交给你了。”
看着晕倒在怀中的女人,李知行默默颔首。
“往来沭阳城大概有一个月的时间,这一段时间里,还请照顾好自己。”李知行抱起苏曦尧,对着陆景翊交代了一句。
“放心。”陆景翊点了点头。
外头,沉溯回一直守着。
看到李知行抱着昏迷不醒的苏曦尧出来,他叹了口气,“路上小心些,我会让皇城司的人沿路跟着。”
“知道了。”李知行对着沉溯回点了点头。
皇城司的人,一早就知道李知行要护送一位很重要的人离开京城。
翌日,消息传来,原本的三皇子妃苏曦尧因为疾病暴毙,享年二十八岁,按照皇后礼制,葬于陵寝。
同日,陆景翊登基。
新帝登基,伴随着大赦天下。
李知行骑着马,护在马车一侧,带着昏迷的人,就这样离开了京城。
一切的事情,都平静得进行下去,日子如同流水一般过去。
直到一天,西境传回了消息。
“陛下,西境的昭馀国集结了十万兵力,陈兵边境,想要对我大夏的西境动手。”
这是西境传回来的紧急军情。
朝堂之上,所有人都震惊到说不出话。
自从上一次西南臣服,到现在,不过短短两年的时间,如何就又重新反了?
而这个昭馀国,又是什么时候冒出来的?
“沉溯回。”
陆景翊直接在朝堂上,点了这位如今已经接任皇城司指挥使的人。
沉溯回出列。
“为何西境一直都没有消息传回?”陆景翊皱眉。
“回禀陛下,自从半年前微臣和常羽被先帝从西境召回,西境便没有了皇城司驻地,最近这半年的时间里传回的消息也一直都是西境安宁,陛下,微臣恳请陛下可以派微臣前往西境,将一切事情都调查清楚!”
“不可!”
边上立刻就有大臣站出来反对。
“沉指挥使如今绝对不可以离京,陛下,皇城司事关京城安防,指挥使身担重责,一旦离开京城,万一又发生了像上次北国入侵那样的事情,京城的百姓可不能再遭受一次那样的浩劫了!”
这大臣说的,自然也是有道理。
然而——
先前四境烽烟起,如今朝堂之上,居然找不出一个可用的将才。
此时,所有的人都想起了一个已经消失已久的人。
“陛下!”御史台的年轻御史在这个时候站了出来,“从前边境出了这样的战事,都是李知行大人出面解决,如今,他已销声匿迹半年之久,若是能够借这一次的机会让李大人回来,说不定,还能够解了这一次的困局。”
“你这话是什么意思!”周润楠在这个时候立刻就站出来反驳,“李知行现在是身上背着通辑的逃犯,他之所以销声匿迹,是因为不想被朝廷抓住,这样犯上作乱的逆贼,一露面就应该将他重新抓回诏狱,反而还要将边境的重担交给他,这世上可没有这样的事情!”
周润楠的话,立刻引起了周围御史台官员的不满。
原本李知行消失之后,御史台就一直都没有新的御史监正,也是因为如今御史台的这帮人都知道自己并没有这个能力成为超过李知行的那个人。
所有人都认可李知行作为御史监正和皇城司指挥使的能力,偏偏只有这个大理寺卿,一直都在找李知行的麻烦。
如果不是因为周润楠一直咬着不肯放,说不定现在,李知行早就已经洗脱了什么通辑犯的身份,回到了朝堂之上,好好做他的官。
底下的官员你一言我一语,吵得陆景翊都有些头大。
不过,他的心里其实早就已经有了计较。
就象是御史台的那个年轻官吏说的那样,这些事情想要完美解决,还是得让李知行回来。
而在这个世界上,知道李知行行踪下落的人,其实就在这一座后宫里。
下朝后,皇帝去看了自己的母亲。
曾经的贵妃,如今的太后娘娘。
“出什么事了?”太后给皇帝准备了糕点,但皇帝并没有什么胃口。
皇帝便将前朝的事情同太后简单说了一遍。
“看来,你想要找李知行回来。”太后笑了一下。
尽管陆景翊并没有明着说,但是陆景翊是她的孩子,孩子心里在想些什么,做母亲的如何会不清楚呢。
“是。”陆景翊点头,“可母后也清楚,自从他送假死的苏曦尧离宫之后,便再也没有回来过,尽管皇城司的人一直暗中都在关注他的动向,可皇城司的那些招数,本身就是他教出来的,他想让皇城司的人知道的时候,皇城司的人才会知道。”
太后点头。
这一点,她也必须要承认。
“所以你来了我这里。”太后笑了一下,挥手让青儿将搁在一旁桌子上的一个包袱拿来。
青儿很快将东西送过来。
“你看看,这是沭阳城今天刚送到的。”贵妃将包裹递给陆景翊。
陆景翊接过。
包袱里,其实并没有什么特殊的东西,只是一张已经裱起来的画。
画上是一片桃花林。
桃花林中,是一个一身白衣,正靠在亭中慵懒得看着书的女子。
那个女子的眉目身形,与苏曦尧极为相似。
只是比起苏曦尧来,这女子显得更加从容了许多。
“看来,她这段时间都过得不错。”
那画上的女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