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江向东便走了。
这次进山当领队,没有公分但有工资,先前他打算去找李红玉,就让钱大山送人去公社,现在李红玉回来了,他最好还是亲自去。
“哥,”钱大山凑到江向东身边,压低了嗓子,惊奇道:“你和嫂子没吵架耶。”
江向东没好气地翻了个白眼,就说两句话,有什么可吵的。
不过今天的李红玉是有一些不一样,跟他说话语气平和,没有阴阳怪气也没有夹枪带棒,他都有点不习惯。
时间还早,红玉以为到中午,江向东怎么也该回来了,可她做好了午饭,左等右等也不见人影!
饭后,雨哗哗地下起来,她回房休息。
不知过了多久,半睡半醒间,红玉好像听到了敲门声。
但下雨天实在是太舒服了,她没能睁开眼睛,就在她又要沉睡过去时,又听到了敲门声,还有人喊:“李红玉。”
声音很大,红玉彻底醒了,起来发现外面的雨下得更大了!
开门,江向东浑身湿漉漉地站在房檐下,怀里抱着一包东西。
用塑料薄膜裹着,看不清是什么东西。
“你怎么淋着雨回来?”
入了秋,晴时还好,一下雨就有几分寒凉,且瞧江向东这模样,肯定是淋了许久。
在古代,风寒能要人命,在这里,严重了,也会伤及根本。
“你去找衣服,我去给你烧水。”
说着红玉就去了灶房。
灶房有两口灶,一口上面放了炒锅,一口放了圆形的汤锅。
汤锅是干净的,把水舀进去盖好盖子就可以添柴点火。
要想水热得快,得烧木材而非干草。
可小一点的柴块被红玉这两天烧完了,她拿起一根稍微粗大点的,找了很多角度,奈何怎么都放不进去。
叹气,刚要把木柴拿出来,江向东过来,示意红玉让开后,不知他怎么摆弄的,竟然一下子就放进去了。
再用干草当引火柴,映着跳动的火焰,冰凉的身体立时有了暖意。
“喝点水,”江向东抬头,李红玉递给他一碗热水,温声:“吃饭了吗,中午饭还有剩,是干净的。”
“吃了,”灶洞里发出噼里啪啦的声音,江向东一边拿着一根木棍在火堆里掏来掏去,一边问:“什么时候回来的?”
红玉:“昨天,我妈也没什么事,她就是难得生场病,吓到了。”
江向东:“那就好。”
两人安静下来,似乎无话可说。
这不是正常的夫妻关系,但原主和江向东就是这样的,要么不说话,要么就吵架。
这不是红玉想要的。
她回到乡下,就是有和江向东好好过日子的打算。
既要好好过日子,就不能像原主那样,总是和江向东针尖对麦芒。
只是改善关系不必急于一时,也不必没话找话,不然只会让江向东起疑。
慢慢来吧。
红玉离开,不知道一直盯着灶洞的男人偏过头,深深地看了她一眼。
.
洗个热水澡,浑身舒坦。
江向光着上半身,擦着头发往外走,看见李红玉坐在大门口缝衣服。
是他之前拿出来的,肩膀有些开线,他没在意,放在床上,打算洗完澡出来穿。
听见动静,红玉头也不抬地道:“马上就好。”
她快速地缝了几针后打结,把线绷紧,在墙角的石头上磨几下,线就断了。
把衣服递给江向东:“落雨天没事,你要不去睡会儿。”
江向东的确累了,在山上睡不好不说,他还是向导,带着一群走几步山路就气喘吁吁的文化人,时刻都把心提着,就怕出事。
现在终于平安把人带下来,李红玉也意外地回来了,他只觉得紧绷了许久的那根弦终于松了。
但还有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