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警队员已经将那个中年男人从地上架了起来,双手反剪在身后,一副锃亮的手铐在警灯的映照下,闪烁着冰冷的光。他身上的名牌西装,在刚才的扑倒中已经沾满了灰尘,显得狼狈不堪。
赵承平走到他的面前,停下脚步。
两人的目光在空中交汇。
对方的脸上,最先闪过的是一丝无法掩饰的慌乱和惊恐,瞳孔在警灯的强光刺激下,剧烈地收缩着。他显然没有预料到,警方的行动会如此迅猛和突然。但仅仅一两秒钟后,那份慌乱便被他强行压了下去,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故作镇定的冷漠。他梗着脖子,眼神里透出一股子混迹江湖多年的桀骜和顽固,仿佛在用沉默对抗着眼前的一切。
赵承平看懂了他眼神里的信息:你们抓了我的人,但你们没有证据,奈何不了我。
赵承平没有被他这种虚张声势所激怒,他只是平静地看着对方,嘴角甚至向上微微牵动了一下,露出一个意味深长的表情。那眼神,不像是在看一个嫌疑人,更像是在看一个棋局上,已经被将死的对手。
他没有多说一句废话,甚至连“你叫什么名字”这样的例行公事都懒得问。因为他知道,对于这种自以为是的“硬骨头”,任何现场的言语交锋都是多余的。真正的较量,将在审讯室里,在那些无法辩驳的铁证面前展开。
他只是侧过头,对身边的特警队长淡淡地吩咐道:“把他带上车。”
然后,他的目光,落在了那个被另一名队员用戴着白手套的手,小心翼翼地捧着的黑色公文包上。
“这个,”赵承平的声音不高,却透着一股不容置疑的权威,“重点看护,人包不分离,一同带回局里!”
“是!”
中年男人听到赵承平特意强调“公文包”时,那张强装镇定的脸上,肌肉无法抑制地抽搐了一下。这个细微的表情变化,没有逃过赵承平的眼睛。他心中最后一丝不确定,也随之烟消云散。
他知道,他赌对了。这个包里,藏着整个犯罪集团的“七寸”。
凌晨一点,市公安局刑侦支队的大楼灯火通明,气氛严肃而紧张。
所有被捕的嫌疑人,被分开关押在不同的审讯室里。经验最丰富的预审专家,已经开始了第一轮的接触和心理攻防。
而赵承平,则径直走进了技术侦查支队那间配备了最先进设备的电子物证勘验室。那只黑色的公文包,已经被放在了无菌的操作台上。
“深海”小组的核心成员全部在场,每个人的脸上,都写满了期待和紧张。
赵承平亲自戴上白手套,在高清摄像头的全程录制下,打开了公-owned包的金属卡扣。
“啪嗒”一声轻响,在寂静的房间里,显得格外清晰。
包里的东西,并不像想象中那么多。最上面,是几份打印出来的、关于“城西文化中心翻新工程”的施工方案和监理报告。这些都是些表面文章,赵承平只是粗略地翻了翻,便将它们放在了一边。
接着,是一些现金,大概有两三万的样子,被一个牛皮纸信封装着。
再往下,是一个制作精美的活页笔记本。赵承平翻开笔记本,里面用一种非常潦草的字体,记录着一些日期、姓氏的缩写以及一连串的数字。没有抬头,没有单位,就像是某种加密的暗号。
“这个,交给经侦的同志,让他们和宏达建筑的账本进行比对,看看能不能破译。”赵承平将笔记本递给了身边的老李。
最后,当赵承平将包里所有的东西都取出来后,他的手指,在包的内侧夹层里,触碰到了一个坚硬的小东西。
他心中一动,伸手进去,将它取了出来。
那是一个非常小巧的、金属外壳的u盘,没有任何品牌标识,通体黝黑,就像一块不起眼的黑色金属片。
就是它!
所有人的呼吸,在这一刻,都仿佛停止了。大家的目光,全都聚焦在了赵承平指尖那个小小的u盘上。他们知道,如果说这个公文包是潘多拉的魔盒,那么这个u盘,就是打开魔盒最核心的那把钥匙!
负责技术的专家小张,立刻接过u盘,脸上的表情,如同即将解开一道世界级难题的数学家,既兴奋,又无比凝重。
他小心翼翼地将u盘插入到一台经过物理隔离的、专门用于勘验涉案电子证据的电脑主机上。
所有人的目光,都紧紧地盯着那块巨大的显示屏。
电脑识别硬件的“叮咚”声响起,屏幕上,弹出了一个名为“备份资料”的磁盘图标。
小张深吸一口气,移动鼠标,双击点开了那个图标。
下一秒,出现在屏幕上的内容,让在场的所有人都倒吸了一口凉气!
里面没有复杂的加密,所有的文件,都赤裸裸地呈现在众人面前。
文件夹的名字,简单粗暴,却又触目惊心——“咨询费合同”、“工程款分配”、“关系维护开支”、“云溪山庄月度账单”……
小张的手,都有些微微颤抖。他颤抖着,点开了那个名为“工程款分配”的文件夹。
里面,是一份加密的excel表格。但密码提示,竟然是“wlrsr”,——王立仁生日的拼音首字母!技术人员几乎没费什么力气,就破解了密码。
当表格被打开的那一瞬间,整个勘验室里,响起了一片压抑不住的惊呼声!
那是一份详细到令人发指的分赃记录表!
里面存着好几份合同和资金往来表,涉及的金额都不小,而且多半都和那位退休领导有关。
赵承平的目光,如同被磁石牢牢吸住一般,定格在屏幕上。他的瞳孔中,倒映着那些冰冷的数字和百分比,但他的脑海里,浮现的却是一幕幕具体的、令人发指的画面:本该用于加固校舍的款项,变成了“老w”在海外账户里的一串数字;本该用于修建便民桥梁的资金,变成了刘宏达手腕上那块价值不菲的名表;本该用于城市绿化的经费,变成了孙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