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657章 最后的围猎(3 / 3)

每天见了什么人,去了什么地方,说了什么话!所有的车辆,都换成最不起眼的外地牌照民用车,所有设备,都用最高级别的加密信道!”

“保证完成任务!”小王的声音里充满了按捺不住的兴奋。

行动,就此展开。

“账房”小组的工作,枯燥而繁琐。在银行的协作室里,打印机日夜不停地工作,吐出一箱又一箱的银行流水单。分析员们面对着电脑屏幕上天文数字般的交易记录,逐笔核对,寻找着蛛丝马迹。很快,他们发现了一个共同的规律:名单上的大部分人,每个月的固定时间,都会有一笔不大不小的现金入账,名目通常是“理财收益”或“顾问费”;同时,在每个周末之前,他们又都会不约而同地,从不同的银行网点,小额、多次地提取大量现金。

而在城市的各个角落,“影子”小组的侦查员们,则像真正的幽灵一样,融入了茫茫人海。他们有时是坐在目标人物公司楼下咖啡馆里玩手机的白领,有时是停在目标别墅区外修理线路的电力工人,有时又是与目标在同一家餐厅吃饭的普通食客。

几天的监视下来,目标人物们的生活轨迹被清晰地勾勒了出来:上班、下班、回家,偶尔参加一些饭局,表面上看起来,与普通的中产阶级并无二致。他们行事谨慎,反侦察意识极强,从不在电话里谈论任何敏感话题。

然而,狐狸再狡猾,也总会露出尾巴。

周五下午,监视张建华(原东区建设局局长)的小组,传来了一个关键信息:目标下班后,没有回家,而是驱车上了一条通往市郊的高速公路。几乎在同一时间,监视李卫东(原王立仁秘书)、陈斌等其他几个核心目标的几个小组,也陆续汇报了同样的情况——他们的目标,不约而同地,都驾车驶向了同一个方向。

所有的信息,在赵承平面前的电子地图上,汇集成了一个个移动的光点。而这些光点,最终,都指向了同一个终点——位于城市远郊,一个名叫“绿野农庄”的地方。

这个发现,让赵承平的精神为之一振!他立刻下令,所有监视小组在外围待命,不要靠近,同时,他亲自调取了“绿野农庄”的所有资料。

资料显示,农庄位置极其偏僻,坐落在一片巨大的平原之上,周围几公里内,除了农田,就是稀疏的村落。进出农庄,只有一条狭窄的乡村公路,一旦有陌生车辆进入,会立刻被发现。

“好一个狡兔三窟的地方!”赵承平的眼中闪过一丝冷冽。他知道,这种地方,绝不可能是普通的休闲聚会场所。

第二天一早,天还没亮,赵承平就换上了一身半旧的户外冲锋衣,戴着一顶鸭舌帽,开着一辆从朋友那借来的、沾满了泥点的皮卡车,独自一人,前往“绿野农庄”进行实地勘察。

他没有走那条唯一的公路,而是将车停在几公里外,然后像一个经验丰富的猎人一样,借着晨雾和田埂的掩护,徒步潜行,从农庄的侧后方,接近了目标。

他在一片茂密的芦苇荡里,架起了高倍望远镜。

镜头里的农庄,渐渐清晰起来。它占地面积很大,外围用两米多高的竹篱笆和铁丝网围着,门口有保安亭,还养着几条狼狗,一有风吹草动就狂吠不止。农庄内部,并不是一个开放式的结构,而是被巧妙地分割成了几个独立的院落,每个院落都有自己的小门和围墙,彼此之间用假山、竹林和回廊隔开,私密性极强。从外面,根本无法窥探到院落内部的情况。

从“绿野农庄”勘察回来后,赵承平立刻调整了部署,一张针对这个“巢穴”的天罗地网,在夜幕的掩护下,悄然张开。他没有选择打草惊蛇的强行渗透,而是决定采用一种更具耐心和智慧的方式——围猎。

他亲自挑选了四名经验最丰富的侦查员,组成了一个代号为“猫头鹰”的特别监控小组。这个名字的寓意很明显:在黑暗中保持最敏锐的观察,等待猎物自行暴露。

行动的第一步,是在农庄周围布置监控点。这绝非易事。那条唯一的进出公路,视野开阔,任何伪装的车辆都可能引起怀疑。赵承平放弃了传统的车辆监控方式,而是采用了更为隐蔽和高科技的手段。

一个深夜,两名伪装成电信维护工人的侦查员,开着一辆印有“通信抢修”字样的工程车,以检修光缆为名,在那条公路旁一根不起眼的电线杆上,安装了一个外形酷似电缆接线盒的4k超高清针孔摄像头。摄像头的位置经过精确计算,可以清晰地拍下所有进出车辆的车牌、车型以及驾驶员的面部特征。

在农庄后方的芦苇荡深处,侦查员们挖了一个半地下的隐蔽观察哨,顶部用芦苇和泥土做了完美的伪装。观察哨里,配备了热成像仪、夜视望远镜和长焦相机,可以24小时不间断地监控农庄内部的灯光和人员活动情况。

而在几公里外的一个废弃养殖场里,专案组设立了前线指挥部。监控信号通过无线加密信道,实时传输到这里的大屏幕上。赵承承平几乎就坐镇在这里,和“猫头鹰”小组一起,开始了漫长而枯燥的等待。

时间,在监视中,变得黏稠而缓慢。

第一周,风平浪静。农庄里除了固定工作人员,只有零星的游客前来采摘垂钓,一切看起来都像是一个正常的休闲场所。专案组里,一些年轻的警员开始有些沉不住气。

但赵承平却异常平静。他深知,与狡猾的狐狸博弈,比拼的首先就是耐心。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