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夏的阳光洒在通往肖亲王军营的官道上,叶青云亲自押着十辆马车,每辆马车上都装着二十袋密封严实的水泥灰。车辙碾过路面的碎石,发出 “咯吱” 声响,像在为这次 “献宝” 之旅伴奏。他掀开其中一袋水泥,灰白色的粉末细腻如面粉,指尖捻过,带着些许凉意 —— 这是吴家村水泥窑产出的第一批优质水泥,也是他撬动更大格局的关键。
“主上,前面就是军营哨卡了!” 袁七勒住马缰,指着前方飘扬的 “肖” 字大旗。叶青云点点头,让车队放缓速度,自己则拿出肖亲王之前赠予的令牌,递给哨卡士兵。士兵见了令牌,不敢怠慢,立刻派人去通报。
没过多久,肖亲王的副将李忠就带着一队人马迎了出来。他看到马车上的袋子,疑惑地问:“叶首领,您这是送的什么物资?看着不像盐,也不是铁。”
“李副将,这是咱们吴家村新制的‘水泥’,是筑墙、铺路的好材料,比黏土结实百倍,特意送来给亲王殿下试用。” 叶青云笑着解释,让人打开一袋水泥,“您看,这东西加水搅拌后,能把石头、砖块牢牢黏合在一起,干了之后比石头还硬,用来筑城墙,再也不怕敌军攻城了。”
李忠将信将疑,却还是引着车队往军营深处走。此时的肖亲王正坐在营帐里,看着军饷账簿发愁 —— 权贵打压下,军营不仅粮饷短缺,连加固城墙的石料都不够,南蛮时不时来犯,破旧的土城墙根本抵挡不住。听到叶青云来了,还带了 “筑墙神物”,他立刻起身迎了出去。
“青云,你可算来了!” 肖亲王握住叶青云的手,语气带着急切,“你说的‘水泥’,真能加固城墙?”
“亲王殿下,您随我来!” 叶青云带着肖亲王来到军营旁的空场地,让人搬来几块石头、一桶水,当场演示起来。他让人把水泥灰和水按 “一斤水泥兑三斤水” 的比例搅拌,灰白色的水泥浆很快变得黏稠。接着,他指挥士兵把水泥浆抹在石头之间,将石头垒成半人高的矮墙,“殿下您看,等这水泥浆干透,这堵石墙就会变得坚固无比,用刀砍、用锤砸都难破。要是用来筑城墙,再配上巨石,南蛮的骑兵都冲不破。”
肖亲王蹲下身,手指戳了戳黏稠的水泥浆,又摸了摸石头缝隙,眼里满是好奇:“这东西真有这么神奇?要是真能行,咱们军营的城墙加固就有希望了!”
“殿下不妨试试!” 叶青云提议,“咱们选一段破损的城墙,用水泥和石头修补,三天后您再看效果。另外,我还写了份《水泥使用详解》,里面写了不同用途的水泥配比、搅拌方法和养护注意事项,您可以让工匠们照着做。”
肖亲王接过《水泥使用详解》,迫不及待地让人去准备。当天下午,工匠们就按照叶青云的指导,开始修补军营西侧的破损城墙。他们先把破损处的松散土坯清理干净,再用 “水泥 + 碎石 + 水” 的混合浆(按一斤水泥配两斤碎石三斤水)打底,然后用水泥浆黏合巨石,层层垒砌。叶青云在一旁不时指点:“水泥浆要搅拌均匀,不能有结块;石头之间的缝隙要填满水泥浆,不能留空隙;垒好后还要用草帘盖住,每天洒一次水养护,这样水泥才能凝固得更结实。”
工匠们起初还有些怀疑,可随着工作推进,渐渐发现水泥的神奇 —— 原本需要用糯米汁才能勉强黏合的巨石,现在用水泥浆一抹,就能牢牢粘在一起,省时又省力。肖亲王每天都来查看城墙修补进度,看着破损的城墙一点点被坚固的石墙替代,脸上的愁云渐渐散去。
三天后,水泥彻底干透。肖亲王让人找来一把大锤,亲自抡起锤子砸向新修补的石墙。“咚” 的一声巨响,锤子被弹开,石墙上只留下一个浅浅的白印,连裂缝都没有。他又让人找来几架攻城梯,让士兵试着攀爬,结果攻城梯刚靠在墙上,就被士兵用力一推,连人带梯摔在地上,石墙依旧纹丝不动。
“好!太好了!” 肖亲王激动得声音都在颤抖,一把抓住叶青云的手,“青云,你立了大功!有了这水泥,咱们不仅能加固军营城墙,还能在边境筑造更坚固的防御工事,南蛮再也不敢轻易来犯了!”
军营里的士兵们也都围了过来,看着坚固的石墙,纷纷欢呼起来。李忠感慨道:“以前咱们筑墙,用土坯怕雨水泡,用石头怕黏不牢,现在有了水泥,再也不用愁了!这东西要是能推广开来,咱们大炎的边防就能更稳固了!”
肖亲王冷静下来后,立刻意识到水泥的巨大价值 —— 这不仅能解决军营的城墙问题,还能惠及全国的城池防御。他拉着叶青云走进营帐,郑重地说:“青云,这水泥绝不能只局限于咱们军营使用。我要立刻写奏折,把水泥的功效、使用方法和你吴家村的生产能力上报给工部司,再由工部司上报皇上。要是皇上能下令在全国推广使用水泥修筑城墙,那将是利国利民的大好事!”
叶青云心中一喜 —— 这正是他希望看到的结果。水泥一旦得到朝廷认可,吴家村的水泥生产就能规模化,不仅能解决军饷问题,还能摆脱县衙门和权贵的打压,真正实现长远发展。“殿下深明大义,青云感激不尽!吴家村的水泥窑已经具备批量生产能力,只要朝廷需要,咱们随时能扩大生产,供应全国!”
当天晚上,肖亲王挑灯夜战,写下奏折。奏折里详细描述了水泥的神奇功效、叶青云的研发过程、军营试用的具体效果,还附上了叶青云写的《水泥使用详解》,恳请工部司派人实地考察,奏请皇上采购水泥,在全国城池、边防要塞推广使用。
奏折写好后,肖亲王派快马送往京城工部司。工部司郎中王大人接到奏折时,正为全国城墙修缮的事头疼 —— 朝廷下了令要加固各地城墙,可传统的黏土、糯米汁不仅成本高,还不耐用,各地官员纷纷上报 “材料短缺”。看到奏折里描述的 “水泥”,王大人起初以为是夸大其词,可看到附带的《水泥使用详解》和肖亲王的亲笔担保,又有些心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