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天然小说>其他类型>一不留神就穿越> 第67章 造万斤锤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67章 造万斤锤(1 / 3)

一、冶铁厂内察困境,人工锻打陷瓶颈

吴家堡的冶铁厂永远裹着一层灼热的热浪。三伏天的日头刚爬过墙头,熔炉里的炭火就已烧得通红,火星从炉口喷溅出来,落在青石板上,烫出一个个小黑点。十几个工匠光着膀子,抡着十几斤重的铁锤,围着烧得发白的铁坯敲打,“叮叮当当” 的锤声震得人耳膜发颤,汗水顺着他们黝黑的脊背往下淌,在腰上的布巾里拧出半碗水来。

叶青云站在冶铁厂的凉棚下,手里拿着一块刚锻打的铁锅坯,指尖划过边缘凹凸不平的纹路,眉头渐渐皱起。“王铁匠,这铁锅坯怎么还这么粗糙?” 他朝着不远处正在指挥锻打的冶铁厂总管王铁匠喊道。

王铁匠擦着额头的汗跑过来,看着叶青云手里的铁坯,无奈地叹了口气:“叶大人,不是兄弟们偷懒,实在是这铁坯太硬,人工锻打费劲得很!一块铁锅坯要六个工匠轮流打半个时辰,才能勉强敲平,边缘还是难免不整齐。现在骑兵要盔甲、农具要铁锅,订单堆得像小山,咱们就算把工匠分成三班倒,也赶不上需求啊!”

叶青云顺着王铁匠指的方向看去,冶铁厂的角落里堆着几十块待锻打的铁坯,旁边的成品区却只摆着十几副盔甲和几十口铁锅,差距悬殊。他走到锻打区,看着工匠们抡锤的动作 —— 一个工匠刚抡完一锤,就扶着膝盖大口喘气,另一个立刻接上来,铁锤落在铁坯上,只能砸出一个浅坑,要反复砸十几下,才能让铁坯稍微变形。

“这样下去不是办法。” 叶青云轻声呢喃,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铁坯。人工锻打不仅效率低,还浪费人力 —— 现在冶铁厂有五十名工匠,大半都耗在锻打上,其他工序如熔铁、制模都缺人手;而且锻打的质量不稳定,有的铁坯敲得薄厚不均,做成盔甲容易变形,做成铁锅容易漏水。

他想起之前去大辽城时,耶律烈提到北蛮的骑兵盔甲都是用 “大锤” 锻打,虽然也是人工,但锤子更重,效率稍高些。可北蛮的大锤最多也就两百斤,还是要靠几个工匠合力抡动,跟吴家堡现在的情况差不了多少。

“要是能有个更重的锤子,不用人抡,自己就能砸下去就好了。” 一个年轻工匠一边擦汗一边嘀咕,话刚说完,就被王铁匠瞪了一眼:“净想些没用的!哪有不用人抡的锤子?除非是万斤重的神锤,自己能掉下来!”

“万斤重的锤…… 自己掉下来……” 叶青云心里突然咯噔一下,像是被什么东西点醒了。他快步走到凉棚下,拿起纸笔,飞快地画了起来 —— 一个巨大的锤头,挂在吊钩上,四周架着滑轨,吊钩通过绳索连接到绞盘上,用畜力拉动绞盘,把锤头升到高处,再松开绳索,让锤头顺着滑轨自由落体,砸在铁坯上。

“王铁匠,你看这个行不行!” 叶青云把图纸递给王铁匠,指着上面的结构,“做一个五吨重的锤头,就是咱们说的‘万斤锤’,用铸铁打造;在锻打区架四根木柱,木柱上装铁制的滑轨,确保锤头能笔直落下;再做一个带齿轮的绞盘,用牛或马拉动,把锤头吊到两丈高,松开绞盘,锤头靠自重砸下去,力道肯定比人抡锤大得多!”

王铁匠凑过来看图纸,眼睛越睁越大:“叶大人,这…… 这能行吗?五吨重的锤头,要是掉偏了,不得把冶铁厂砸了?而且滑轨能不能撑住这么重的锤头啊?”

“只要设计得好,肯定行!” 叶青云指着图纸上的滑轨,“滑轨用硬木做框架,里面镶上铁条,打磨光滑,锤头两侧装滑轮,卡在滑轨里,肯定掉不偏;木柱用最粗的楠木,埋进地下三尺深,再用铁箍加固,绝对能撑住锤头的重量;绞盘用铸铁做齿轮,绳索用十几根牛皮绳拧在一起,承重肯定够。”

旁边的工匠们也围过来看图纸,七嘴八舌地讨论起来:“要是真能成,咱们就不用这么累了!”“万斤锤砸下去,一块铁坯说不定一下就能砸平!”“就是不知道好不好做,这么大的锤头,怎么铸造啊?”

叶青云看着大家期待的眼神,拍了拍王铁匠的肩:“王铁匠,这事就交给你了!需要什么材料、什么人手,尽管跟王五说,吴家堡全力支持!咱们早点把万斤锤做出来,就能早点解决锻打难题,骑兵的盔甲、百姓的农具,都能尽快做出来!”

王铁匠握紧图纸,重重点头:“叶大人放心!属下定不辱命,就算拼了这把老骨头,也得把万斤锤造出来!”

二、图纸细化破难点,工匠合力解难题

接下来的三日,叶青云几乎天天泡在冶铁厂,和王铁匠一起细化万斤锤的图纸。原来的草图只有大致结构,现在要算出每个部件的具体尺寸:锤头高五尺、宽三尺、厚两尺,用铸铁铸造,重量刚好五吨;滑轨长两丈五,木柱高两丈八,埋入地下三尺,露出地面两丈五,正好让锤头能从两丈高落下;绞盘直径一丈,装十二个铸铁齿轮,绳索用二十根牛皮绳拧成,直径有碗口粗,承重能达到十吨,足够吊起锤头。

“锤头的底部得磨平,不然砸在铁坯上受力不均,容易把铁坯砸歪。” 王铁匠拿着尺子在图纸上比划,“还要在锤头两侧装两个铁滑轮,滑轮的直径要跟滑轨的槽刚好匹配,这样才能顺畅滑动,不卡顿。”

叶青云点头,在图纸上标注:“锤头底部铸造成平面,误差不能超过半寸;滑轮用精铁打造,表面要打磨光滑,减少摩擦。另外,在滑轨的底部装一块厚铁板,防止锤头落下时砸坏地面,铁板下面还要垫三层石板,增加承重。”

绞盘的设计是另一个难点。要拉动五吨重的锤头,需要足够的拉力,光靠一匹马肯定不够。叶青云和王铁匠商量后,决定做一个 “双绞盘”—— 两个绞盘并排安装,用齿轮连接,两匹马同时拉动,拉力能翻倍,轻松吊起锤头;还在绞盘旁装一个制动杆,松开时能慢慢放下锤头,避免速度太快砸坏铁坯。

“制动杆得用硬木做,外面包一层铁,不然反复摩擦容易磨损。” 王铁匠补充道,“还要在绞盘上装一个刻度盘,标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