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道!
这三个字就像是巨石一样,狠狠的在李明轩的星湖中掀起滔天巨浪!
作为派系的二号人物,赵可怀倚重的心腹。
李明轩当然知道发生在河东道北部的诸多事情,知道太平道这三个字,究竟寓意着什么,究竟代表着什么!
“刁民!”
太平道,就是刁民的集合体!
刁民们在太平道的统一指挥下,展示出了令人心慌的巨大力量,同时也做出了一番成就。
李明轩瞧不起黔首黎庶。
但这并不代表他蠢,也不代表着他的政治嗅觉有多么的低!
在李明轩看来,太平道已然可以与反贼划上等号了!
而现在。
太平道竟然传播到了关西境内!
并且还大行其势,同州州城内一眼望去,腰间悬挂着土黄色麻布的太平道信徒,竟然占了总数的六七成以上!
太恐怖了,太耸人听闻了!
大魏历史上,还从来没有过任何一种祸乱天下的邪教,可以拥有这样逆天的传播速度与凝聚力!
李明轩的手,开始在宽大袖袍下轻轻颤抖。
一阵深秋的寒风袭来,让他身躯猛地一颤,要不是侍卫眼疾手快扶了一把,怕是要来个平地摔。
“去查!”
“去好好的查一查,这太平道,为什么在关西传播的这么快,这么广!”
李明轩的嗓音沙哑,语气中满是对未知的不安。
不安感,萦绕心头。
而查到的结果,却让他的一颗心彻底沉入了湖底!
太平道,已经深入人心了
“家主。”
“据说这太平道,是两个月前,从河北河东那边传过来的,如今已经传遍了整个关中,不日怕是就要传遍整个关西道!”
“不光是同州城内,满是太平道的信徒。”
“似乎就连长安城内,也已经快要变成这副样子了…至于岐州,大抵也是个类似”
李明轩听见这话,怔住了。
岐州就是他扶风李氏的所在地,换言之,太平道已经扩张到他家门口了!
本来太平道远在河东北部闹事的时候。
因为天高路远,再加上朔州等地的世族本来就不算多,所以李明轩并没有太过于在意。
可现在却不一样了!
太平道已经拿着刀,架在他的脖子上了!
李明轩由衷的体会到了一个多月前,河东北部世族所面临的局面。
当时的他,尚不在意。
然而一眨眼的功夫,倒霉的就轮到他了!
“坏了,坏了”
李明轩坐在书桌后,怔然良久之后,才慢吞吞的吐出这么一句话。
紧接着。
他就忽然间站了起来。
一把从身旁的架子上拿过自己的大氅披在身上,不由分说的便径直往门外走去。
“走,回岐州!”
“去陇右会见凉国崔文渊的事情暂且搁置一下,老夫要亲自回岐州一趟!”
“无论如何。”
“也断然不能再让太平道,在关中大地上继续这么横行无忌,毫无阻碍的传播下去了!”
不久之后。
车队重新启程。
在深秋月色的笼罩下,沿着关中平坦的官道,朝着天下曾经的中心长安城行去。
准备穿过长安,返回岐州!
次日。
午后时分,秋风萧瑟的长安城外,车马辚辚行来。
系在马车车厢顶棚下的铃铛,随着轻微的颠簸而不断摇晃着,发出一阵阵清脆悦耳的响声。
车厢内,李明轩闭目沉思。
可当他睁开双眼,掀开车帘,准备打量打量外界的景象时,不禁露出了那双布满红血丝的双眼。
李明轩一夜未眠。
哪怕已经年近五旬的他,身体和精神已经非常的劳累了,但就是睡不着,硬生生的睡不着!
巨大的压力,落在肩膀上。
上一次面对这么大的压力,似乎还是在他的长女病逝,家族遭到打压之时,再上一次则是刚刚成为家主后不久,被族中长辈逼迫的时候。
可前两次危机都渡过去了,前两次压力,也都在最后转变成了动力。
但
这一次呢?
也不知道是不是年纪大了,李明轩忽然有了种英雄末路的荒诞感觉,冥冥中,似乎有那么一个不详的预感。
“唉”
他合上压根就没翻动过的书本。
随手放在一边之后,脑袋就探出车厢,看向了西侧那豁然从地平线上出现的巍峨雄浑的…长安城!
长安!
千年帝都!
虽然历经无数风雨,让这座巨城的城墙,显得有些斑驳了,可这种斑驳也在另一方面,加深了那一股历史的厚重感。
长安城外,车马如龙。
各式各样的车辆,各式各样的行人。
来自于天南海北的货物等待着接受检查后,进入长安城,与这些货物一同准备进城的,还有大量的大魏商贾,与模样各异的异国行商。
看了一会之后,李明轩就忽然感觉有些异样。
因为这都好半天回去了,堵塞在城门外官道上的队伍,却根本就没有要往前前进的意思。
“什么情况,堵的这么严重?”
作为天下首屈一指的大都市,长安和洛阳、汴京、扬州等地一样,非常的繁忙,水泄不通的情况很是常见。
但问题是,即便是再堵,也应该有所前进才对。
“来人,去看看,前边什么情况?”
一名侍卫抱拳一礼,随后骑着马匹越上官道两侧的土坡,从另一边绕过去后,跑去前边查看情况。
许久后,他策马奔回,禀报道:
“回禀家主,前边有人在闹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