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城。
原本城内的繁华与喧嚣,已经随着气氛的愈加凝滞,而彻底荡然无存。
来往的各族行商们,几乎在战争的阴云到来的第一瞬间,就宛如一群鸟雀一样迅速的从兰州城内跑路离去了。
商人的嗅觉,一向是很灵敏的。
他们刚刚逃出去不过两日之后,兰州城外三十里处,就已经出现了宁晨大军前锋的踪迹。
战云密布,气氛紧张。
整个兰州城,似乎已然到了一个岌岌可危的地步了…哪怕这一战,还完全没有开始打。
凉国王宫大殿。
老迈的崔文渊,身上裹着厚厚的毯子,宛如活死人一样,躺在椅子上一动不动。
殿内。
凉国的文武群臣齐聚一堂。
虽然明面上说是文武群臣,可实际上也不过只有几10号人罢了,毕竟凉国的国土范围虽然不小,但人口却不多。
“父王!”
“如今兰州城内,共有军民二十八万余人,其中有3万将士,二十五万百姓。”
“粮食共计三十万石,马草十万石左右,战马共有两万余匹,除此之外,还有数万大军正在从凉州等地赶来,不日即将抵达!”
这算是好消息。
所以崔辰修在说的时候,脸上好歹还挂着一抹淡淡的笑容,但很快,她的笑容就消失了。
“但时局,却不容乐观。”
“这几天来,儿臣屡次派人试图在渭州与兰州之间阻击敌军,可最终的效果却近乎于没有。”
“唉……”
“这一战,不好打了,敌军的战斗力很强,最起码也要比突厥人要强!”
这话一说出口。
在场的所有人,都是不禁生出一身冷汗!
凉国大军的前身,就是陇右边军,与突厥人的战斗力约莫可以划等号,可…经过几天的试探下来,结果却让人心寒。
敌军很强,比突厥人还要强!
那么换句话说,起码在战斗力这一方面,敌军是要强过凉国的大军的!
“事已至此,世子殿下倒也不必过于气馁。”
一旁的突厥阿史德氏首领咳嗽一声,用一嘴比较流利的汉话宽慰道:
“近些年来天气冷的早,雪基本上都比以前要大。”
“漠南草原那边已经下鹅毛大雪了,不出意外的话,兰州这里这两日也会天降暴雪!”
“一旦暴雪降临。”
“对于我们守城来说,就是个好消息。”
“再加上漫长的寒冬,与兰州城内的军粮储备,怎么着挺几个月都是没问题的,而久攻不下之后,敌军必定撤退!”
“此战虽然不好打,但只要耐着性子守城,避而不战,避其锋芒。”
“我们凉国,就终究还有一线生机!”
阿史德铭这番话,可谓是把敌我双方的优劣势分析的明明白白了。
兰州好歹是一座坚城。
只要不自己作死,好好的在城池里边防守着,那么大概率上就不可能会在短时间内被人攻下!
“大将军说的是。”
窦氏的家主也开口了,点头附和之后,继续道:
“除了坚守不出之外。”
“我等还有大量的骑兵可以使用,只要趁其不备之际,凭借着对于地形和环境的熟悉,未尝没有机会袭扰敌军,迫使其撤军!”
“是啊,是啊……”
“我等只要坚持下去,就还有机会!”
“世子殿下倒是也不必如此悲观,兰州城高池深,还有充足的粮草和兵马,外加寒冬降临,种种因素加持之下,大抵是能够度过此次难关的!”
众人纷纷开口,都是在说些加油打气的话。
可…事实,真的是这样的吗?
崔辰修对此颇有些怀疑,不过既然大伙都这么说了,他也没有在战前故意跳出来败坏士气。
从始至终。
坐在上首的崔文渊,都是紧闭着那双混浊的双眼,看不出丁点的情绪波动。
但他心中,对于这一战是很悲观的。
凉国割据一方不假,但却完全不能称之为一个合格的政权,因为内部集权太差了!
六大家族,胡汉两族。
说好听点是可以各取所长,互相弥补对方的不足之处,可说难听点就是权力分散,内部难以做到拧成一股绳!
兵马数量看上去多。
然而不开战,或者是大战顺利的话,倒是也没啥问题,只不过一旦战争陷入僵局,甚至是落入下风之后,内部必然就要分裂!
而敌军来历不明,兵力也不明。
这一战完全就是蒙着眼跟别人厮杀,如何能够占据上风,一旦局势不利,凉国可就要当场分崩离析了……
崔文渊心中长长的叹息一声。
他觉得这个道理,在场还是有很多人都能明白的,但却没有一个人把这话挑明的说出来。
说到底。
各家各族,都有着不一样的政治诉求和利益诉求啊!
“罢了,罢了……”
“我一个将死之人,哪能管的了这些?”
崔文渊嘴角露出一丝苦笑,不再继续纠结于此事,但冥冥中他却可以肯定一点,那就是这个世道,这个天下,怕是真的要发生巨变了……
与此同时。
兰州城外,一支数万人的大军,已经沿着官道缓缓的压到了十里开外的地方。
宁晨骑着战马,远眺一眼远方的兰州城后,就挥了挥手,下令道:
“就地扎营!”
“派出两路骑兵,各两千人马,再辅以三千步兵朝着兰州北、南两个方向迂回,打掉敌军在兰州周围布置好的据点和堡垒!”
“大军立刻开始构筑营垒。”
“并把营垒像南北两侧延伸,方便我大军从容不迫的进攻兰州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