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食谱’,究竟是用什么写成的。”
……
三日后。
以伊藤博文为首的朝和国使团,终于获准进入开拓港。
当他们的商船缓缓驶入那由钢铁与混凝土浇筑而成的港湾时,即使是早已做好了万全心理准备的伊藤博文,心脏也漏跳了一拍。
太大了。
这里的一切,都大得超出了他们的想象。
码头像山峦般耸立,蒸汽起重机如同传说中的独臂巨人,轻易地吊起数万斤的货物。
铁轨在码头与城市间纵横交错,发出“哐当哐当”的声响,一列列没有马匹牵引的钢铁长蛇,喷吐着浓烟,飞速驶过。
宽阔得足以容纳十辆马车并行的街道上,铺着平整的黑色沥青。
一种名为“有轨电车”的奇特交通工具,在街道中央的轨道上“叮叮当当”地平稳滑行,引得使团成员们纷纷发出压抑不住的惊呼。
街道两旁,再也看不到低矮的木质房屋。
取而代之的,是一栋栋高耸的红砖或水泥建筑,风格简洁而硬朗,充满了力量感。
无数高耸的烟囱,如同钢铁的森林,直插云宵,不知疲倦地向天空喷吐着像征着工业脉搏的浓烟。
整个海州,就是一座正在发出震耳欲聋轰鸣声的,巨大的机器。
而生活在这座机器里的“零件”们,也与他们想象中完全不同。
街上的行人步履匆匆,脸上没有麻木与顺从,反而洋溢着一种自信甚至带着几分傲慢的神采。
他们穿着统一配发的蓝色或灰色工作服,精神饱满。
维持秩序的警察,身穿笔挺的黑色制服,腰间挂着统一的左轮手枪,眼神锐利如鹰。
当使团的车队穿过街道时,伊藤博文注意到,路边的民众只是投来好奇而审视的目光,没有任何人下跪,甚至连躬身行礼的都没有。
那种发自骨子里的平等与尊严感,让他感到一阵莫名的心悸。
这,就是沐瑶治下的共和国?
这哪里是一个国家,分明是一个武装到了牙齿的战争机器,和一座效率高到令人发指的巨大工厂。
伊藤博文不动声色地收回目光,将心中的震撼与恐惧,死死地压在谦卑恭顺的面具之下。
他身边的副使和随员们,早已面如土色,手心冒汗。
“伊藤大人……”副使小声地,用带着颤音的朝和语说道:“这……这里简直是……是鬼神的国度。”
“慎言。”伊藤博文低声呵斥,但自己的声音也有些发干:“从现在起,忘记我们是谁。我们只是前来向神明朝圣的,最虔诚的信徒。”
他深深地吸了一口气,强迫自己冷静下来。
越是如此,就越证明陛下的决策是何等英明。
与这样的国家为敌,朝和国连一天都撑不下去。
他们唯一的生路,就是“学习”。
不惜一切代价地学习,然后追赶,直到有朝一日,他们也能拥有这样的力量。
……
车队最终停在了迎宾馆前。
这里曾是前朝的一座王府,如今被改造成了专门接待外宾的场所。
但内部的装璜,却已经完全被改造。
奢华的雕梁画栋被简洁的线条取代,墙上挂着的不是字画,而是共和国的版图和海州港口的规划图。
一切都透着一股实用、高效、甚至有些冰冷的现代气息。
在一名共和国外交部官员的引领下,伊藤博文独自一人,前往沐瑶的办公室,觐见那位传说中的女人。
他怀着朝圣般的心情,踏入了那间决定着东大陆命运的办公室。
办公室里没有想象中的奢华与威严,反而象一个巨大的工坊。
墙上的巨幅地图,黑板上密密麻麻的公式和草图,堆积如山的报告与蓝图……这一切,都让伊藤博文感到一种智识上的绝对碾压。
然后,他看到了那个坐在文档堆后面的女人。
她穿着一身简单的白色衬衫,长发随意地束在脑后,脸上未施粉黛。
然而,当她抬起头时,那张美得不似凡人的脸庞,和那双仿佛能洞穿人心的凤眸,还是让伊藤博文在一瞬间忘记了呼吸。
间谍送回的画象,不及她本人风华的万分之一。
更可怕的是,那美丽之下,是深不见底的冷静与权柄。
她只是静静地坐在那里,却仿佛是整个世界的中心。
“朝和国特命全权大使,伊藤博文,叩见炎黄共和国总统,沐瑶大人。”
伊藤博文没有丝毫尤豫,双膝跪地,行了一个无可挑剔的五体投地大礼。
他将自己的额头,紧紧地贴在冰冷的地板上,姿态谦卑到了极点。
“请起吧。”沐瑶的声音很轻,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力量:“在共和国,不兴跪拜之礼。伊藤大使,请坐。”
“谢大人。”伊藤博文恭躬敬敬地站起身,却只敢在椅子上坐了半个臀部,腰杆挺得笔直。
“大使远来辛苦。”沐瑶的嘴角带着一抹浅笑,仿佛邻家姐姐般温和可亲:“不知贵国天皇,派大使前来,所为何事?”
来了。
伊藤博文心中一凛,连忙从怀中取出一份用最华丽的丝绸包裹的国书,双手高高举过头顶。
“启禀大人。我朝和国,自古以来便对天朝上国心怀无限景仰。如今,大人扫清六合,再造乾坤,创建共和国,实乃万世不遇之盛举。我皇玉仁,对大人之功绩与智慧,敬佩得五体投地,日夜感念。”
他的言辞极尽谄媚,仿佛沐瑶不是凡人,而是降临世间的神佛。
“我皇特派微臣,前来‘朝拜’大人。其一,是为献上我朝和国最微不足道的贡品,以表达我皇对大人最崇高的敬意。”
他拍了拍手,门外,几名随从抬着数个巨大的箱子走了进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