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天然小说>其他类型>道之恒道> 第112章 三洞神仙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12章 三洞神仙(2 / 2)

铁拐李葫芦装仙丹,里边一直冒青烟;

汉钟离手拿芭蕉扇,犀牛扇子法无边;

张果老神驴桥上过,神驴桥上跑颠颠;

吕洞宾宝剑背在肩,剑锋入地鬼寻难;

何仙姑笊篱神通广,瑞气千条照九天;

韩湘子笛子更奇妙,五音六律在里边;

蓝采和花篮神仙宝,里边能装四名山;

曹国舅手持阴阳板,一块正来一块反。

老祖道:“你说的很好!中洞八仙是世间传颂最多的神仙,也是最接地气的神仙,他们就好似那夜空中最为璀璨耀眼的星辰一般,每一颗都散发着属于自己独一无二的绚烂光芒。他们的身影以及所经历过的种种传奇故事,恰似一幅美轮美奂、色彩斑斓的宏大画卷。这幅画卷时常会在民间口口相传的古老传说里以及各类精美的艺术作品当中共同展现出来。”

“这些神仙们往往被视为吉祥如意与长寿安康的象征,仿佛是那永远矗立在茫茫大海之上的不灭灯塔,源源不断地放射出温暖而明亮的光线,穿透重重迷雾,驱散黑暗阴霾,将人们内心深处对于美好生活的热切向往一一照亮。无论是在艰难困苦的时刻,还是在迷茫彷徨的时候,只要抬头仰望,就能看到这八位神仙如同指引方向的明灯,给予人们希望和勇气,让人们坚信美好的未来终将会到来。”

王小东道“师叔讲的是,弟子受教了,还有就是下洞八仙了,他们是:

班罗圣主首位仙,其次张千和鲁班;

张千手拿胡书木,鲁班脚踏乱桃园;

云臣大师度众生,修真养性善良仙;

和合二仙抱头笑,刘海施财洒金钱;

算上杜康整七位,就差刘伶没聚全;

杜康造酒刘伶醉,不醉三年不要钱。

且说一说这下八仙吧!他们都处于地仙境的层次,但关于其具体成员构成,除了上面这个说法,竟然存在着另外两个不同的版本呢!先来说说第一个版本,根据明朝杂剧《贺升平群仙庆寿》中的记载,下八仙分别是王乔、陈戚子、徐神翁、任风子、刘海蟾、刘伶、陈抟以及毕卓这八位如同璀璨星辰一般闪耀夺目的人物。其中,王乔身姿飘逸,仿佛能够御风而行;陈戚子则以智谋过人而着称;徐神翁神秘莫测,拥有着非凡的神通;任风子性格豪放不羁,行事洒脱自由;刘海蟾更是道骨仙风,一派高人风范;刘伶嗜酒如命,留下了许多趣闻轶事;陈抟则是精通养生之道,深谙天地自然之理;毕卓则以其豁达乐观的人生态度为人所称道。

第二个版本,则是在另一部作品《何仙姑宝卷》当中,对于下八仙的记载又有所不同啦!这里所说的下八仙乃是由广成子、鬼谷子、孙膑、刘海、和合二仙、李八百以及麻古等八人所组成。广成子相传是黄帝时期的得道仙人,他智慧高深,传授了无数修仙妙法;鬼谷子则是您老人家,是纵横家的鼻祖,谋略无双,左右天下局势;孙膑身残志坚,凭借着卓越的兵法才能名垂青史;刘海前额留着那标志性的短发,形象深入人心;和合二仙象征着和谐美满,给人们带来幸福和吉祥;李八百据说活了八百多岁,长寿有道;麻古则是一个充满传奇色彩的人物,有着种种神奇的经历。

只见那老祖微微颔首,脸上露出一抹欣慰之色,缓声道:“嗯,你能记得如此清楚,实乃不易啊!这些个不同的版本虽然存在一些差异,但它们无一不是广大劳动人民内心深处最美好的向往和对于那些人物的高度认可。在这两种版本之中所呈现出来的下八仙们,尽管具体人员有所不同,然而他们每一个都独具特色、各有千秋。这些仙人不仅仅只是传说中的虚构形象,更是承载了世世代代人们对于那种超脱凡俗、超凡入圣之崇高境界的深深憧憬以及无尽的遐想。”

王东瞪大了眼睛,满脸狐疑地盯着眼前的老祖,心中充满了疑惑与不解。他再次开口发问道:“对的师叔,弟子还有一个疑问,东方朔和孙膑竟然能如此名列前茅?这其中到底有着怎样不为人知的秘密啊?”

只见老祖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抹神秘的微笑。他轻轻抬起手来,捋了捋那花白的胡须,然后用一种低沉而又轻柔的声音缓缓回答道:“孩子啊,你有所不知。这东方朔乃是太白金星李长庚的精华所化。想当年,太白金星在天庭之中地位尊崇,法力高强,其身上蕴含着无尽的仙力与智慧。而这东方朔便是继承了太白金星的部分精华而降生于世。至于那孙膑嘛,则更是大有来头。他可是你师叔姜太公的一缕神魂转世投胎而来呀!姜太公何许人也?他可是封神大战中的关键人物,神通广大,智谋过人。如今这孙膑带着姜太公的一丝神魂之力转世,自然天赋异禀,实力非凡。所以说,以他们这样的身世背景,一旦成仙之后,岂能不厉害呢?”

王小东微微皱起了眉头,心中满是疑惑与好奇,他再次追问道:“那么请问您老人家和那位声名远扬的王敖老祖之间是否有着亲兄弟般的关系呢?”

只见老祖轻轻地点了点头,他的目光深邃而坚定,仿佛穿越了时空,回到了那段久远的岁月。然后,他用一种沉稳且不容置疑的语气回答道:“的确如此,王敖老祖正是我那同父同母、血脉相连的亲弟弟啊!”说到这里,老祖的脸上流露出一丝感慨之色,似乎回忆起了许多曾经与弟弟共同经历过的往事。

王小东一脸恭谨之色,微微躬身行礼后开口说道:“弟子谨遵教诲,不过弟子曾闻听在那唐宋时期诸多精彩纷呈的演义故事当中,似乎常常能够看到王敖老祖座下高徒活跃其中的身影呢?不知此事是否属实呀?”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