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天然小说>其他类型>道之恒道> 第146章 长平之战(六)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46章 长平之战(六)(1 / 2)

长平之战天地间,将士英魂永流传。

长平之战结束后,白起面临着一个艰难的抉择。尽管他是一位杰出的将领,但他毫不犹豫地拒绝了统兵攻打邯郸的命令。他的决定并非出于怯懦或犹豫,而是基于对现实情况的深刻理解和对士兵生命的尊重。

正如白起亲口所说,长平之战给秦军带来了巨大的伤亡。这场惨烈的战斗使得秦军损失过半,超过三十万的士兵在战场上牺牲。这样的损失不仅使秦军的兵力严重匮乏,也让白起意识到继续进攻邯郸将会面临巨大的困难和风险。

相比之下,你率领着残兵在绝境中奋勇突围,展现出了非凡的勇气和决心。你没有选择卑躬屈膝地投降,而是选择以马革裹尸的方式结束自己的生命,这种英勇无畏的精神令人钦佩不已。

在那漫长的四十六天里,你们面临着断粮的困境,士兵们甚至不得不“阴相杀食”来维持生存。然而,令人惊叹的是,尽管环境如此恶劣,你们的士气却如钢铁般坚韧,没有一个人选择投降。这种顽强的意志和对胜利的执着追求,使你们成为了真正的英雄。

你将残兵重新整编为四队,如猛虎下山般连续发动五次冲锋。每一次冲锋都充满了力量和决心,你们以无畏的勇气和顽强的斗志,硬生生地在秦军坚固的防线上撕开了一道缺口。如果不是白起调遣重兵堵截,并亲自下场肉搏,你们差一点就能成功翻盘,创造出一个惊人的奇迹。

一些人竟然如此不负责任,为了推卸长平之战中赵国所应承担的责任,将赵孝成王和平原君的种种失误,像一座沉甸甸的大山一样,毫不留情地全部压在了你的肩膀上,这实在是太不公平了!

赵括和公主听到师叔这番充满真情实意的话语,心中的委屈和无奈顿时如决堤的洪水一般,再也无法抑制。他们的泪水像断了线的珠子一样,不停地滚落下来,浸湿了衣襟。

赵括心中明白,这场战争的失败,确实有他指挥不当的原因,但赵王和平原君也并非完全没有责任。然而,他深知君臣之间的关系,又怎敢轻易将责任归咎于他们呢?

公主更是心痛不已,她知道赵括的难处,也明白赵王和平原君的决策对战争结果有着重要影响。但她同样不敢对赵王和平原君有丝毫怨言,只能默默地流泪。

就在这个时候,王大东又一次张开了嘴巴,缓缓说道:“我听说啊,有人讲李牧这个人,是你推荐给赵王的,是不是真有这么回事啊?”

赵括听到这句话后,身体猛地一颤,喉咙里像是被什么东西堵住了一样,一时间竟然说不出话来。过了好一会儿,他才勉强发出声音,那声音就像风中的残烛一般,微微颤抖着:“是的,师叔,您说得没错,李牧确实是我举荐给赵王的。”

他深吸一口气,稍稍平复了一下情绪,接着说道:“想当年,长平之战爆发的时候,我看到李牧虽然只是一个小小的军官,但他的军事才能却非常出众。我当时就觉得,如果能让他来负责防守北边的国境线,一定能够抵挡住匈奴那凶猛如狼、残暴似虎的进攻。所以,我毫不犹豫地向赵王举荐了李牧,希望他能担当起这个重要的职责。”

王大东道:“你的这一举荐犹如夜空中最璀璨的星辰,熠熠生辉!李牧后来在赵国北部边境的防御中犹如战神附体,表现得极为出色,这无疑证明了你的慧眼如炬。李牧后来更是拜师于王禅老祖,犹如蛟龙得水,通过灵活多变的战略,成功抵御了匈奴如潮水般的进攻,并在后来的军事生涯中犹如一颗耀眼的明星,成为赵国的重要将领。因此,可以确凿无疑地确定李牧的早期晋升与你的推荐有着千丝万缕的直接关系。”

王大东沉默了一会儿,然后缓缓地说道:“师侄啊,你千万不要过于自责。要知道,你最终能够以仅仅五十万缺乏粮草的军队,去与那六十万精锐的秦军展开决战,这本身就是一件非常了不起的事情。尽管最终失败了,但你所表现出来的勇气和决心,已经让所有人都为之震撼。而且,在这场战斗中,你的战亡人数竟然与秦军相差无几,这充分显示出你在指挥作战方面的卓越才能,简直就像蛟龙出海一般,威震四方啊!”

他稍稍停顿了一下,接着说道:“更重要的是,你的对手可是白起和王乾这两位当世名将啊!他们的军事才能举世公认,而你能够与他们一较高下,这就已经证明了你绝非庸才。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你甚至可以称得上是一名名将!”

最后,王大东加重语气说道:“而最能证明你并非庸才的,就是对手白起的那一句话:‘此子若不死,必成秦国大患’。这句话可不是随便说说的,它代表着白起对你的高度评价和认可。所以,师侄啊,你绝对不要气馁,要相信自己的能力,未来就是在仙界也必定会有一番作为的!”

白起何许人也?那可是四十年来未尝一败的常胜将军,他对你能有如此评价,足见你之能力,犹如那夜空中最璀璨的星辰,熠熠生辉!有了这般至高无上的评价,你也当无愧于这世间众人了!”

王大东面带微笑,又缓缓说道:“你能获得如此殊荣,在战国时期,恐怕也只有你一人能够做到啊!白起在战后向秦王禀报时,毫不掩饰地说:‘赵军虽然战败了,但我们秦国的士兵也有过半都战死了。’他不仅用隆重的礼仪厚葬了你,还取走了你的佩剑留作自用,这无疑是对你表示出了至高无上的敬意啊。而且,那四十万赵军惨遭屠杀之后,他们的怨气直冲九霄,若不是你镇住了这些冤魂长达两千多年,恐怕早就会惊扰到世人了。仅仅就这一点来说,你做得就已经非常出色了呀!那么接下来,你有什么打算呢?”

赵括听了王大东的这番话,感动得热泪盈眶,他感激涕零地说道:“多谢师叔您的仗义相助啊!我打算让那些愿意转世投胎的人,分批次地踏上轮回之路,让他们重新开始新的人生。而对于那些想要回到家乡去探望的人,我会赐予他们一段时间的假期,好让他们能够亲眼目睹家乡的巨大变化,并且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