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借助小世界的力量,想要战胜这样的强敌,希望无疑是非常渺茫的。
转瞬间,元宵佳节如同一阵春风,轻盈地飘然而至。王小东满心欢喜地怀揣着新买的兔子灯,像一只欢快的小鹿一样,风驰电掣般地飞奔进家门。
一进门,他就被厨房里那弥漫着的温暖气息所吸引。妈妈正站在面盆前,小心翼翼地往里面倾倒着热气腾腾的水,那袅袅上升的白雾,宛如一层轻纱,轻轻地缠绕着糯米粉散发出的甜香,缓缓地弥漫了半间厨房。
“慢些,元宵还没包好呢,这么匆忙,是急着去摔灯吗?”奶奶笑容可掬地迎了上来,她的声音温和而亲切,仿佛能融化人心。奶奶轻轻拍了拍王小东的后背,那动作轻柔得如同春风拂面。王小东注意到,奶奶的围裙上沾染着几点如晚霞般的豆沙红,那一定是她刚才做豆沙馅时不小心沾上的。
爸爸则蹲在客厅的一角,全神贯注地调试着灯笼穗子。他的手指灵活地摆弄着竹骨,那竹骨在他的手中就像一个灵动的舞者,轻盈地旋转着,仿佛在跳一场优美的舞蹈。
“小东,来帮爸爸递一下剪刀。”爸爸头也不抬地说道。话音未落,只见妈妈端着两大盘馅料从厨房里走了出来。一盘是如墨般乌黑的黑芝麻馅,那浓郁的香气让人垂涎欲滴;另一盘则是王小东最为钟爱的山楂馅,颗颗圆润饱满,宛如刚从枝头采摘下来的红玛瑙,晶莹剔透,散发着诱人的光泽。
“今年我们来个创新,”爸爸突然开口,声音中透露出一丝兴奋,他一边说着,一边从兜里掏出一颗晶莹剔透的蜜枣,宛如一颗璀璨的明珠,散发着诱人的光泽。
小东的眼睛立刻被这颗蜜枣吸引住了,他迫不及待地凑过去,想要抢夺这颗蜜枣。然而,妈妈却眼疾手快地轻轻拍了一下他的手背,温柔地说道:“先去洗手!若是等会儿把元宵包坏了,今晚就只能让你吃面团子啦。”
小东虽然有些不情愿,但还是乖乖地跑去洗手了。洗完手后,他迅速回到茶几旁,准备大显身手。
全家人围坐在茶几旁,灯笼的光芒将他们的影子投射在墙上,宛如一幅摇曳生姿的画卷。小东的手小巧玲珑,他努力地捏着面团,想要把馅料包裹进去。可是,他的技术似乎不太熟练,捏出的面团总是难以完美地包裹住馅料。
有时候,山楂泥会从缝隙中汩汩冒出,像调皮的小精灵一样;而有时候,面团又会被他捏成一个歪七扭八的小团子,完全看不出原本的形状。
妈妈看到小东的窘态,不禁笑了起来,她连忙过来帮忙,一边笑着说:“无妨,我们这叫‘福团’,歪的才更有滋味呢。”只见妈妈的双手如灵动的蝴蝶一般,在面团上轻轻飞舞着,眨眼间,原本不成形的面团就被她巧妙地调整成了一个稍微有点元宵模样的东西。
而爸爸则展现出了他娴熟的技巧,他的手指灵活地翻动着,将馅料包裹进面皮里,动作迅速而准确,每一个元宵都被他包得又快又圆,仿佛是经过了严格训练的专业工匠。
更有趣的是,爸爸还总是趁着妈妈和小东不注意的时候,像个调皮的孩子一样,悄悄地往小东的盘子里放上一个搓好的小面团。这一举动让妈妈发现后,直向他瞪眼,可爸爸却像个没事儿人一样,继续专注地包着元宵。
到了下锅的时候,整个场面变得异常热闹。锅里的沸水像是一个热情的歌唱家,咕嘟咕嘟地唱着欢快的歌,仿佛在为即将出锅的元宵欢呼助威。元宵们在锅里欢快地翻滚着,它们你挤我碰,像是一群活泼的孩子在嬉戏玩耍。
不一会儿,元宵们就像一个个小胖子似的,慢慢地浮上了水面,宛如撒了一把晶莹剔透的白珠子,在水面上跳跃着,散发着诱人的香气。
小东的鼻尖几乎都要碰到热气了,他的眼睛直勾勾地盯着锅沿,嘴里不停地念叨着:“妈,好了没?我都闻到山楂的味儿了!”那副馋嘴的模样,活脱脱就是一只小馋猫。
当他将元宵盛出来的时候,他的爸爸已经早早地把灯笼高高地挂在了院子里。那灯笼在晚风中轻轻摇曳,红绸穗子如同翩翩起舞的舞者一般,欢快地舞动着,仿佛在为这个元宵佳节增添一抹喜庆的色彩。
那灯笼散发出的温暖光芒,透过窗户,洒在屋子里的每一个角落,使得整个房间都被这暖融融的光所笼罩,充满了节日的气氛。
一家人围坐在一起,每人手中都捧着一碗热气腾腾的元宵,坐在舒适的沙发上,准备享受这美好的时刻。电视里正在播放着元宵晚会,精彩的歌舞表演和窗外传来的零星鞭炮声交织在一起,宛如一场盛大的音乐会,让人陶醉其中。
小东按捺不住内心的期待,迫不及待地咬开了一个山楂馅的元宵。瞬间,酸甜的汁水在他的口中爆开,那浓郁的味道让他不禁陶醉其中。然而,这元宵的温度有些高,烫得他直吸气,但这丝毫没有影响他对这美味的享受。
当他抬起头时,却惊讶地发现爸爸妈妈正微笑着看着他,那笑容比元宵还要甜蜜。他突然意识到,这个温馨的场景,以及父母对他的关爱,才是这个元宵佳节最珍贵的礼物。
碗里的元宵还冒着热气,那袅袅升腾的热气,仿佛是一家人之间的温暖情感,轻轻地熏着他的眼睛,让他的眼眶有些湿润。
“明年,咱还包山楂馅的。”小东嘴里含着元宵,含糊不清地嘟囔着,腮帮子鼓鼓的,像只小松鼠。妈妈见状,不禁笑出声来,顺手又往他碗里放了一个元宵,温柔地说道:“年年都包,只要你在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