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就象划过去一样,过得很快。不知不觉,千禧年来了,网吧也流行了起来。
徐家的电子厂,连计算机都已经量产了,也算是赶上了时代的发展。只要有成品,徐闻就能山寨出来。
他们不仅搞硬件,还搞软件,不能让某软独大。
手机生产,低端的就更轻松了。
总之,有徐闻的指导,难度都不大。他也不算是凭空想象的,他自己也是一直在努力学习。
这两年他连小说都没时间写了,更多的时间用来学习计算机知识。
老美的科技股,他在涨得有点疯的时候,就安排团队抛了,把美金转回国内,继续找公司投资了。尤其是那两个马弟。还有东弟,彦弟。没错,徐闻年纪比他们大,现在还比他们有钱,叫弟弟,有问题吗?
甚至,都不需要他亲自出马。
于是,这个时候,徐周又有事情做了。徐周已经锻炼出来了,作为他的代理人。
各种农场,牧场也都有投资,还有食品公司或者饮料,如果他们不太信任对方,就投资自家人创建公司,那么多徐家哥哥,可以分散去创业。
即使,他的资金不够,还可以找他老爸一起投资。
房地产他也不太想自己做,投资是最好的。
说实话,这个时候,只要有钱,有眼光,真是随便捡钱。
相对来说,徐闻已经算很没有野心了。他现在到处投资,完全是因为想要对未来的牛马有一定的保障,毕竟,他作为股东,说话应该有点用吧。
现在商场上,徐家的地位还是可以的。服装厂和电子厂虽然没有上市,可品牌很不错。徐闻不是很想上市,那样容易被资本搞。他又不是真的万能。
徐爸爸很听他的建议。前两年徐闻陪着爸爸和哥哥,给公司好好做了十年规划。
公司越大,方向越重要。
方向对了,只要他们家稳扎稳打,就不怕。人才嘛,高薪挖就是了。
现在大陆徐家那边,好多人选择了搞种植,也有养殖的,还有做食品加工的,只要良心一些,就很有前途。
徐闻会提供不少学习资料,亦或是给专业人脉,让他们跟上科技的发展。
只要稳住,慢慢做大,也足够他们成长了。
而徐闻自己,在家和徐大强这个爹爹,在家安心带孩子。
哥哥和妹妹大了,已经可以好好带弟弟了。三兄妹关系很好,这让徐闻很欣慰。
赵美欣依然忙碌,不过她有徐闻指导,学会分权下去,她不至于压力太大。
至少可以自己开车上下班,周末还能放假。
他们周末一家还可以去看公司的剧组拍戏呢,让孩子们多出去见识见识。
目前哥哥喜欢科研,妹妹喜欢艺术,弟弟还懵懂。
徐闻会按照他们喜好,安排学习。他的能力,教会孩子还是没问题的。
他把以前准备的资料和小说,包括很多他们家拍的视频资料,还有徐周拍的很多技能视频,赵美欣在公司里找人,发到了天涯论坛上,用他的笔名“清风徐来”发表。
与此同时,新小说他打算写投资方面的。接下来,经济发展,对于普通人来说非常关键,赶上的话,就能富裕一生。赶不上,就真的是“哎”,叹气了。
徐闻不能明说,只能用小说来暗示了。谁叫他善良?
名字直接明了,就叫做《重生之投资大亨》。现在还不没流行重生的概念。
他以前的小说,说实话,都不太好拍成电视剧,难道是因为太正能量了,没有争议?
他只能发到网上,让大家免费看,甚至别人转载只需要注明出处就好。
他真不差这个版权,就怕别人乱改。
至于是否影响到别人,就看别人的悟性了。
就这样,孩子一天天长大了。
等哥哥十六岁考上京都大学的时候,也才04年,再到妹妹去了电影学院,弟弟最后喜欢的竟然是中文,他想学爸爸写小说。
行吧,只要喜欢,做人有底线,对孩子他还是很尊重的。
对于社会各种阴暗面,他也会教育孩子的,不能让他们做傻白甜。
他做的事情,会和孩子讲解,包括做的金融投资和产业投资。
2000年后,金融市场机会很大,徐闻真的不想什么都出手的,可是,机会来了,浪费可耻。
说实话,徐闻现在有多少资产,他已经不知道了。
他只知道,徐周已经安排了慈善团队,从00年开始,每年都做慈善,主要是教育和医疗慈善。
这几年特别又加大了力度。
孩子长大了以后,他就没那么忙了,最多是看书,看视频,或者写小说。
后期他主要写各种职业小说。当初的《三十六行,行行出状元》只是笼统地写,后来写的就比较细致了。
搞笑的是,好几个网文网站,他自己甚至还是大股东。
徐闻力排众议,提高了作者的收益,也不打击盗版,甚至盗版多的作者,还会得到奖励。
他在几个网站都有账号发表不同类型的小说,挺高产的,笔名就是清风徐来。他关闭打赏,不上架,免费写给大家看,不抢占别的作者的资源。
他以前的小说,也都搬了过来。
当然,他会注明他的身份,别的作者就不会有意见了。甚至他还会经常去看别的小说,写得好的,就打赏鼓励支持。
很多作者最期待得到他的翻牌打赏了。
现在网上,已经瞒不住他的身份了。幸好,他没怎么接受拍照的采访,继续保持低调。
反而是他媳妇比较高调。
她的公司这十几年,出了不少爆款电视剧还有综艺节目。赵美欣有眼光,和徐闻一起挑了很多小说ip,提前投资,再认真拍出来,自然能赚钱。
各种视频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