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好意思说,因为徐闻真的只是一个孩子。他们要是现在敢忽悠孩子的东西,等下马上就会被刘海中夫妻找上门来。
刘海中是个锻工,浑身都是劲,大家也不敢惹他的。
这么一想,徐闻突然理解了,为啥易中海怕绝户。
被欺负了,没人给他出头啊。
徐闻回到家,放下东西后,呼出一口气。
哎,家住后院就麻烦。
难道以后他家不能吃香喝辣的了?
难道见者有份?
不可能!绝对不可能!
他是真心不太想立大方的人设啊。
虽然徐闻本质上是挺大方的。
可那些人又不是他亲人。
这个世道,他也不能有明显的污点。
所以,以后得想想办法才行。现在他年纪小,还不急。
不过,似乎可以培养一下他老爸,再过两三年,就要设管事大爷了,把他老爸扶持起来,拒绝易中海道德绑架,也是可以考虑的嘛。
就是他老爸,有点象扶不起的阿斗啊。虽然阿斗还挺好的,至少听诸葛丞相的话。
诶,如果他爸听他的话呢?
可以安排安排。给他老爸洗脑洗脑。想个符合他性格的人设才行。
人设很重要的。
这么一想,据说当年苏轼提拔了高俅,高俅竟然是苏轼的高级伴读小书童,这让人有点意外吧。后来,高俅也对苏轼子孙后代照顾有加,算知恩图报了。
道德天尊易中海,就很会立人设。
只是这个年代的人,还不懂得还有一个词语,叫做人设崩塌。
知恩图报的反义词,忘恩负义。
算下来,贾家的孩子就是忘恩负义的类型。不管如何,傻柱照顾他们那么多年,长大后,他们只想要好处,却一点都不感恩,的确是过分了。
徐闻不介意手松,可他宁愿选择和卑鄙的人做交易,也不愿意照顾忘恩负义的人。
尤其是别人家的孩子。
因为,做交易不上心,没有期待,哪里来的失望?
自愿照顾的,上心了,上心了就会有期待,有了期待,自然有失望。
像傻柱这样照顾棒梗他们的,估计孩子们还以为你傻柱欺负人家的妈妈呢。
妈妈亲还是继父亲?明摆着嘛。
多尔衮都搞不定的事儿。
话说,范仲淹长大成人后,继父去世后,他也改了姓。他是自小跟着妈妈改嫁的,当时都跟着继父姓朱很久了。继父家族供他读书,考中进士。
后来他请求改回来范姓。据说当时闹得挺大的事情。
这似乎涉及复杂的家族因素,只有当时生活的人,方能理解。
但是,养别人的孩子有风险,这是毋庸置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