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闻一开始没急着出王炸产品,先拿出小成果,大家磨合磨合再说。
想想徐闻都觉得自己作弊。
他拿着几辈子的成果来和别人竞争,不是作弊是什么?
好在徐闻是真的三观正,他不会自己吃肉了,不让别人喝汤。他甚至会邀请别人来吃肉。
当然,只能是国企,或者全资民企。
有老外的都不行。
甚至徐闻以后谈判的时候,还会要求他们提高员工福利待遇。
大家好才是真的好嘛。
成果很快就出来了,他选择研究员还是很有实力的。初步磨合效果不错。
徐闻又给出第二次资料,这次升级了。是更高的技术,估计他们消化也要一段时间。
比如最先进的办公软件,计算机软件,还有安全软件,手机智能系统,画图还有设计软件等等。
因为他们研究所设备不够,还是研究这些软件更方便。
别小看这些软件,卖起来很赚钱的。
徐闻慢慢给出资料,没有直接给答案,这样太假了。
毕竟,他的身份,别人查不出来,官方还查不出来吗?
可以天才,但不能太过分了。
徐闻发现,只要是他亲自安排的资产,给公司的投资都算是花销,不过金融投资那里不算花销。
所以,他现在也是有1个亿的撒币经验值了。
徐闻用来提升了计算机技术,这个是最基本的技能,在这个世界很有用。
还有接下来,他得继续邀请天才去研究所工作,甚至可以提前投资。
正好,徐闻在网上好好过滤了一波,找出不少人,他再仔细研究过滤,又排除了不少人选。
最后,他把名单给林总。
“林总,这些名单你看着跟进,这是给我们研究所做人才储备的。你要上心哦。”
“明白,老板。”
林军也觉得可行,接下来就去安排人去执行了。
徐闻主要负责和他对接,林军再去安排工作,徐闻就很喜欢这样的模式。
林军也喜欢,他也认为没必要亲力亲为了,更何况,他有两个副手呢。
徐闻的想法是,提前培养后续人才,包括基础学科的,比如数理化,还有管理,投资,财务方面的人才。
以后他的研究所规模只会越来越大,必须要做好人才储备工作。
当然,他也不过分,不要最顶级的人才。那些是留给官方的。
他只要一些中等的,甚至低等的人才,同时,他们还得三观正,认真努力。
那么可以选择的人选还是很多的。
他又想着以后研究所,还得买地来扩建,现在地价那么高,买来不太划算。
不过徐闻想着,不一定在羊城买嘛。
选择附近小点的城市,和当地政府沟通和,找块便宜的地方,应该不算难。
不过,现在还不是时候,徐闻只是提前和林总说一下规划而已。
主要是现在他们的资金还不够,圈那么一大块地方,建房,买实验设备,需要的资金也不小的。
还是等等研究所赚大钱以后再说。
那些软件在徐闻提供的资料雏形基础上,进度还是很快的。
半年后,这些软件陆续完工,林军带着徐闻亲自去了研究所,徐闻趁机给大家做了催眠,让他们忠心研究所和保密所有研究成果。
大家不知道徐闻的身份,还以为是林军的儿子呢,他们也没解释,徐闻的身份还是得继续隐瞒。
徐闻去了几趟,才终于把研究所的所有人催眠了一遍,必须保证忠心和保密才行。
莫岚芝对林军也熟悉了起来,尤其是徐闻的手段下,因此,他现在出门也没什么困难了。
只有两个人独处的时候,林军才表现出尊敬来。
徐闻心想,这家伙演技不错嘛。
林军有家庭,还很和睦,不然,徐闻都得担心他老妈被林总拿下。
好在没有这种狗血剧情发生。
徐闻已经提前在股市里埋伏了一些软件公司。
林军带着团队,拿着他们的研究去推销他们软件的时候,根据徐闻的指示,优先那些上市公司。
别说,降维打击,别人不买也不行,更何况,徐闻给的建议很有诚意。
就是大家有钱一起赚。
徐闻知道自己降维打击了,如果还吃独食,会被官方盯上的。他也没牛到可以和官方对着干的地步。
以后,他还打算研究一些利于国家的技术,便宜卖给官方呢。
这个事情现在已经在安排了。
卖软件赚钱后,又可以继续招人了。
徐闻又拿出一些王炸产品了。
赚得多又不会被人盯上的产品。
为此,徐闻还专门调查了现在的科技和市场。
比如特效技术,无人机技术,机器人技术,智能机,智能家具等等,都可以提前研究了,这些技术,官方应该也很需要。
还有一些医药,材料的研究。
有一些重要的基础理论学科的成果,徐闻干脆直接像上个世界一样,发匿名邮件送给官方了。
比如各种猜想,新能源技术,物理技术,甚至可控核聚变,电磁炮,量子通信,芯片等等。
徐闻想了想,他的确不能什么自己都做了。这就太过分了。
当然即使是之前他安排的研究,徐闻也担心现在的研究员能否搞得定。
为此,徐闻和林军网上沟通了几次,又招了一批研究员,才算有把握可以实现徐闻的设想。
新来的研究员都签了保密协议,徐闻又专门跟着林军去视察了一圈,把大家都给催眠了,让他们忠心保密,徐闻不愿意有一丝的麻烦。
催眠后,徐闻才放心地把更先进的技术资料给他们研究了。
各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