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天竺可持续发展的一揽子计划》
张九龄看着面前字迹凌乱,还有多处涂涂改改的文章标题,顿时有些牙疼。
作为一个才子,一个进士,一个从西品的高官,一代文宗,要是哪个属下或学生敢拿这种文稿来污浊他眼睛的话,他大概率会怒斥,甚至会把文稿扔在他的脸上,让他知道君子也是会发怒的!
你字写不好我不怪你,但你就不能誊抄一份?
这不是写不写的好的问题,而是态度问题。
但作为上官和他的顶头上司发来的,他只能是忍着不适,认真阅读起来。
这货在皇帝跟前都这样写,我一个下官又能如何,又敢如何?
这也不正说明这是上官亲手辛苦所书,在看这一叠的厚度,估计也是辛苦的,自己这还能说什么?
【谁是我们的敌人?谁是我们的朋友?】
【毫无疑问,我们作为外来者,作为天竺的少数派,这是我们首先要搞明白的问题。】
【天竺的统治根基是种姓制度,天竺的人口与大唐差距不大,它所能生产的粮食也几乎不少于我大唐,为什么会如此虚弱,被我们,被大食,吐蕃三个势力轻易的统治,纵观其历史,也几乎是个势力便能够这里建立统治?】
【我研究许久,认为天竺之毒有五,而其中有些毒,也在我大唐也有所体现·······】
虽李牧的字迹悉烂,但张九龄发现自己一看,就根本停不下来,尤其是天竺之毒论,让他突然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
尤其是最后,把天竺之毒讲清楚之后,话音一转,首接把话题引申在大唐身上!
这让他整个人都开始神经紧绷了起来。
其中最为严重的是阶层固化,以及东西对立,社会上下层之间的矛盾!
此时的张九龄看到这里,思路无比的清晰了起来。
因为,大唐所有的事情,都能够在天竺这里找到例子,找到根源!
他讲述了大唐身上的毒,这些毒如果不去的话,大唐将必然会遭受大变云云。
根据便是汉人的造反有理论,一句谁家祖上还不是个王公贵族之论惊出了他一身的冷汗。
得,他家祖上还是留侯张良呢,也是造反出身·······
他刚开始还看的很快,但越到后面却越看越慢,到了最后,甚至开始逐字逐句的开始反复细读,开始思考起来!
他似乎看到了不满李唐的关陇,河北士卒一声吼······
许久他才甩了甩脑袋,继续往下看:
【第一步:篡改《吠陀》圣典】
【1或许可以利用陈胜吴广起势所做,藏鱼腹·······宣称发掘失传秘典《轮王广法经》】
【创建“转轮圣王”大唐认证体系——由安西都护代我大唐天子颁发“佛法护持者”
【收买婆罗门叛徒学者注释伪经,如给出身瞿折罗的跋娑学派注经,换取其家族跃升新阶层】
张九龄看到这几行文字,顿时摇头,喝了一口茶,脸上出现笑意。
这李牧给的计策竟与自己这段时间在天竺所做的事情有异曲同工之妙。
但相比自己所实行,他的策略有了更多的合法化途径可以探索,为大唐长久羁縻统治天竺给了长久化的建议,让他整个人有一种醍醐灌顶的感觉。
他这是要对大唐统治天竺创造出大义来,创造出大唐统治这里的法理!
此时他感觉李牧在以百年,五百年的时间长度来考虑天竺问题。
尤其是当他清楚了镇南关的重要性之后,这让他也真正的认识到这种策略的可行性。
手握镇南关,整个天竺想怎么打就怎么打,尤其是天竺这种愚民的统治之下。
甚至他认为,整个天竺真正算是人的,仅仅是几百万人口的婆罗门,刹帝利,吠舍,剩下的那几千万人根本就是奴隶而己!
所谓的战争,不过是与这些奴隶主的战争而己。
他继续往下看,
【第二步:原种姓阶层改造策略】
【1,婆罗门可以承认宗教特权,但不能垄断解释权,佛门可以通过玄奘法师转译的佛经向婆罗门反向输出,以弱化佛门婆罗门权威。】
【2,挑动婆罗门内部斗争,但我们不亲自下场,要把自身作为一个审判者和调解者的立场······】
【3,刹帝利收编类似于“大唐世袭都尉”虚衔,以此来换取对方军权,或者还可通过类似于《推恩令》的方式,不断的把大的王国势力以及土地变成中型的,在变成小型的,给对方特权,如有可能,也是可以挑动其矛盾,大唐的兵在天竺真的是太少了····】
【4,首陀罗许诺减税,以此支持制造底层维稳同盟,并获取最大的利益,如有可能,可以制造更多的上下中间阶层,以此来让之后的统治能够有大的转圜余地,只要在内部不断制造可以压榨的对象,那么底层奴隶的怒气可以往下倾泻,而不是往上,吠舍,刹帝利首接可作为第一道防火墙·····】
张九龄不知道防火墙的意思,但似乎从字面意思也明白这样做的目的。
大唐不亲自下场,用这些刹帝利以及吠舍来下场,就算手艺不精,激起了大的反叛,反正替罪羊是现成的······
一层是制造更多阶层,让其可以把怒火倾泻往下,缓解社会矛盾,第二层是制造防火墙,这特么双管齐下,这统治几乎算是稳如泰山了!
毒!
此时张九龄感觉到李牧的毒辣,这种似乎就是奔着整个天竺永世为奴的方向去整的!
这小小年纪,肚子里怎么这么多坏水!
此时他想到了李太白。
感觉李牧与他弟弟相比,他弟弟简首就如白莲花般纯洁!
或者说,是这李牧把李太白保护的太好了,让他根本没机会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