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天然小说>其他类型>李白:我哥成了安西大都护杀疯了> 第244章 还讲不讲‘礼‘啊!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44章 还讲不讲‘礼‘啊!(1 / 2)

何有光自是不明白‘导游’是何意,但能感觉到这位年轻不像话的大将军很不满意,心底顿时慌张了起来。

尤其是因他不满意的情绪,被周围站成两排军中将校捕捉到,然后目光死死盯着他,犹如实质的杀意流露,就是杀惯了人的那种,盯着别人脖子看,一股凉意出现在脖子上的感觉。

而如今,就不是一道那种凉意,而是感觉自己就要凉透了,毕竟弄死压,只是其中一个人动动手指也就够了。

如同蝼蚁的感觉,让他身体微微颤抖

“唉,你们做什么?”李牧出声扫了一眼将校道。

然后挥了挥手道:“算了,算了,让他走吧。”

在这年头,权利可不是一次小小的任性,而是本就非常任性,任性到上位者对下位者生杀予夺几乎是毫不掩饰的。

就好像在天竺,高种姓看到一个低种姓不顺眼,直接就杀了,还要向他的家属索要赔偿,因为脏了他的手。

李牧不喜欢以势压人,最不能接受的就是欺压良善,虽然他,瞅着这个海商也不像善茬,毕竟能在海上跑总也要有两把刷子或者杀人的。

进了广州,到时候找人好好调查一下人口就好了。

不过,大唐总共78个顶级士族(五姓七家,裴,韦,王等等),他们的人口大概有五十万左右,占据和控制了全大唐耕地总面积的百分之四十以上,出身士族的高官,更是达到六成到八成的程度。

后来,被黄巢灭掉了一大半,剩下的士族根基大损,人口大量的下降,到了以后更是再也没死灰复燃起来。

这种士族占比六七成以上的情况,经黄巢之后,最后下降到了北宋百分之七的比例。

不得不说,他这个落榜生,代表了底层,对门阀这种在汉族中玩了上千年的种姓制度进行了摧毁式的打击。

这才让北宋的科举制度,真正的走上了正轨。

就如后世的美丽国,说起来还在玩大唐的这种制度,只需要一封推荐信,便比什么成绩单,毕业院校都来的有用。

这也是后来,李林甫为什么重用胡人掌握军权的原因之一,这些士族出将入相,只要军事上立了功劳,自然就有资格和他争夺相位。

李林甫心想:只要不让你们这些士族,将门立功,不就不会对我相位产生威胁了嘛。胡人大多数都是睁眼瞎,没学问自然不会对我产生威胁。

这些士族看到这种情况:好嘛,你李家不给我们官做是吧,还用胡人来压制我们是吧,那我们就勾结胡人,掀翻你李家的皇朝。

要知道,当时的河北道官方人口一千万,实际人口在一千五百万到两千万。(按总数8500万推测,这个数值应该还算客观,河北,河南庄园经济发达,佃农,部曲不计入户籍)。

河南道官方一千二百多万,实际也一千五百万人口以上。

而关内道和河东道加起来也不到一千万人口,两方的人口差距三倍,这才是打了八年,才基本平定了安史之乱最重要的原因之一。

李牧最在意,最核心的利益便在于安西,安南,天竺这些边疆地区的大量汉人人口,他要移民提前占住这些沃野之地。

大唐中期全球整体温度还处于高位,这些地方环境还很恶劣,但到了唐末,连续上千年的持续大降温,这些先期占据的地盘便是经济最好,农业最发达的地盘。

而如今豪门大族,控制了上千万的汉人人口在手中,对他的移民政策极为抵制。

如今开元八年,五年间他为了人口移民于安西这些地方几乎费尽了心血,把异族清空,把人口生育都当成了指标在执行。

但真的是太慢了,他要更多的人口移民,他要安西最少达到百万人口,没有百万人口安西根本谈不上稳定,更谈不上进行初级工业革命。

所以,这些士族对李牧来说,核心利益诉求几乎就是背道而驰,就是他的生死仇敌,主要矛盾根本不可调和。

而主要矛盾不可调和,自己的力量太弱小,自然是要寻求统战价值,有次要矛盾,但可联合起来的力量。

皇帝甚至是整个皇族,肯定是希望打压士族,打压豪门,这本身就是屁股决定脑袋。

毕竟,人家是千年世家,你李氏才坐上皇位多少年?

7世纪最强碳基生物李二凤为了打压他们,强行修《氏族志》:强行将皇室列为第一等,但士族仍不屑。

更是发布禁令,禁止七姓十家(五姓七家+京兆韦杜)内部通婚,但效果非常有限。

唐文宗欲为太子求娶荥阳郑氏女,郑氏以“不愿与皇家结亲”拒绝。

薛元超(宰相)自称平生三恨之一:“不得娶五姓女”。

李义府(宰相),为子求娶士族女被拒,愤而参与修《氏族志》。

唐宪宗为公主选驸马,士族子弟多称病不赴。

这些可全部都上了史书的,没上史书更多。

“可惜,就是大唐这玄武门继承法和李三郎几次政变的经历,对子嗣以及兄弟猜忌真的太重了,他要是能像朱元璋把皇族外封就好了”

李牧看着不知道名字的商人战战兢兢退走,嘴里低声喃喃自语。

等等,

外封?

李牧突然想到了什么。

如果要论华夏对外最成功的扩张史,最成功并非汉武帝,也非他所在的李唐,更不是元,清等异族建立的王朝。

最成功的,对华夏贡献最大的,应该就是周朝了。

当初西周的华夏先民,能够统治的疆域极限大概仅五十万平方公里区域,但通过分封制,在最后秦朝重新统一,统治区域达到了三四百万平方公里,整个华夏民族的统治区域增长了十倍,人口也从最初的五百万增长到最巅峰的四千万人口。

区域也从黄河中下游扩展到长江流域,岭南区域。

这么大疆域是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