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308章 中书省(1 / 2)

长安的皇城分两层,最核心的自然是宫城,坐北朝南,前朝后寝,防御严密四周有高墙、护城河,设玄武门等禁军把守。

上朝时,百官从皇城南门(朱雀门)进入,经承天门(宫城南门)至太极殿朝会。

退朝后,官员返回皇城,也就是宫城以南,尚书省居中,六部分列东西:吏部,户部,礼部在东廊(长安皇城东南)。兵部,刑部,工部在西廊(西南)。

九寺五监也是按照各自的职能分散布局。

所以,南接朱雀大街,北连承天门,是三省六部、九寺五监等中央官署的集中办公区。

当然,除公务人员外,普通百姓禁止随意进入的。

承天门街东侧,歇山顶,绿色琉璃瓦剪边,占地十五亩方圆的中书省前厅,中书令张说坐在案前,看着手中有着圣人用印的一封诏令皱起眉头。

皇帝下诏,自然是要经过中书省起草诏书,门下省负责审核诏书,尚书省也就是六部负责执行。

而皇帝下诏,门下省也认为诏书内容不妥,有权进行封驳也就是退回给给皇帝。

当然,这便是大唐朝廷左相和右相相权的体现。

“令公,可有不妥,要是没有还请快点画敕,咱家还要去门下用印呢,圣人说要加急发往岭南,咱家还要跑不少地方”

前来办事的小太监提醒沉默许久不语,斟酌了许久的张说张令公。

张说看着上面的文字,感觉有千斤之重。

里面是对李牧的一系列封赏,以及带三千精锐回京阅兵,并提前给了一个刑部尚书的职位。

这好几个月过去了,他本来以为李牧被刺的那场风波已经过去。

没想到,圣人引而不发,先招张九龄回朝,透出的风声是改革科举。

现在,又让李牧带兵回来,圣人这是想干什么?

这朝堂如今已经够乱了。

自己的文治派好不容易压制宇文融的‘括户派’,再加上心思不明的张九龄已经够乱了。

现在连李牧都要带兵进京,这之后的朝局到底怎么发展?

很明显,李牧如果按照大的派别算的话,自然算是括户派,这是圣人对自己,以及对整个文官派极度不满意?

所谓的文治派,自然就是推行礼制改革,他主持编撰的《大唐开元礼》,系统规定国家祭祀、朝会、婚丧礼仪。

以此来增强朝廷正统性,巩固儒家意识形态,成为一个文官主导、礼法有序的帝国。

当然,这自不可避免的大量任用,引用山东士族的大儒以及他们的家学和人才,毕竟这‘礼’,本就被他们所掌握的。

而‘括户派’则是主张通过清查隐户、整顿户籍来增加国家财政收入,强化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这自然触发了世家大族最核心根本的利益,引发了强烈反对。

而现在,按照圣人的意思,张九龄先改革科举,在让李牧带着骄兵悍将回朝。

还直接给了刑部尚书,再加上张九龄的礼部侍郎加宰相只要这张诏书一发,整个朝廷大局便从文治派主导成为括户派和文治派两边对立起来。

李牧,张九龄,再加上如今的御史中丞宇文融。

这明显是要对自己动手的征兆啊!

不,

我很可能只是遭受池鱼之殃

对山东士族动手才是真的。

李牧可是与他们有着死仇呢

而现在他有什么办法?

唯一的办法便是门下省的侍中源乾曜,以及尚书省的尚书令不,大唐太宗后就没有尚书令,只有尚书左右仆射。

如今尚书左仆射,也就只会签字画押了。

所以,侍中源乾耀会不会阻止呢?

他估计会一跳三尺高,直接下发尚书省执行。

李牧说起来也是关陇的安西的郭元振一脉这厮还经常去找这老不死的去勾栏听曲呢。

可是,自己这宰相才刚刚当上一年!

“令公”

太监有些不耐烦了,再次拱手问。

“混账,朝廷大事哪有你说话的事,滚去外面等着!”

张说顿时暴怒,一拍桌子,顿时吓得太监差点跪下。

人家不但是进士入士,还是先天政变(玄宗诛太平公主)的从龙功臣。

他当初已外放河北,却密献佩刀给玄宗,暗示其果断铲除太平公主。

在开元初年便已第一次拜相,却与姚崇政见不合,被斗倒之后而被外放。

而外放也并非是为一地刺史,而是都督幽州,并在黄河北岸(今内蒙古巴彦淖尔)呈品字形筑成了三受降城,并大批量的募兵七万组成朔方军,并在军中首创‘兵法学堂’培养基层校尉。

跟李牧在苦心岛所创办的军校有异曲同工之妙。

而且去年又大败契丹,斩首万级,让突厥不敢南进,可以说是一个出将入相的典范人物。

这样的人物发起怒来,一个太监如何会不怕。

但是呢。

虽然现在太监屁滚尿流的跑了出去。

手上的这封制书,却是非批不可。

圣人对朝堂不满意,对自己也不满意,这次直接去了终南山太乙宫住去了。

所以,他要是不批,只能去太乙宫找皇帝去理论。

但皇帝铁了心的话,有无数种方法绕过他这个宰相。

“哎!”

张说长叹一声,只能按照流程去走。

如今他唯一能寄予希望,便是拿李牧的阅兵去找突破口。

而这样,必须要与与崔,范,李(赵郡),郑等几家去商议一下《开元礼》的事情。

说不得,还要与安思顺,阿史那等人去联结,他们应该也是对李牧心中发怵,定然会全力相助。

李牧既然阅兵,那么南衙禁军自然也要拉出来亮一亮相,阅个兵。

希望,能把李牧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