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高煦微微一笑,然后缓缓开口道:“当然有关系啦,陛下。最早的那批孩子已经在新城生活了整整两年之久。在这两年的时间里,我们新城可没有像其他地方那样,让孩子们死记硬背那些四书五经。相反,我们注重的是全面发展!”
对于这一点,朱棣其实也有所耳闻。他曾经亲自前往新城视察过,对那里的学校印象深刻。学校的建设确实非常出色,但里面教授的内容却与大明传统的教育方式大相径庭。不过,当时朱棣的心思主要放在朱高煦能否妥善照顾这些孩子,以及让士兵们能够专心战斗上,对于学校里具体的教学内容并没有太过关注。
看着朱棣一脸疑惑的表情,朱高煦继续解释道:“经过这两年的成长,这些孩子们虽然只是学到了一些皮毛,肚子里的学问还不算多,但他们的视野已经得到了极大的拓展,各方面的能力也比普通孩子要强上一些。”
“最关键的是,这些孩子年纪尚小,尚未被世俗的利益所侵蚀。如今父亲您正急需人手,然而并非每个岗位都要求员工对所有事务了如指掌。这些孩子完全可以作为实习生,跟随归来的书生们一同做事,边实践边学习!”朱棣的目光闪烁着,显然,他对这个提议颇为心动。
正如朱高煦所言,目前北地在朱棣的掌控之下,地域辽阔且分散,其中一些规模较小的地方,确实可以让这些孩子去历练一番,以增长他们的经验。尽管朱棣对新城学校所传授的知识了解有限,但他在参观学校时,可是亲眼目睹了那些孩子们的表现。与其他书生相比,这些孩子丝毫没有那种呆板和木讷,反而显得活泼好动,对任何新鲜事物都充满了强烈的好奇心,精神状态也截然不同。
朱棣实在想不通,仅仅两年时间,新城究竟是如何将这些孩童培养成如此模样的。不过,既然这些孩子展现出了与众不同的特质,那么将一些琐碎的小事交由他们去处理,说不定真的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更加重要的是,这些孩子可是地地道道、清清白白的燕地人啊!他们的父辈们都在燕军中效力,虽然在新城居住了一段时间,但只要他们的父辈仍然身在燕地,那么他们与北平之间的联系就如同藕断丝连一般,难以割舍。
而且,现在这些孩子们年纪尚小,未来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在接下来的许多年里,他们都将在燕地生活、工作,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对新城那短短两年的感情自然会逐渐淡化。
朱棣凝视着朱高煦,眼中闪过一丝赞赏之色。不得不说,这小子确实有些能耐。不仅如此,“实习”这两个字用得也相当巧妙,其中蕴含的深意让人不禁深思。
就在朱棣沉思之际,朱高煦突然嘿嘿笑了两声,那笑声在安静的房间里显得格外突兀。他还故意将两根手指在朱棣面前搓了搓,脸上露出一副谄媚又狡黠的表情,活脱脱就是一个贱兮兮的模样!
朱棣的脸色瞬间变得阴沉,他心里暗暗咒骂着这个不知好歹的朱高煦。他原本就对这个儿子心存不满,现在更是觉得他是个麻烦制造者。
朱棣不爽地歪了歪鼻子,声音中带着一丝恼怒地问道:“你到底想要怎样?”
朱高煦却一脸正经地回答道:“爹,我就直说了吧。在我们教导的这些学生当中,有一些孩子对我们的新城可能有着深厚的感情,他们舍不得离开这里。而且,他们的父辈已经在战争中牺牲,对于燕军可能并没有太多的留恋。”
他顿了一下,接着说:“对于那些有家人的孩子,我自然不会过多干涉。但那些孤儿,我还是希望能够尊重他们的意愿。如果他们不愿意离开新城,那么从此以后,他们就是我们新城的人了!”
朱棣听了这话,眉头紧紧皱起。他心里很清楚,这两年手下的士兵确实有不少伤亡,尤其是那些孩子到了新城之后,这些人更是没有后顾之忧,可以全心全意地为他效力。他为了报答这些士兵的付出,自己也是舍生忘死,其中不少人都战死沙场。
而朱高煦在新城当中所收的学生,恐怕就只剩下一两个亲人了。如今,连这最后的亲人也离他们而去,新城自然就成为了他们唯一的归宿,他们舍不得离开也是人之常情。
朱棣沉默了一会儿,心中暗自思忖着。毕竟像这样的情况只是少数,而且这些孩子在燕地已经生活了十多年,对自己的故乡不可能没有一丝留恋。说不定到最后,没有一个孩子愿意留在新城呢!
然而,当他看到朱高煦脸上那期待的神情时,朱棣还是毫不犹豫地一口答应下来:“没问题!”
朱高煦听到朱棣的回答,心中顿时松了一口气,脸上也露出了欣喜的笑容。虽然相对于前往新城的孩子总数来说,这样的孤儿基数并不算多,但新城目前的人口本来就不多,只要能留下一小部分,对新城的发展也已经足够了。
应下这件事后,朱棣似乎也不想再拖延时间,他直接开口说道:“那剩下的孩童,看看什么时候可以转回到北平。我们北平也该开始建设自己的学校了!”
还有那些刚刚前往新城就学的孩童们,朱棣如今也不敢再将他们留在新城培养了。毕竟,新城那边的教材信息并不是什么难以打听的秘密,而且现在的朱棣手头也有不少钱财,开办一些学校对他来说并非难事。于是,他下定决心要亲自培养这些孩子们。
事实上,早在朱元璋统治时期,义务教学就已经悄然兴起。按照规定,孩童到了一定的年纪就必须接受教育。也正因如此,大明的识字率在古代众多朝代中堪称顶尖水平。然而,由于财富的限制,这种教育制度并未在各地得到广泛推行,许多人甚至对其毫不知情!
朱高煦缓缓抬起头,凝视着朱棣,沉默了短短两秒后,突然咧嘴一笑,继续说道:“没问题,现在就可以安排。等我回去之后,立刻就能将这些孩子们送回来。”朱高煦心里很清楚,朱棣此时已经开始着手剥离新城在燕地的影响力了。不过,对于这一点,朱高煦并没有感到丝毫的不快。毕竟,这是他们早就商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