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收的日子临近了,这几天刘麟央求白先行把家里的刀淬了一遍火,重洗锻造开刃。
保证到秋收的时候,白叔能抡出火星子。
家里开打铁铺子的就这点好,什么农具坏了、钝了,都能重新打造开刃。
“柱子,家里的荔枝熟了,给你和老白带了一框。”
刘麟连忙从厨房走出来,擦干净手上的水渍,便看见院门外站着的李瘸子。
“李叔来了,进来坐会,我刚好做了晚饭。”
“不了,我家也刚做好饭,给你们送了荔枝就回去。”李瘸子跛脚往前走几步,刘麟打开院门接过这框荔枝说道:
“叔,那我就不跟你客气。”
话罢,他从口袋里掏出三枚鸡子,刚煮熟的,还烫得很嘞。
“不用,不用。”李瘸子连连忙摆手。
“都是自家的种的荔枝,多得吃不完,不值几个钱。”
江阳郡多山地,气候温热湿润,适合种植荔枝,他们上河里村几乎家家户户都会在门前屋后栽下一两株荔枝。
只不过刘麟家却是没有种,他老爹喜欢种粮食,稻子、小麦、大豆之类的。
而且这个年代的荔枝,跟后世专门培育过的优良品种的荔枝可不一样。
个头小、还酸溜溜的,里面还经常有小虫子,吃多了让容易闹肚子。
刘麟笑了笑说道:“我这也是自家母鸡产的蛋。”话罢,他不由分说直接将那三枚鸡子塞到李瘸子的手中。
“哎!我这……我这。”李瘸子有些局促,张了张嘴最终还是没说出什么话来。
刘麟将荔枝放入屋里,接着煮饭了。
哦,不,是煮粥。
因为他们家粮食已经告罄了,刘麟带过来的两斛粗麦换算成后世的计量单位,也有六十斤左右。
加之本来白先行家里的一斛麦子,两人吃是足够支撑到新稻收割。
但前几天为了救那个李姓的小女娃,花了足足一斛碎麦给他请了大夫、买了药。
这才堪堪江她从鬼门关前拉回来。
“这妮子真是命硬。”
刘麟端出一盘麦粥,端到屋里之后去后院喊了白叔,然后专门给那女娃娃盛了一碗。
“诺,吃吧!”
“咳咳!”女娃咳嗽了几声,抬头看了看刘麟,她脸色泛白,小脸清瘦,不过洗干净之后看着倒是顺眼了许多。
“谢谢!”
“不客气。”刘麟说道,这小女娃还怪有礼貌的,不象她那两个哥哥,忒没责任心了。
刘麟给自己盛了小半碗,剩下的都给白先行吃了。
不要误会,他只盛小半碗没有任何原因,单纯就是他不喜欢吃,真拉嗓子。
“你几岁了?”刘麟吹了吹自己碗里滚烫的麦粥。
“八岁了。”
唉!才八岁,在后世这也就是刚上小学二年级的年纪,可她就已经跟着两个哥哥跨越千里大逃荒了。
这也就遇到我了,不然……
刘麟侧过头去,用尽量温柔的语气问道:“你叫什么名字?家里除了有两个哥哥之外还有什么人?”
“我……”
“我叫李霜月,也叫小妮。”
“你呢?大哥哥,你叫什么?”
“我叫刘麟,也叫刘柱。”刘麟顺着她的句式说道。
恰好这时候白先行走了进来,刘麟顺势就说道:“你叫他白叔就行。”
“恩,白叔。”小妮看着刚进来的白先行露出微笑,白先行点点头,又看了看刘麟。
相处久了,刘麟秒懂他的意思,当即指了指那一大盘麦粥说道:“全是你的了。”
随后,就在小妮惊讶的目光下,白先行三下五除二就干完了一大盘麦粥。
而她和刘麟那碗麦粥甚至还没怎么动,刘麟还搁那一个劲地吹呢!
喝干最后一粒麦,他放下铁盘子又返回后院打铁了。
小妮则是看着他离去的背影眼睛瞪大大的。
“真能吃,比我二哥和我三叔还能吃。”
刘麟心中一动,还有三叔,看来这小女娃家族体系挺庞大的。
“你二哥很能吃吗?我看他干瘦干瘦的,肚子还没我的大,能有多能吃?”
到底是个八岁的孩子,能有什么心计,在刘麟的刻意探究询问之下,很快他就对李小妮的家世有了大致的了解。
两人的关系也拉近了很多,只是两人光顾着聊天了,碗里的麦粥那是一口没动。
“你吃啊。”
“早上吃过了。”
刘麟顿了顿,颇有些意味深长地看着她问道:“你是觉得难吃?”
小妮沉默了一会,扭捏说道:“比树皮树叶好吃。”
刘麟:“……”
两人放下碗筷,刘麟眼底有着复杂之色,看来这捡来的小女娃身份应该不简单啊!
不过无妨,就算再拉嗓子,饿上两顿到时候保准她吃嘛嘛香。
前几天她的两个哥哥不就是吗?那麦麸饼吃得就挺香的。
“对了,你那两个哥哥叫什么名字,他们还会会来接你回去吗?”
“会的,我二哥和三哥最好了,他们一定会来接我的。”小妮握紧拳头,似乎底气不足,在给自己鼓劲呢!
刘麟笑了笑,不说话!那两兄弟都自身难保了。
“我二哥叫李荡,三哥叫李雄。”
“什么!”刘麟愕然,猛地起身,连带着桌上的两碗麦粥都被他撞倒在地,陶碗碎裂。
“你,你,你哥哥是李雄和李荡?”
“那你爹叫李特,那个很能吃的三叔叫李庠。”
小妮被他的反应吓了一大跳,也跟着站起来,有些畏惧地看着他。
“是不是,还有个四叔李流?”
“你怎么知道。”这时轮到小妮震惊了,他怎么会知道的族人的名字,自己也没提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