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河里村,家中小院内。
“果然,食物之后刷新出来的化肥。”对于这个结果,刘麟早有预料。
粮食、化肥、农具、农药这个分类的轮回他已经历两次了,这次是第三个轮回。
所以刷新出化肥,刘麟并不奇怪。
既然是化肥,那就没有什么好看的了,刘麟目前缺的是农具,特别是曲辕犁。
若是能得曲辕犁,开垦荒地的效率至少能翻两三倍。
“干旱的情况也是越来越严重了,不少村人都直接用人力挑水灌溉麦地了。”
但是刘麟自己可没有这个想法,村里的小河、小池塘什么的基本都见底了。
也唯有沱江和安乐水系还保持通畅,但也是水位下降地厉害。
人力挑水灌溉六十多亩麦地,除非是刘麟给白叔开出一天三顿隆江猪脚饭的高价,不然白叔连看都不会看他一眼。
“算了,不想那么多,睡觉吧!”刘麟摇摇头,走进屋内。
干旱的问题,他也没有什么好办法解决。
开垦荒地他还能寄希望于七天之后商城模块刷出曲辕犁,流民山贼之祸可以加强练兵来抵御。
就连兵士的粮食问题,刘麟也有了一个大体的解决思路,但干旱真的无解。
除了日夜祷告老天,祈求其怜悯百姓降下甘霖之外,似乎别无他法。
第二天一早,刘麟早早带着众人下田,但是等到中午却消失了。
带着两个兵丁和黑胖一起进城去了。
几人都是乔庄打扮了一番,甲胄长矛自然是卸下了,每人只带了一柄匕首短刃防身。
黑胖还背着一个麻袋,里面装着的自然是白花花的大米,小鼎出品必属精品。
刘麟解决粮食问题的方法就是将这些精大米全部换成糙米或者粗麦粒,按照以往的经验,一升精米能换三升糙米。
但今年不太平,又连续干旱,或者这个比例会降低一些。
粮食不够吃,只能委屈委屈将士们吃吃粗粮了,刘麟心道。
昨晚,赶在商场模块刷新之前,刘麟兑换了大量的精白米,这次他先去县城看看什么行情。
若是划得来,渠道安全,那后续刘麟将会源源不断的将精白米运送到城里进行兑换。
“黄老哥,你以前是县尉大人看家护卫,对于县城一定十分了解吧!“刘麟问道。
一行四人,走在官道上。
“小郎君,不是我黄三郎吹牛,县城里店铺、那些达官贵人,我都认识。”
“那么厉害?”刘麟侧目。
“那是,原本我们哥俩就是杜大人的贴身护卫,后来犯了点小错就去当护院了,再后来……”
又犯了点小错。
“就来了上河里村了。”老谢有些不好意思说道。
刘麟虽然好奇,但也没多问他们到底是犯了什么小错误。
两人身材高大魁悟,模样也不差,充当贴身护卫绰绰有馀。
这不,刘麟进城一趟,也是一眼选中这两人当护卫一同前往。
黑胖背着那一袋大米默默随行,而刘麟则是和他们交谈,询问城中的情况。
“要说城中权利最大,那当属杜大人……”
“不对,不应该是县令大人吗?”刘麟打断老谢的话,疑惑问道。
黄三郎摆摆手道:“嗨呀,小郎君你有所不知,符县县令是今年初才上任的,传闻他家里没有什么背景,连寒素都不是。”
“哦,难道还是个农家郎出身?”刘麟来了兴致,要知道此时的世族权势滔天,门阀大族的势力纵观历史上下五千年,两晋时代那也是极为突出的。
到了东晋,门阀势力更是达到了鼎盛,一度镇压皇权。
正所谓‘王与马天下’,说的就是琅琊王氏的王导,甚至王还要排在司马前面,足可见王家士族的含金量,盖亚皇权可不是一句玩笑话。
“好象是猎户出身,攀附上了蜀郡张氏,于是才得了权势。”
“唉,我们哥俩模样也还算周正,怎么就攀附不上世家大族呢!”老谢惋惜。
刘麟明白了,合著这县令是个上门的,上门女婿向来是被人瞧不起,估计他这个县里令也没什么实权。
更别提现在蜀地乱糟糟的,有兵才有权,而那县尉杜里不单单有兵、还有钱粮。
这一对比下来,上门的一点优势都没有,难怪被架空了。
“对了,我还想问问,城中的米行。”
……
几人一路前行,从正午出发,走了一个多小时才走了一半的路程。
一路上沿着官道,偶尔也走山间小道,道路两旁树木翠绿、杂草丛生。
每次经过幽深、阴暗的地方刘麟都会打起十二分精神,生怕两边草丛中跳出几个拦路的大汉。
“黑胖,你累不累,我来背会吧。”
“不用,我还行。”
几人多疲惫,连续走了一个多小时,于是刘麟就提议在前面的小树林里休息一会。
可刚踏入小树林,刘麟就感到不对劲了。
“柱子哥,有人。”黑胖低声道。
“看见了。”
林中大约七八个人,围在一起炖煮着什么,看样子已经是煮熟在分吃了,难怪他们没看见有硝烟。
瞧见刘麟等人进来,七八人当即就站起身来。
看他们的穿着,刘麟大抵能猜出他们的身份,应该是一伙流民。
“各位,我们无意打扰,这就离开。”刘麟也不想生事,说完之后果断转身就要离去。
“慢着!”
一个骨瘦嶙峋,浑身破烂,头发脏兮兮的男人走出来,刘麟看不出其年纪。
“有何指教?”刘麟沉住气,高声喝问,黄三郎和老谢靠拢在他身旁,右手伸入衣服当中,准备随时掏出匕首。
“你,背着的是什么?”他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