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畔部落的盛夏从一场暴雨开始。
这场暴雨一连下了数天,雨水如瀑布般倾泻而下。
营地内外的泥土地面变得泥泞不堪,人们走路都要小心翼翼,生怕滑倒在泥水里。
更糟糕的是,许多用兽皮和树枝搭建的帐篷都被暴雨砸塌了。还有更多的帐篷上面漏雨下面渗水,严重影响部落成员的休息。
“这样不行。”
火看着营地里东倒西歪的帐篷,眉头紧锁:“兽皮和树枝只能挡小雨,对于这样的大雨完全无能为力。”
旁边的人擦了擦脸上的雨水:“那怎么办?”
“这附近的树都被我们砍完了,也没办法住树上。”
营地中央的篝火常年不熄,造船造车也要用到大量的木头,湖畔营地附近的木头早就被砍伐一空。
现在每天都有专门的成员负责外出砍伐木头,再用船拉回来。
以前原始人们遇到这样的大雨,基本只能在树上安家,虽然有引雷的危险,那也比在地上完全休息不了强。
现在就算有树,树上也根本住不下这么多人。
现在的湖畔部落有两个大营地,三个临时营地(海岸、浆果、生命之池),留在湖畔营地里的人大概还有七八十人。
“有没有不怕雨的东西?”火沉思片刻:“我想,我们应该拿不怕雨的东西重新建造房子。”
“不然就算挺过这一阵了,后面还是要面对同样的问题。”
有人开始思考:“不怕雨的?木头?陶片?”
原始人们手头不怕雨的材料确实不多,很快就能数完。
青铜当然也不怕雨,但产量稀少,又沉重又难加工,没人会想到用它来建房。
火:“先试试木头吧,煤炭营地那边的木头还挺多的,也好加工。”
一位大马工匠欲言又止。
火注意到了他的表情:“有想法可以直接说,我们湖畔部落鼓励大家说出自己的想法。”
工匠深吸一口气:“木头制作的房屋虽然可以防水,但不防火。”
“我原先的部落里不止一次出现过火灾,尤其是夏天。”
“下雨的时候木头会被水泡裂失去强度,大太阳的时候暴晒几天又容易被附近的火星点燃。”
火:“那你们后来是怎么解决的?”
工匠摇头,有些无奈:“解决不了。”
“我们岛上只有木头,没得选。”
“我们后来把木屋都分开建,留出足够的相隔,这样就算起火也不会蔓延太广,损失不会太大。”
在场的其它人都沉默下来。
遇到问题不去解决,而是选择逃避,这在湖畔部落简直是不可想象的。
就是因为遇到问题就去探索,解决,湖畔部落才能发展得如此迅速。
“那就用陶片吧。”
火想了想:“陶片既不怕水,也不怕火。”
有人提出了新的疑问:“可陶片怎么制作房子呢?”
“难道我们要一口气烧很大很大的陶板,然后一块块搭起来吗?”
一直在旁边听着的陶忍不住插嘴:“我倒是有一个想法。”
所有人都看向她。
“或许我们可以烧制那种小一点的陶块,然后将它们垒起来。”
陶一边说一边比划:“就象我们用石头铺路一样。”
有人提出了新的问题:“但是陶土很珍贵啊。”
“要建造房子需要大量的陶块,我们的陶土储备恐怕不够。”
陶给出了自己的想法:“不一定要用纯新的陶土。”
“我们有很多没用的陶器,完全可以将不好的陶器打碎,和新的陶土一起烧制。”
“而且,我还有一个新的发现,如果在陶土里掺入一些普通的泥土,虽然烧出来很难看,但依然坚固。”
“更何况我们本来也不需要把这些块烧得象陶器那样又实用又好看,只要能防水防火就行。”
有人听懂了陶的意思:“你是说,用泥土制作土块?”
“是的,土块,但是是烧制后的。”
“比石头轻,比木头结实,还能制作成需要的型状。”
火见再没有人提出异议,当场拍板:“那我们试试看!”
终于等到了雨过天晴,部落里的人们立刻行动起来。
她先是像做陶器那样,将泥土、陶土加水搅拌成泥浆,做出一个大约有两个手掌长,一个手掌宽,半个手掌厚的土块。
然后按照制陶的经验,将其先晒干。
晒了足足两天之后,陶才将其烧制。
这一次没能成功。
在众人期盼的目光中,土块迅速碎裂。
“啊这……”
“没关系,再来。”
陶丝毫不灰心,只是潜心研究。
这一研究,就又是一个月。
一个月以来,陶尝试过了各种比例的泥土陶土的混合,甚至还用木头做了一个模具出来,只要把泥浆倒进去就能直接成型。
然而烧制出来的土块不是容易裂开,就是根本扛不住压力。
直到有一次,泥浆中无意出现了一些干草。
这次烧出的土块呈现淡红色,敲击时发出清脆的声音。虽然不如陶器那样光滑,但明显比晒干的泥块结实得多。
“成功了!”
【湖畔部落发明了砌砖技术,文明点数+1】
又是两点文明点数进帐,白洛毫不尤豫地将其点在刚解锁的【砌砖】科技上。
【砌砖:提高文明对于砖以及其它建筑材料的了解,提高文明对于建筑的了解和认识,提高文明对于城墙的认识。】
“砖!”
“我得到了神启!”
“我们成功地做出了砖!”
火拿起一块砖仔细端详,然后用力掰了掰:“很结实。来人,拿水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