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82章 袁(1 / 2)

桥梁落成,如同一条坚固的脊梁,将大河南北两岸紧密地连接在了一起。

再也不需要冒着风险和巨大的时间成本,依靠大船来回摆渡。

满载着优质铜矿石的四轮推车在石桥上驶过,源源不断地将矿石输送到部落的工匠区。

在部落的南方因这座宏伟石桥而热火朝天的时候,西境的发展也并未停歇。

自从那片荒芜沙漠化为蔚蓝大海之后,西境要塞的战略地位就发生了翻天复地的变化。

它不再是抵御敌人侵袭的前哨,而是变成了周围猎人和渔民们的生活中心。

“海……是大海的味道。”

一位年老的前大马族人站在要塞的城墙上,贪婪地呼吸着海风,眼中泛起了泪光。

终究是生在海边,长在海边,虽然成为了白洛人,但丝毫不影响他对于海的感情。

他曾经以为这辈子再也见不到这熟悉的景象。

越来越多的原大马族人来到了西境,他们看着这片新生的大海,激动得不能自已。

他们是天生的渔夫和水手,知道如何解读潮汐的规律,知道哪些礁石下藏着肥美的贝类,知道如何用最简单的工具捕获浅海的鱼虾。

看着这片尚未被开发的富饶海岸,他们心中沉寂已久的热情被再度点燃。

几天后,那位年老的大马族人作为代表,找到了火。

“火酋长,”老人躬敬地行礼,“我们……我们这些大马的旧人,有一个请求。”

“请讲。”

“西边这片大海,对我们来说,就象草原之于猎人,土地之于农夫。”

“我们懂得它的脾气,也知道如何从它那里获取馈赠。”

“我们恳求您,允许我们在海岸边创建自己的家园,为部落开辟新的食物来源。”

火看着眼前这群眼中闪铄着期盼光芒的族人,没有丝毫尤豫。

“当然可以。”

“部落的土地属于每一个为之奋斗的族人。”

“你们去看吧,从西境要塞到湖畔营地之间的这片土地,你们可以挑选最满意的地方,创建你们新的家园。”

“你们将成为部落向大海开拓的先驱。”

得到了酋长的首肯,大马族人们爆发出震天的欢呼。

他们从未想过,自己这些曾经远离了海的人们,还有一天能有机会重拾祖辈的技艺,为部落做出自己独特的贡献。

……

抓住这罕见的安稳时间,文明的发展在各个领域全面开花。

当西海岸的人们开始建设自己新的家园时,北方的生命之池也迎来了这个夏天最激动人心的时刻。

大丰收。

在自然奇观的加持下,金色的麦浪如同起伏的海洋,一眼望不到边际。

每一根麦秆都被沉甸甸的麦穗压弯,饱满的麦粒仿佛随时会挣脱麦壳的束缚。

生命之池营地的所有人都参与到这场盛大的丰收之中,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幸福而满足的笑容。

食物是一个文明延续的根本。如此丰厚的收获,足以让部落在接下来的大半年里衣食无忧。

一位负责监督收割的老人拄着一根木杖,缓缓走在田埂上。

他的皮肤被太阳晒得黝黑,手上布满了老茧,那是常年与土地打交道留下的印记。

他没有象其他人一样只顾着收割的喜悦,而是不时地蹲下身,从不同的田块里抓起一把麦穗,仔细地在手中比较、掂量。

“老人家,你看这片,长得比那边那片好多了!”

老人点了点头,他早就注意到了。

即便是在生命之池这片神奇的土地上,作物之间也依然存在着细微的差别。有的麦穗格外饱满,有的则相对干瘪。

大部分人觉得这很正常,并没有多想。

这位老人却有他自己的想法。

收割结束后,所有的麦子被集中堆放在了空地上,如同一座座金色的山丘。

按照惯例,人们会将它们统一入库存储。

老人拦住了准备动手的众人:“等一下。”

他走到两堆大小不一的麦子前,指着那堆明显更高大、麦穗更饱满的麦子说道:“把这些最好的单独收起来,不要吃。接下来我们就用这些种子,把它们再种回生命之池里。”

他又指向另一堆卖相相对差一点的麦子:“这些就拿去吃掉,或者送到其他地方的田地里去种。”

他的话引起了一阵小小的骚动。

“为什么啊?不都是麦子吗?混在一起不就好了?”

“是啊,好不容易丰收了,为什么最好的反而不让吃?”

“我已经在生命之池里收过三次麦子了,也观察过三次。”

老人没有生气,而是耐心地向众人解释。

“生命之池是神明赐予我们的宝地,它的土地有限,不能浪费在那些长不好的懒种子身上。”

“我们把最好的留下来,让它们在最好的土地里继续生长,把差一些的吃掉。”

“这样一年又一年,神明赐给我们的麦子,就会越来越好,结出的麦粒也会越来越多、越来越饱满。”

这个朴素的、源自于长期观察和经验总结的想法,让周围的人陷入了沉思。

在云端之上,白洛的眼前猛地一亮。

这不就是最原始的选择育种吗!

这个看似简单的决定,其意义不亚于任何一项工具的发明。

它标志着白洛的子民们已经从单纯地接受自然的馈赠,开始尝试主动地、有意识地去改良和优化。

白洛沉吟片刻,决定给予这位远视的老人一点小小的荣耀。

他的意志瞬间降临。

所有看向老人的目光中,都出现了一丝敬佩。

之前质疑的年轻人们主动鞠躬道歉。

“对不起,是我们短视了。”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