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天然小说>都市言情>种田:从原始部落开始文明> 第102章 文化交流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02章 文化交流(1 / 2)

火的请求如同一支精准的箭,正中文的内心深处。

对于一位将传承知识视为毕生追求的学士而言,还有什么比在一个求知若渴的地方,亲手创建起一座知识传承的学校更能实现人生价值?

“第一座学院。”

文学士反复咀嚼着这个词语带来的意义,眼中闪铄着异样的光彩。

能拥有一座自己的学院本来就是他们这些学士的毕生心愿,在文平城邦里这是毕生的荣耀。

没想到自己的心愿居然能在异国他乡完成,虽然不是文平城邦让这一含金量似乎有点折扣,但“第一座”这三个字吸引了文的所有注意力,让他无暇顾及其它。

文几乎没有过多尤豫,便郑重地点头:“酋长的诚意,老朽感受到了。”

“传播知识的火种本就是我辈分内之事。这件事我文义不容辞。”

得到肯定的答复,火的脸上露出了由衷的喜悦。

看似有点丢面子,还得请别国城邦的人来帮忙,但火一直是个务实的人。只要能帮助城邦发展,他丝毫不在意自己的低姿态。

接下来的几天,白洛城邦展现出了惊人的执行力。

在文平代表团的指导下,学院的选址很快确定下来,那是一片紧邻生命之池,环境安静的高地,远离白洛城的热闹和喧嚣。

文平人不仅提供了大量的想法,还带来了他们精湛的木工技艺,指导白洛的工匠们如何搭建更为精巧的梁柱结构,如何开凿出能够让阳光均匀洒满整个房间的窗户。

白洛的工匠们虽然在审美上有所欠缺,但他们强大的动手能力和学习能力让文平人也暗自欣赏。

那些在文平人看来需要数月才能完成的复杂榫卯结构,白洛工匠们在几次尝试后便能完美复刻。

学院的建设如火如荼,而另一件更重要的事情也在同步进行——筛选第一批入学的孩童。

“天赋固然重要,但向学之心更为可贵。”

文学士站在临时搭建的广场上,亲自负责考核。

第一批入学的儿童数量不多,文完全可以一一亲自面试。

考核的方式很简单,他只问每个孩子三个问题:你看到了什么?你想到了什么?你想学什么?

有的孩子看到了天上的飞鸟,想学如何飞翔;有的孩子看到了远航的帆船,想学星辰的秘密;有的孩子看到了祭司的石板,想学记录故事的文本。

胜阳也站在队伍里,他有些紧张地攥着衣角。

当文学士的目光落在他身上时,他深吸了一口气。

“我看到了城邦里的人们,有的在种田,有的在织布,有的在造船。”

胜阳的声音清脆:“我想,有没有一种方法,能让每个人都做自己最擅长的事,然后让我们的城邦变得比现在更强大?”

文学士有些浑浊的眼睛里露出了真正的惊讶。

他看着这个年纪不大,眼神中却透着超越年龄的思索的孩子,缓缓地点了下头。

胜阳的名字,被记在了石板的第一行。

经过严格的筛选,三十名最具潜力的孩子脱颖而出,成为了学院的第一批学生。

看着那些对知识充满了无限渴望的眼睛,再看看身边已经初具雏形的、融合了两邦智慧的学院建筑,文学士做出了一个让所有人都意想不到的决定。

在送别代表团的前夜,他对火说道:“酋长,老朽想……留下来。”

火愣了一下,随即大喜过望:“学士愿意亲自教导我们的孩子,这是白洛城邦的荣幸!”

“纸上谈兵,终究隔了一层。”

文学士微笑着,目光望向远处学院的方向,“我想亲眼看着这些种子发芽、长大。而且……这里的空气里,有一种我们那里早已失去的,蓬勃的朝气。”

文平代表团带着丰厚的礼物和火的亲笔信函离开。

信中,火除了表达最诚挚的感谢外,还明确提出,白洛城邦愿意以最优渥的待遇,包括充足的食物、精美的布匹和独立的住所,继续招募来自文平的教师。

文平城邦立即同意了这份文化交流的协定。

这个消息在文平城邦内部引起了不小的震动。

对于许多终日埋首于故纸堆,感觉自身价值无法完全施展的学者来说,白洛城邦描绘出的景象充满了诱惑力。

在那里,知识不是束之高阁的藏品,而是推动一个强大文明飞速前进的燃料。

更重要的是,他们能得到前所未有的尊重和最直接的成就感。

“教化蛮荒,此乃吾辈之幸事!”

“与其在此与同僚争辩一个字词的古老用法,不如去那片充满活力的土地上,播撒真正的智慧!”

一时间,不少有志之士都蠢蠢欲动,开始收拾行囊,准备翻越两个城邦之间的山脉。

在他们看来,实现教书育人的人生理想,远比安逸守旧的生活更重要。

几个月后,白洛学院已经成为了整个城邦最富有文化气息的地方。

文学士的教程因材施教,对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教程方式。

他不仅教授文本和算术,还带来了文平城邦关于哲学、礼仪和艺术的启蒙。

“你们的文本很好,但还不够好。”

“你们会不会觉得有些文本太复杂,而有些文本又不那么形象?”

“我这里有一些精简的方法,可以让你们日常书写文本不那么累。”

胜阳等一批最优秀的学生如同海绵吸水一般,疯狂地汲取着这些前所未见的知识。

“老师,这些诗歌……真的有力量吗?”

“当然,你们在朗诵这些诗歌的时候,哪怕内心只有一点点的感同身受,也代表你在接纳它们。”

“老师,我们这样扮演其它人,我好象就变成了那个人。”

“这正是表演的最好状态,想象你就是他,完全带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