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来赵言蹊就需要尽快注册好公司或者工作室,到时候需要以公司、工作室的名义来跟学院签下租贷合同。
学校设备不少,但是摄影系、导演系学生更多。
僧多粥少,不尽快敲定下来,赵言蹊也不放心。
公司暂时就不注册了,赵言蹊准备先弄个工作室。
工作室的规定要求更随意一些,同时在税务上更灵活一些。
等《那些年》上映后,有了票房分成,可以开展更多项目的时候,再来考虑将工作室注册成公司。
赵言蹊在学校附近随便租了二层楼,一楼充当工作室办公室,二楼则是赵言蹊的住所。
借着奥运的风,京城的房价已经开始动了,一路向上几连跳。
等到08年以后,估计就要翻倍的涨了;等《那些年》票房分成下来,自己也要将房子安顿好了!
至于工作室注册那些杂事,他直接找了中介,就连名字也懒得想,就叫“言蹊影视工作室”。
自家名字又不难听,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充分体现了他赵言蹊诚实可靠小郎君的优秀品质。
这些又臭又长的流程,在花钱及专业人士的疏通下,两三天便完成了。
注册完之后,赵言蹊便以工作室的名义,将《那些年》的剧本送去了审核。
从05年开始,仅提交故事梗概已经无法进行剧本审核了,必须提交完整剧本由省级、总局双重审核。
随后就去银行打了资金证明,回了一趟小白楼。
包括穆德元在内的那些老师们,尽是大吃一惊,没想到赵言蹊这位按照正常本科学龄才大三的摄影系学生,动作居然这么快!
前几天才说要拍电影,现在就已经筹集了近百万资金。
“这个‘稿酬’是什么情况?”穆德元指着资金证明中的明细好奇的问道。
“我写了本小说,也是这部剧本的原型,目前销售还不错。”
“好家伙,你这何止是销售不错呀,”穆德元感慨道:“我虽然不懂小说的内情,但这大几十万的稿酬可掺不了假。”
“没想到我们摄影系还出了个大文豪!”
“老穆呀,你这眼光也不行呀,教书的时候没发现这种人才!”
“呵呵,惭愧,惭愧”
一众老师连连称赞,听的赵言蹊连连摇头,自己还是太年轻,不属于自己的称赞还是会感觉难为情。
什么时候自己脸皮才能厚到无所畏惧呐?!
“哈哈哈,可以,可以,”穆德元大笑道:“就凭你这些稿酬,租贷费欠一两年也没什么,剧组其他东西准备好了吗?”
“还没,我准备从青影厂或者北影厂拉一支队伍,然后演员的话,去北电或者中戏试镜一波。”
“没必要,”穆德元大手一挥:“摄影师、灯光之类,我们北电校友多的很,我给你推荐几个摄影?”
“好呀!”
电影学院的演员质量或许还有待商榷,但各种幕后人员,无论是灯光、摄影等等,都绝对是业内顶尖的。
赵言蹊去青影厂招人也是怕麻烦,现在主任能直接推荐,那自然是好的。
“演员的话,也别去中戏了,就北电找吧,”穆德元抿了口茶后说道:“青春片对演技要求又不高,我们北电表演系学生,这点能力还是有的。”
“只要主要演员出自北电,学院的设备费再给你打个折!”
“那感情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