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项,台词。”
陈邑声音平稳道。
“接下来我会分发一篇指定稿件,你们有五分钟时间准备,然后依次朗诵。”
工作人员立刻上前,将一页复印纸分发给每一位考生。
人群中响起一阵骚动。
谁都没想到,三试一上来就打了他们一个措手不及。
顾晓倒是早有所料,平静地接过纸张,灵视匆匆扫过。
是一篇不知名的散文节选,描写的是一个人在一个雨夜,独自等待一封永远不会到来的信。
雨声、孤灯、泛黄的信纸、无尽的等待一种被世界遗忘的疏离感,伴随着文本渗入他的感知。
五分钟转瞬即逝。
“从一号考生开始。”陈邑宣布。
一名穿着蓝色牛仔服的男生应声出列。
他嗓音醇厚,情绪饱满,几乎瞬间就抓住了考官的注意力。
顾晓暗暗叹气,感慨不愧是从6000多人中杀出来的存在,即使是临时指定的稿件也能念得如此声情并茂。
果然啊,到了这一步,不可能有庸手,想靠对手失误晋级,绝无可能。
思绪纷呈间,陈邑再次开口道:“二号考生,顾晓。”
顾晓上前一步,站定。
他没有立刻开始,而是微微垂眸,默默感受着那并不存在的雨丝和孤寂。
当他再次抬眼时,眼神里的哀伤让几位考官下意识地调整了坐姿。
顾晓开口,声音象夜雨,带着浸入骨髓的凉意:
“窗外的雨,还在下着”
“我把灯捻亮了些,仿佛这样,那封信就会来得快一些”
“我知道它不会来了,从三年前的那个雨夜开始,我就知道了”
悲恸的情绪在房间积聚,几位考官交换了一个眼神,都在对方眼中看到了一抹意外。
北电是国家的重点艺术院校,每年的招生名额都是固定的。
每个能进入三试的艺考生都需要被反复研究数次,以确保公平。
顾晓是他们这几天讨论的重点对象。
从初试和复试的录像来看,单论朗诵,他在目前的三试考生中只能算中上,表演更是中庸。
可今天是怎么回事?
单论情绪的蕴酿已经不比专业演员差了!
对方这几天经历了什么?
周晓文瞥了眼身旁嘚瑟的霍漩,暗暗翻了个白眼。
他心想,这又不是你教出来的,你有什么好装的。
朗诵还在继续,队列中的刘艺菲,早已忘了紧张。
她微微张着嘴,眼睛一眨不眨地望着某人的背影,满是震撼。
她实在想不到平日里对什么都提不起兴趣的顾晓,居然有这样的朗诵水准。
“好,先停一下。你的语言很不错。”
陈邑打断了朗诵,身体微微前倾,认真道:“你直接进入声乐环节,唱一首歌,什么都可以。”
顾晓愣住,试探道:“现在?”
他的目光扫过旁边等待朗诵的其他考生。
这流程是不是太夸张了?其他人还没开始呢!
“没错,就是现在。”
陈邑脸上带着温和的笑意,“还是说你需要几分钟时间准备?”
看似给了选择,实则没有。
在考场上,主考官的特权就是可以打破常规。
顾晓也明白了对方这是想要打他一个措手不及,测试他在突发状况下的心理素质和实时切换能力。
他很快平静下来,开口道:“不需要准备,现在就可以。”
陈邑眼底闪过一丝赞许,抬手道:“开始!”
顾晓微微阖眼,默默调动情绪,再睁眼,周身的气质再次变化。
他深吸一口气,低沉而沙哑的嗓音,如同溪水,缓缓漫溢:
“霞满天
“一起看晚霞满天
“当闭上双眼
“还忘返流连”
歌声响起的瞬间,考官席上几位老师的眉头几不可查地动了一下。
这不是他们耳熟能详的任何一首曲目。
它的旋律陌生而独特,带着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疏离与宿命感。
顾晓的声音控制力远超他们基于前两项考试的预估,低沉的嗓音仿佛自带混响:
“若能再多看一眼
“滚烫的心灸热的眼
“你的泪滴落的瞬间
“划过我的脸”
没错,这是前世电影《悟空传》的插曲——《紫》。
一首幽静又空灵,带有明显东方元素的歌曲。
随着歌曲的吟唱,声乐老师王江的眉头越皱越紧。
他几乎在脑海中检索遍了所有他熟知的中外曲库,却完全找不到匹配的痕迹。
这旋律,这歌词结构一个难以置信的念头在他心中升起。
——这歌,该不会是他自己写的吧?
这边的顾晓歌曲抵达尾声:
“采一片晚霞放心间”
“那是我对你”
“最后的眷恋”
长长的馀韵在房间回荡。
刘艺菲看着场地中央那个身影,只觉得大脑一片空白。
这个人,到底还藏着多少她不知道的东西?
当初他说会唱歌,刘艺菲以为对方是在吹牛,没想到是真的很会啊!
端坐正中的陈邑轻咳一声,打破寂静。
正准备按流程示意下一位考生开始朗诵,王江却忽然抬手打断了他。
王江的声音带着一丝轻颤,“这首歌叫什么名字?是谁的作品?”
顾晓恬不知耻道:“《紫》,我写的。”
我写的。
这三个字说得云淡风轻,落在众人耳中却不啻惊雷。
尽管心中已隐约猜到答案,可当顾晓亲口承认的刹那,王江还是控制不住地倒吸了一口凉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