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天然小说>其他类型>第一悍卒> 第507章 送到嘴边的肉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507章 送到嘴边的肉(1 / 2)

就在兀木赤艰难下令撤军的同时,赵暮云早已率领大军,携带着大量的战利品,消失在了焉者山以北的茫茫草原深处。

他没有选择原路返回,那样太容易被预判和拦截。

而是按照预先制定的计划,向西然后折向南,准备绕一个更大的圈子,从陇右的西北方向返回。

“将军,兀木赤派了手下大将哲鲁率五千轻骑追来了。”行军途中,沉千带来了最新的敌情。

“哲鲁?听说是兀木赤麾下有名的鬣狗?”

赵暮云嘴角勾起一抹冷冽的笑意,“来得正好!传令下去,改变队形,以战斗队形行进。”

“纳木错的骑兵分散两翼,我的中军放缓速度,给他们一个能‘咬住’我们的错觉。”

“大都督是想…”沉千若有所悟。

“兀木赤主力未损,我们一口吃不下。但他派出来的这支轻骑,既然脱离了主力,那就是送到嘴边的肉!”

赵暮云眼中寒光闪铄,“找个合适的地方,我们先敲掉他这支爪子!”

他选择的战场,是一片名为“滚石坡”的局域。

这里地势起伏,遍布大小不一的岩石,不利于骑兵大规模展开冲锋,却非常适合打埋伏。

赵暮云将主力隐藏在坡地反斜面的洼地和巨石之后,只派出数百人带着部分辎重,伪装成主力断后部队,在坡顶显眼位置缓慢行进,吸引哲鲁。

哲鲁果然上当了。

他急于抓住赵暮云的尾巴向兀木赤交代,看到前方“溃逃”的胤军后卫,不疑有他,立刻催促部下加速追击。

当五千北狄轻骑大部分涌入滚石坡狭窄的局域时,两侧山坡上突然站起了密密麻麻的胤军士兵!

“放箭!”

随着一声令下,如同飞蝗般的箭矢带着凄厉的破空声,从两侧倾泻而下!

北狄骑兵猝不及防,顿时人仰马翻,乱成一团。

“有埋伏!”

“快撤!”

哲鲁又惊又怒,他知道中计了,立刻试图指挥部队后撤。

但已经晚了。

赵暮云亲率精锐骑兵,如同猛虎下山,从正面发起了反冲击!

而两翼的羌戎骑兵也如同钳子一般合拢过来,将哲鲁部牢牢夹在了中间。

这是一场毫无悬念的伏击战。

北狄轻骑擅长游击骚扰,但在这种地形被伏击,优势荡然无存。

哲鲁虽然勇猛,率亲兵左冲右突,但在凉州军绝对优势兵力和严密的阵型面前,终究是徒劳。

激战持续了不到一个时辰。

三千北狄轻骑,除了后面机警的见势不妙早早溜走,前面进入包围圈的部分被歼灭。

主将哲鲁冲在最前面,被乱箭射杀,尸体被战马践踏得不成人形。

赵暮云看着战场上遍布的北狄人尸体和缴获的无主战马,冷冷下令:

“打扫战场,补充箭矢,带上能用的马,一刻钟后,继续转移!”

他知道,这只是开始。

兀木赤的主力,才是真正的威胁。

他必须带着这支得胜之师,在兀木赤反应过来并布下天罗地网之前,安全地跳出去,返回陇右。

就在北方草原上上演着惊心动魄的追逐与反猎杀时,夏州城下的战局,也因北方的惊天变故而产生了微妙的变化。

杨凡第一时间收到了来自西京和他自己探马的急报。

“赵暮云…踏平了兀木赤的王庭?”

杨凡看着情报,脸上第一次露出了难以置信和深深的忌惮。

他发现自己远远低估了这个镇北将军,河东大都督的胆魄和能力。

一股寒意不由自主地从心底升起。

“将军,时间紧急!”

一名将领地道,“兀木赤后院起火,必然退兵!陇右赵暮云、裴伦压力大减,说不定很快就会回师!”

“我们应趁现在,加紧攻势,一举拿下夏州!”

另一名幕僚则持反对意见:“不可!赵暮云能做出如此疯狂之举,其用兵已不可常理度之。”

”若我军全力攻城,损失过大,即便拿下夏州,届时面对可能回师的赵暮云部或者来自晋阳林丰的生力军,我们将极为被动!相爷的意思也是让我们谨慎。”

杨凡陷入了沉思。

他渴望拿下夏州证明自己,但赵暮云北上的成功,象一块巨石压在他心头。

他发现自己之前的算计,在赵暮云这种不按常理出牌的强大对手面前,显得如此苍白无力。

就在这时,城外传来消息:晋阳援军先锋杜威的骑兵,已经出现在五十里外,并且袭击了一支在外征集粮草的奉朝小队。

林丰的主力,也不远了。

即将抵达的晋阳援军,再加之陇右那边赵暮云带来的巨大心理压力,杨凡终于做出了决定。

“传令,停止攻城。各部收缩防线,依托现有营垒,转入守势。多设鹿角拒马,深挖壕沟。”

杨凡的声音带着一丝不甘,但更多的是冷静,“我们要看看,北边的戏,到底会怎么收场。也要掂量掂量,林丰带来的这一万河东军,到底有多少斤两。”

夏州城头,压力骤减的守军发出了震天的欢呼。

童固扶着垛口,看着如潮水般退去的奉朝军,长长地舒了一口气。

他知道,最危险的时刻,暂时过去了。

接下来,要看林丰的了。

夏州城下,战局陷入了诡异的平静。

杨凡的三万西京军不再主动攻城,而是深沟高垒,摆出了一副长期围困的架势。

营垒相连,旌旗密布,巡逻队往来不绝,显示出极高的军事素养。

晋阳援军主力在林丰的率领下,终于抵达夏州城外二十里处,依仗一处有利地形扎下坚固营寨,与西京军遥遥相对。

林丰用兵稳健,并未急于求战。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