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天然小说>其他类型>灵甲七圣传> 第35章 核脉适配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35章 核脉适配(1 / 3)

灵脉起源的技术推广中心内,数十台灵脉科技协同核心整齐排列,工程师们正忙着为核心加装 “时空适配接口”—— 自科技峰会结束后,跨时空联盟启动了 “科技协同核心全网络推广计划”,计划在三个月内,完成灵脉起源、古武、星核、暗物质等七时空关键灵脉设备的核心接入,构建 “全时空科技协同网络”。

铁辰手持扳手,将一枚刻有星核符文的接口安装在核心底部:“这个接口能兼容星核时空的星脉设备,不过需要用暗物质能量激活符文,才能确保数据传输的稳定性。墨尘,麻烦你调试一下暗物质能量调节器,将能量输出强度控制在 03 毫安。”

墨尘点头,转动调节器的旋钮,暗紫色的能量流顺着导线注入接口,符文瞬间亮起淡蓝色光芒:“能量已激活,接口的适配成功率达 99。不过古武时空的灵脉武道设备,能量传输方式是‘符文共振’,与核心的‘数据脉冲’传输方式不同,直接接入可能会出现适配冲突,需要提前研发‘传输转换插件’。”

古武时空的技术代表玄阳长老,正拿着灵脉武道智能训练舱的参数手册,与铁穹讨论适配方案:“训练舱的核心部件是‘武道符文盘’,依靠符文的振动频率传输能量,频率波动范围在 04-05 赫兹。如果核心的通用频率是 07 赫兹,需要在插件中加入‘频率缓冲器’,将 07 赫兹的通用频率,逐步降低到训练舱能接受的范围,避免符文盘因频率骤变受损。”

铁穹在全息绘图仪上绘制插件设计图:“我们可以在插件中植入机械时空的‘自适应芯片’,芯片能实时监测训练舱的符文振动频率,自动调整核心的能量输出模式,实现‘动态适配’。这样不仅能解决传输方式的差异,还能兼容不同型号的古武灵脉设备。”

林风站在推广中心的主控台前,看着各团队的适配进展,心中满是期待。灵脉科技协同核心的推广,是灵脉网络从 “技术融合” 走向 “应用落地” 的关键一步 —— 只有让所有时空的灵脉设备都接入协同体系,才能真正实现 “科技无界” 的目标。

林风点头:“老旧设备的适配增强组件,由铁辰带领团队负责研发;新时空的协议兼容问题,让星垣与新时空的技术团队对接,尽快制定协议转换方案。同时,通知各时空的推广团队,每天提交适配进度报告,遇到问题第一时间反馈,确保推广计划按时完成。”

接下来的半个月,推广工作在各时空有序推进。灵脉起源的老旧设备,在加装适配增强组件后,成功接入协同核心,设备的运行效率提升了 30;新时空的橙色能量核心设备,通过星垣研发的 “协议转换模块”,数据传输延迟从 100 毫秒降至 10 毫秒,达到了协同标准。

古武时空的适配工作也取得突破 —— 铁穹研发的 “传输转换插件”,成功解决了灵脉武道设备与核心的适配问题。玄阳长老在青云山脉的灵脉武道训练基地,亲自测试接入核心的训练舱:“训练舱的符文振动频率与核心的通用频率完美同步,精神力引导精度提升 25,修炼者的训练效率比以前高了很多!”

暗物质时空的空间折叠设备,则在墨尘的调试下,实现了与协同核心的深度适配。当设备接入核心后,空间折叠的误差从 01 光年降至 001 光年,传输效率提升了 40。墨尘兴奋地向林风汇报:“现在,我们能通过核心的全息导航系统,实时规划空间折叠路径,再也不用担心因路径偏差导致的传输故障。”

就在推广计划即将完成三分之二时,古武时空突然传来紧急消息 —— 青云山脉的 10 台灵脉武道智能训练舱,在接入协同核心后集体失控,训练舱释放的武道能量强度骤增,导致 3 名修炼者受伤,训练基地的灵脉节点也出现了能量紊乱。

林风接到消息后,立刻带领铁穹、玄阳长老前往古武时空。抵达训练基地时,失控的训练舱已被暂时关闭,但基地内的灵脉能量仍处于紊乱状态,地面的武道符文泛着不规则的红光,仿佛随时可能爆发。

“训练舱接入核心后的前三天,运行一切正常,” 玄阳长老脸色凝重地介绍,“今天早上,我们按照计划,通过核心的远程控制功能,调整训练舱的训练参数,可参数调整后,训练舱突然失控,能量强度从正常的 500 单位飙升到 1500 单位,远超安全阈值。”

铁穹用检测仪扫描训练舱的核心部件,发现武道符文盘的表面出现了细微的裂痕:“符文盘因能量过载受损,而且核心传输到训练舱的能量流中,出现了‘频率脉冲’—— 这种脉冲的频率约为 09 赫兹,与训练舱的最大耐受频率 06 赫兹冲突,导致符文盘振动失控。”

“为什么前三天没有出现问题,今天突然出现频率脉冲?” 林风疑惑地问道。

星垣通过全息投影,调出协同核心的运行日志:“核心的频率适配算法,在调整训练参数时,会自动优化能量输出频率。今天早上,核心的算法出现了‘参数漂移’,将输出频率从 05 赫兹误调至 09 赫兹,而且没有触发干扰预警模块,导致频率脉冲直接传输到训练舱。”

墨尘补充道:“这种参数漂移,是因为核心在同时处理多个时空的设备数据时,运算负载过高,导致算法出现了微小的偏差。虽然偏差很小,但对于古武时空这种对频率敏感的设备来说,足以引发失控。我们之前的核心测试,只针对单一设备或少量设备,没有模拟过全时空设备同时接入的高负载场景,所以没有发现这个问题。”

林风眉头紧锁:“如果核心在高负载下会出现参数漂移,那么其他时空的设备也可能面临失控风险。我们必须立刻暂停推广计划,找出解决参数漂移的方法,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当晚,林风在古武时空的青云宗召开 “核心适配危机应对会议”。各时空的技术代表通过全息投影参会,围绕 “如何解决协同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