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贞吉也拉拢他。
但李春芳知道,自己谁都不能靠近,他要保持中立。
保持中立了一段时间后,朝堂的紧张局势,并没有缓解,甚至愈演愈烈……
这个状元郎,老好人,在这个时候,向皇帝陛下提出了辞呈。
代入老好人李春芳的视角,身边同事勾心斗角,就业环境差,福利待遇也不好……而他本身,与世无争,只想好好的做好这个官,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但现在大环境不好,导致他心力憔瘁。
而后,他下了一个决定。
不在京师待着了。
朝堂的争斗,他经历的多了,一茬又一茬……
天下那么大,就是想回家。
朱载坖刚刚看到李春芳上的请辞奏疏时,吓了一跳,立马抽出自己“宝贵”的时间,召见了李春芳。
皇帝陛下召见,在隆庆一朝,可是极其难得的。
虽然在内阁中,李春芳被高拱压制,但在朱载坖的视线中,李春芳是内阁不可缺少的人物。
他虽不喜争斗,但他能当救火队员啊。
就相当于后世一个大公司的副总,虽然不能开拓新的业务,但关键时候,能当老总,稳住人心啊。
虽然朱载坖看似不过问政事,但心里面还是有着自己的想法。
面对这样人物的辞职,作为老板的朱载坖肯定不愿同意。
朱载坖不愿意让李春芳走,苦口婆心的劝说,可李春芳还是执意离去,朱载坖说了很多,李春芳就是一句话,身体欠佳,要回家养老。
最后,朱载坖没有办法,只能同意李春芳离开。
隆庆四年,李春芳致仕,告老还乡。
而当李春芳离开京师,不过三日。
高拱同样上书请辞。
不过,高拱的请辞,可跟李春芳的请辞不同,这是以退为进,让皇帝陛下知道,自己跟赵贞吉只能留一个。
与当初的徐阶是一样的。
高拱很有信心。
凭借这一招,能够把碍事的赵贞吉一脚踢出朝堂。
这一招确实有效。
虽然,赵贞吉上了奏疏,进行了反击,在奏疏中,他痛骂高拱,擅权,以告老还乡的由头胁迫陛下。
随后,诸多的言官跟上,又是一波群体攻击。
但选择权还是在朱载坖的手中。
而他的选择,众人皆知。
赵贞吉,被迫致仕……在李春芳离开京师的七日后,赵贞吉也被迫离开……
属于高拱的时代,真的到来了。
…………
京师,西城区,破旧的宅院里。
海瑞的妻子正忙碌地为他收拾行装,粗糙的双手将准备好的干粮仔细地包进包裹里。
而海瑞站在一旁,看着忙碌的妻子。
他的女儿怯生生地站在门口,看着父亲的背影,眼睛里满是不舍。
海妻一边整理着包裹,一边轻声说道:“夫君,此去应天府路途遥远,你可要照顾好自己。”
海瑞看着妻子,微微点头:“放心吧,夫人,家里面就全部托付给夫人了。”
海妻听到海瑞的话后,手上的动作有所停顿,只是片刻,她便继续收拾行装,不一会儿,包裹收拾好后,她转过身来,看向海瑞。
海妻身形略显单薄,她的面容算不上美丽,却有着一种端庄的气质。
岁月的风霜在她脸上刻下了深深的痕迹,长期熬夜织布使得她的双眼周围布满了黑晕,眼神中透着疲惫与沧桑,皮肤也因操劳而变得粗糙。
那一头黑发中,竟也夹杂着不少银丝,看起来比实际年龄要苍老许多。
这根本就不是一个官老爷的夫人。
若是能成为海瑞治下的百姓很幸福,但成为海瑞的妻子,却很是不幸。
不过,海妻并不感觉悲哀,她很是庆幸,自己能与海瑞同床共枕……
海妻走上前,将包裹递到海瑞手中,眼中含泪:“夫君,家中有我照顾母亲,孩子,你无需挂念,只盼你能平安归来。”
朴素的人,临行的嘱托也很是朴素。
只求平安。
海瑞点了点头。
“听别人说,金陵的头饰,比京师的要精美许多,回来的时候,我给夫人带上一些……”
海妻笑了笑。
“夫君,我不要什么头饰,只愿你尽早平安归来……”
海瑞点了点头,而后转身看向了站在门口的女儿。
他走了过去,蹲下身子:“要听娘亲的话,爹爹很快就回来。”
女儿咬着嘴唇,眼中含泪,小声说道:“爹爹,你一定要早点回来,我会乖乖的。”
海瑞紧紧抱了抱女儿,站起身来,又看向妻子,说道:“夫人,等我回来。”
海妻强忍着泪水,点了点头。
海瑞背着包裹走出了房门。
他又来到了自己母亲的房间,敲了敲门。
“母亲……孩儿走了……”
海瑞的母亲谢氏并没有打开房门,也没有任何回应……
海瑞等了片刻后,朝着谢氏的房门躬身行礼,而后转身走出了院门。
海妻带着女儿跟在后面,一直送到了巷子口。
那里,有马车等着海瑞。
海瑞到了马车旁边的时候,回头望去,只见自己的妻子女儿的身影,在夕阳的余晖下显得格外单薄……
他深吸一口气,上了马车。
海妻望着马车远去,久久没有挪动脚步……
当海妻带着女儿回去的时候,远远便看到了海瑞的母亲,谢氏站在破旧小院的门口……
海瑞乘坐的马车辘辘前行,缓缓离开了繁华的北京城。
他的马车,很是简陋……
海瑞坐在马车中,他一身粗衣,在马车的一角,摆着官印,以及官袍,妻子给他收拾的包裹,放在官印的旁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