肯定了德川秀忠的“功劳”,又给他划下了界限。
你的小动作我知道,但眼下最重要的是解决京都,别想趁机坐大,战后如何,还得看大明的安排。
这是敲打,也是警告。
接下来的日子,对京都城内而言,是缓慢而痛苦的凌迟。
明军的围困日益严密,劝降书的内容也越来越具体,甚至开始列出“必诛”的名单。
石田三成赫然排在首位。城内粮草日渐匮乏,配给一减再减,饿殍开始出现,易子而食的惨剧也不再是传闻。
恐慌和绝望如同瘟疫般蔓延。
部分底层足轻和浪人开始串联,对石田三成等高层的不满日益加剧。
他们觉得是这些大名的野心和愚蠢,才招来了灭顶之灾,如今却要全城人陪着殉葬。
四月十五,深夜,一场针对石田三成的未遂兵变爆发。
虽然很快被石田三成的旗本武士镇压下去,但也彻底暴露了京都防御已是千疮百孔,人心离散……
石田三成站在皇居的高墙上,望着城外明军连绵的灯火,听着城内隐约传来的哭泣和骚动,他知道,最后的时刻即将来临。
他拒绝了部下让他化妆潜逃的建议,决心与京都共存亡,以全其忠臣之名,尽管这“忠”在此时看来,已是如此的讽刺和悲凉……
现在的倭国,已经走上了一个十字路口,不过,他们想要往左走,还是往右走,已经不是他们能够选择的了……
大明……
要成为他们的主人……
……………………
首先老李,写战争,细节处理得并不好,老李最喜欢写得还是朝堂上得那些事,不过,也看到书友们说,老李这些写的无趣,不过我上一本小说,只占领了九州岛后,就再也没有往后写,我想着挑战一下自己的软肋,硬写……
这是第四卷,合纵捭阖,纵横漠海,这一卷,在倭国的战争结束后,便会结束,也开始这本小说的最后一卷。
汉土……
这算是收官的最后一卷,也是最后一卷,让老李开始侧重描写,国内改革(包括教育等一系列的改革)
这本小说写了一年多了。
还是希望自己能够写的超过三百万字。
多谢书友们一直的陪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