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天然小说>其他类型>重回校园开启逆袭人生> 第17章 科技馆航天展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7章 科技馆航天展(2 / 2)

封瑶身上,带着几分毫不客气的探究,最后又回到徐卓远脸上,语气带着夸张的调侃和一丝不易察觉的优越感:“真难得啊,传说中的物竞大神也会来这种‘不务正业’的地方体验生活?不用争分夺秒刷题准备省队集训,冲击国家队了?”她特意加重了“不务正业”几个字,尾音上扬,眼神里的意味不言自明——在这里遇到你,简直像看到实验室的小白鼠跑进了游乐园。

-----

这种熟悉的、带着评判、轻蔑和“你不属于这里”暗示的语气,瞬间精准地刺中了徐卓远内心最敏感、最脆弱的神经。父亲平日里那些“无用社交浪费时间”、“娱乐即堕落”、“除了学习一切皆歧途”的严厉指责,如同被按下播放键的录音带,在他脑海中尖锐地回响起来。他脸色骤然苍白,失去了所有血色,嘴唇抿成一条苍白的直线,周身刚刚因知识分享而缓和些许的气息瞬间重新冻结,甚至比之前更加冰冷、更加僵硬。他垂在身侧的手无声地握成了拳,指节因为过度用力而泛白,仿佛在抵御某种无形的攻击。

封瑶清晰地感受到了他情绪的剧烈崩塌,心中猛地一揪。她知道,李薇这看似随意的一句话,像一把冰冷而精准的钥匙,瞬间打开了徐卓远自我囚禁的牢笼,放出了那些时刻啃噬他内心的自我否定和巨大压力。

就在徐卓远感到那熟悉的、令人窒息的阴郁即将把他彻底吞噬,本能地想要竖起所有尖刺,退缩回那个绝对安全却也绝对孤独的硬壳里的那一刻——

一只温暖、柔软而坚定的手,轻轻地、却不容忽视地覆上了他紧握的、冰冷的拳头。

那温度并不灼热,却带着一种沉静而强大的力量,透过皮肤,一点点渗入他冰凉的指节,试图熨帖他因紧绷而几乎痉挛的神经,仿佛在无声地告诉他:我在这里。

是封瑶。

她没有看向挑衅的李薇,甚至没有转头给徐卓远一个眼神,也没有说出任何安慰的话。她只是静静地、坚定地站在他身边,微微侧身,以一种保护的姿态,用自己掌心的温度,无声地传递着支持与同情。她的目光平静地落在前方展示舱外宇航服的玻璃柜上,仿佛周遭的一切嘈杂、包括李薇那刺耳的声音,都与她无关。她的整个世界,此刻的焦点,只有身边这个即将被寒意与自我怀疑侵蚀的少年。

徐卓远浑身剧烈一震,愕然低头,看着那只覆盖在自己紧握拳头上的、白皙纤细的手。女孩的体温与他指尖的死寂冰凉形成鲜明对比,那股暖意如此真实,如此坚定,像是一道微弱却执拗的光,硬生生在他即将彻底黑暗、冰封的心湖上,凿开了一个缺口,带来了救赎般的暖流。

李薇似乎也察觉到了这边气氛的凝滞和徐卓远瞬间难看的脸色,以及封瑶那无声却明确的维护姿态。她自觉无趣,也有些讪讪,撇了撇嘴,拉着同伴低声嘀咕了一句“真是开不起玩笑”,便转身汇入了人流。

周围的喧嚣重新如潮水般涌入耳中,孩子们的笑声、展品的提示音、人们的交谈声……但徐卓远却觉得世界安静得只剩下自己胸腔里那如擂鼓般狂跳的心脏,和手背上那不容忽视的、源源不断传递过来的、名为“封瑶”的温暖。

他紧握的、用以防御全世界的拳头,在那温柔却有力的包裹下,极其缓慢地、一点一点地、带着些许迟疑地松开了。紧绷的肌肉逐渐放松,冰冷的指尖似乎也找回了一丝知觉。

他没有挣脱。

他甚至……在内心深处,贪婪地,想要汲取和留住这份将他从悬崖边拉回的温暖。

“卓远哥!封瑶姐!快轮到我们了!”徐明轩兴奋的声音由远及近,像一道阳光冲破阴霾,打破了这片刻的、充斥着复杂情绪与无声交流的静谧。

封瑶这才仿佛如梦初醒般,非常自然地收回了手,动作流畅,没有丝毫刻意,仿佛刚才那惊心动魄的支撑只是不经意间的举动。她抬头对奔跑过来的徐明轩露出了一个温和的笑容:“好,我们这就过去。”然后,她转向徐卓远,眼神清澈如水,带着平静的询问,仿佛刚才什么都没有发生,“我们去吗?”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徐卓远看着她,看着她眼中那片平静而温暖的湖泊,那里没有因李薇话语而产生的评判,没有对他失态的怜悯,只有全然的信任、理解和无声的支持。他胸腔里那股几乎要爆裂的窒息感,奇迹般地、缓缓地平息了下去。那冰冷的锁链,似乎被那掌心的温度融化了一截。

他深吸一口气,再缓缓吐出,苍白的脸上恢复了一丝血色,虽然依旧沉默,但眼神不再是一片荒芜。

“嗯。”他低低地应了一声,声音带着劫后余生般的沙哑,却不再冰冷刺骨。

他主动迈开脚步,跟上了兴高采烈的徐明轩。在走向下一个项目的路上,他垂在身侧的那只刚刚被温暖过的手,不自觉地微微蜷缩了一下,指尖轻轻摩挲着掌心,仿佛还在确认和回味那份残留的、救赎般的暖意。那温度,不仅暖了他的手,似乎也悄然渗入了他的心扉。

封瑶跟在他身侧半步远的位置,看着他重新挺直却不再那么僵硬的背影,心中轻轻松了口气,一股欣慰之感油然而生。她知道,这一次,在外界恶意的突袭下,他没有被彻底击垮,没有退缩回那个坚硬的、与世隔绝的壳里。那道因外人评判而骤然裂开的缝隙,没有被熟悉的黑暗和自我否定占据,反而因为及时的援手和陪伴,透进了更深的、属于理解、信任和温暖的光芒。

裂痕之处,微光涌入。而掌心的温度,将成为他记忆库中,对抗外界严寒与内心冰封的、又一重真实可感的力量。自我的接纳之路漫长而崎岖,但每一次在动摇时刻的小小胜利,每一次没有被负面情绪吞噬的经历,都意义非凡,如同在茫茫黑暗中,又点亮了一盏指引前路的星灯。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