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这条路,靠自己的实力。”
“可徐氏集团这次赞助的‘未来艺术家’基金会,是国内顶级的平台,机会真的很难得,对你出国深造、参加国际比赛都有极大帮助……”
“机会是很好,”林薇薇打断了她,语气平淡,却不容置疑,带着一种与她年龄不符的清醒,“但我知道,有些机会背后附带着看不见的价码。我不需要,也不想依靠所谓的‘联姻’或者家族交情,来为我的艺术生涯铺路。我的价值,应该由我的琴声来决定。”
“联姻”二字像一颗投入深潭的石子,在封瑶心中激起了层层波澜。她瞬间明了,原来林薇薇也面临着与她相似的,来自“那个圈子”的无形压力,而压力的源头,竟然都隐约指向了“徐家”。不同的是,林薇薇出身艺术世家,与商业巨擘的徐家属于不同领域但层次相近的“门第”,而她选择的是一种更直接、更决绝的、近乎割席的抗拒方式。
封瑶没有停留,趁着她们谈话间隙悄悄离开了。回宿舍的路上,她思绪翻涌。林薇薇的出现和那番对话,像一面镜子,让她更清晰地看到了他们这一代看似光鲜的年轻人,在家族光环或家世背景背后,所共同面对的束缚、期待与挣扎。这也让她意识到,徐卓远的困境,并非孤立的个案,而是一种某种阶层或环境下的常态。徐父试图掌控的,恐怕并不仅仅是儿子的专业选择,可能还包括更广阔的人生布局,比如……婚姻。
几天后,封瑶在图书馆顶楼的安静阅览区查阅关于人机交互的前沿论文时,竟意外碰到了正在翻阅一本厚重乐谱的林薇薇。两人目光在空中相接,封瑶想到那晚的偶遇和对话,心中了然,主动微笑点头示意。林薇薇似乎有些意外,眼神中闪过一丝诧异,但也礼貌地回以浅笑,那笑容很淡,却冲散了些许她周身的清冷。
封瑶想了想,合上手中的书,落落大方地走过去,在林薇薇对面的座位坐下:“你好,林薇薇同学,又见面了。前两天听了你的《冬风》,技巧和情感都处理得太棒了,尤其是中段那种挣扎与爆发力,非常震撼。”
“谢谢。”林薇薇的回应依旧矜持,但目光在封瑶脸上停留了片刻,似乎在想她是谁。
“我叫封瑶,计算机系的。”封瑶自然地自我介绍,语气平和,“说起来,我们可能还间接有点关联。我和徐卓远在一个项目组,负责‘星桥’计划。”她直接点出徐卓远的名字,是想观察林薇薇的反应,也是一种坦诚。
果然,听到“徐卓远”的名字,林薇薇的眼神几不可察地动了一下,她合上乐谱,仔细看了看封瑶,那双清澈的眼眸里没有试探与算计,只有一种平和与真诚的交流意味。她沉默了片刻,仿佛在斟酌措辞,才轻声道:“我知道你。‘星桥’项目,梁教授在跨学科交流会上提起过,评价很高。”她顿了顿,补充道,“他说,核心团队里有个女生非常厉害。”
这次轮到封瑶有些意外了,她没想到梁教授会在外面这样夸赞自己。两人顺势低声交谈起来。封瑶发现林薇薇并非外表看起来那般不近人情,只是性格天生清冷,不喜无谓的社交,对于不熟悉的人会习惯性地保持距离。但对于真正感兴趣的话题,比如“星桥”项目试图打破信息壁垒的愿景,她也能提出颇有见地的问题。然而,当话题不经意间滑向家族或商业领域时,林薇薇的语气中便会带上那一丝不易察觉的疏离与抗拒。
“有时候,觉得我们像被困在不同笼子里的鸟。”林薇薇望着窗外湛蓝的天空,忽然说了一句,声音很轻,像是一片羽毛落下,“笼子或许是金的,镶嵌着宝石,在外人看来华丽无比,但终究是笼子,束缚着翅膀,看不到真正的天空。”
封瑶心中一震,深有同感:“是啊。所以更要积蓄力量,找准时机,飞出去,看看属于自己的天空究竟是什么样子。”
林薇薇转回头,看向封瑶,目光里多了一丝探究和……一丝不易察觉的羡慕:“你看起来,飞得很坚定。目标明确,步伐也稳。”
封瑶笑了笑,笑容温暖而有力,带着经历过迷茫后的通透:“因为我知道我想要的是什么,并且,很幸运地,找到了值得并肩飞翔的伙伴。”她没有特指徐卓远,但话语中的力量感毋庸置疑。
这次短暂的交流,没有深入触及各自的核心隐私,却让封瑶获取了一个至关重要的信息:徐父试图干预的,范围极广,甚至可能包含了利用世交关系为子女铺设包括婚姻在内的“完美”人生路径。这让她对徐卓远所处的环境有了更立体、更严峻的认知,也让她更加坚定了要帮助他建立真正独立人格和抵御这种无形操控的决心。林薇薇的决绝,从另一个角度证明了这种反抗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当晚,项目组加班调试后,只剩下封瑶和徐卓远在做最后的收尾工作。实验室里只亮着一盏台灯,光线柔和。封瑶没有直接告诉徐卓远她与林薇薇的相遇和谈话内容,那显得太过刻意,也侵犯了林薇薇的隐私。她只是在保存文件的间隙,看似随意地、用一种带着欣赏的口吻提起了音乐系那个拒绝商业赞助、坚持艺术理想的女孩。
“今天听室友说,音乐系有个很厉害的学姐,叫林薇薇,为了专注自己的钢琴梦想,拒绝了很多外人求之不得的、带有附加条件的赞助机会。”封瑶一边整理着演示文稿,一边轻声说,仿佛只是在分享一个校园轶事,“有时候,我觉得,能够如此清晰地看着诱惑,并且明确地拒绝,不被浮华绑缚,也是一种非常强大的力量。需要很大的勇气和清醒的自我认知。”
徐卓远操作键盘的手指微微一顿,屏幕上的光标停止了闪烁。他抬起眼,看向灯光下封瑶柔和而专注的侧脸。她的话语平静,仿佛只是在陈述一个寻常的事实。但他却敏锐地从她这看似不经意的话语里,捕捉到了一丝别样的意味,一种引导和共勉。他想起那天她挡在高助理身前,眼神灼灼地说“他的价值不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