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天然小说>其他类型>重回校园开启逆袭人生> 第55章 星桥项目的新旅伴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55章 星桥项目的新旅伴(2 / 3)

框架尝试融合,或许真能解决我们目前在实时数据流处理上遇到的吞吐量瓶颈。”

徐卓远点了点头,这才对沈雨凝正式发出邀请:“欢迎你加入‘星桥’项目组。不过,正如我所说,‘星桥’是一个紧密协作的整体,我们需要的是能够真正融入团队、并肩作战的伙伴,而不仅仅是提供想法的顾问。这意味着你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参与到具体的编码、测试和文档工作中来。”

“我明白,也完全接受。”沈雨凝干脆地点头,脸上首次露出了淡淡的、却是极其坚定的笑容,“我会尽快熟悉项目的全部细节、代码规范以及现有的技术债务。请给我分配任务吧。”

就这样,沈雨凝正式成为了“星桥”项目组的一员。她的到来,如同给正在爬坡的团队注入了一剂高效的催化剂。她不仅技术扎实,编码风格严谨清晰,而且执行力极强,工作效率惊人。在徐卓远的安排下,她很快便接手了数据预处理和中间件模块的优化重担,并与封瑶在算法模型与工程实现的衔接上展开了紧密的合作。

封瑶很快发现,和沈雨凝讨论问题是一种享受。沈雨凝逻辑严密,思维敏捷,总能精准地抓住封瑶数学构想中的核心意图与潜在约束,并将其转化为高效、健壮且可维护的代码结构。两人常常并肩站在白板前,一讨论就是几个小时,公式、流程图与伪代码交织,思维的火花在安静的实验室里噼啪作响。封瑶负责勾勒理论的宏伟蓝图,沈雨凝则负责架设通往现实的坚实桥梁,配合日渐默契。

徐卓远将这一切看在眼里,心中倍感欣慰。他意识到,前世的自己因为内心的封闭和过度保护带来的敏感,错过了太多可能与优秀同行携手共进的机会。而今生,他主动敞开大门,以技术和愿景吸引同路人,便真的吸引了像沈雨凝这样志同道合、能力出众的伙伴。这不仅显着减轻了封瑶和他自身的压力,避免了将所有重担压在一两人身上,更让整个项目看到了更快突破瓶颈、迈向新阶段的希望。团队的多样性,带来了更强的抗风险能力和创新活力。

这天傍晚,封瑶和沈雨凝刚结束一轮关于“如何处理极端情况下的数据丢包对学习过程影响”的激烈讨论,正靠在窗边休息,喝着咖啡。沈雨凝看着窗外渐沉的夕阳,忽然问道:“封瑶学姐,我注意到你在构建模型时,除了核心的刚性约束,总会刻意预留一些看似冗余的柔性接口和自适应参数。这在一味追求效率和极致性能的工程师看来,或许有些‘浪费’,这是基于什么考虑?是为了未来的可扩展性吗?”

封瑶微微一愣,随即笑了。这个问题触及了她设计理念的核心,也是她融合了前世经验教训和自身性格特质的一种本能选择。她思考了一下,认真地回答:“不完全是可扩展性。更准确地说,是因为我相信,一个真正智能的、与人交互的系统,其本身也应该具备一定的‘弹性’和‘适应性’。系统和人心一样,都需要一点缓冲和自我调整的空间,太过刚性、不留余地,在面对复杂现实和不可预知的扰动时,反而容易断裂甚至崩溃。我希望‘星桥’最终是能理解用户意图、能适应不同场景、能与使用者共同成长的伙伴,而不是一个冷冰冰的、只会僵硬执行指令的工具。”

沈雨凝若有所思地点点头,指尖轻轻敲着咖啡杯壁:“像是一种……技术层面的温柔与包容?为了鲁棒性(robtness)和用户体验,可以牺牲一部分理论上的最优效率。”

封瑶眼眸一亮,仿佛找到了知音,用力点头:“对!就是这个意思!鲁棒性和用户体验至上。最优解往往只在理想条件下存在,而我们要面对的是充满噪声和不确定性的真实世界。”

两人相视而笑,一种基于技术理念深度共鸣的理解与友谊,在夕阳的余晖中悄然滋生。

周末,封瑶即将启程前往京城,这是她第一次以项目核心成员的身份参与如此高规格的学术交流。出发前夜,她接到母亲打来的电话。电话里,母亲的声音依旧带着惯常的忧虑与不放心:“瑶瑶,听说你要一个人去北京参加什么会议?安不安全啊?住的地方怎么样?千万别耽误了正常的学习,你们那个项目,毕竟不是正业……”

若是以前,封瑶听到这类话语,内心可能会立刻涌起一股混合着烦躁、压力和不被理解的委屈,甚至可能引发轻微的应激反应。但这一次,她握着手机,深深吸了一口气,回想起这段时间在项目中获得的成长、徐卓远的支持、沈雨凝的认可,以及林教授的看重。她的声音温和,却带着一种前所未有的沉稳和力量:“妈,您放心。是学校德高望重的林教授亲自推荐和安排的正规学术活动,非常安全,住宿和行程都有保障。而且,这是我们‘星桥’项目组非常重要的一个机会,代表着我们学校的荣誉。我会照顾好自己,也会好好表现,不会给团队和学校丢脸的。我的学业也没有落下,您看我这学期的成绩单不是都挺好的吗?”

电话那头的母亲沉默了一下,似乎被女儿这番条理清晰、沉着有力的回应镇住了,一时不知该如何接话。她能感觉到,女儿似乎和以前不一样了,那种由内而外散发出的自信,让她那些习惯性的担忧显得有些无力。最终,母亲只是语气复杂地嘱咐了一句:“那……那你一定要注意安全,早点回来。钱够用吗?”

“够的,您别操心。”封瑶轻声应道。

挂了电话,封瑶长舒一口气,仿佛卸下了一个无形的枷锁。她走到窗边,看着城市夜空被霓虹灯映照出的微光,虽不见繁星,心中却一片澄明。她发现,当她专注于自身成长,并通过努力展现出足够的能力和担当时,外界的压力和不信任反而会悄然退散。这种通过自身实力赢来的认可与自主空间,比任何苍白的辩解或叛逆的对抗都更有力量。

徐卓远不知何时来到她身边,将一件薄外套轻轻披在她肩上,动作自然无比。“准备好了?”他轻声问,目光落在她沉静的侧脸上。

“嗯。”封瑶回头,眼中闪烁着坚定与自信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